小學生如何才能做到認真學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小學的孩子,總是貪玩不認真學習,怎麼辦?為了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學習,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小學生認真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培養小學生認真學習的方法

  1、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加強自身教學基本功的修養

  專心聽講是學生在數學課上接受資訊、獲取知識的基本保證。一方面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善於捕捉學生的注意力,善於巧妙提問、啟發思維、引起興趣。另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教育和進行常規訓練,注意提出明確的專心聽講的具體要求,逐條落實。上課專心聽講,包括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並注意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此外,還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是學生“聽懂”數學課的關鍵。

  因此,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教學基本功的修養,努力提高言語的表達能力。多跟學生交朋友,努力在學生中產生親和力,力求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2、培養學生良好聽課習慣的方法

  由於很多學生的不良聽課習慣是在六年級開始養成的,因此,我們應從六年級開始,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聽課要求,制定明確的課堂目標,進行好習慣的培養。

  ***1***提出要求,讓學生明確該怎麼做。一開學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做到“四到”——眼到:眼睛盯著老師;耳到:耳朵仔細聽完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求以及同伴的發言;心到:就是思維要快,要迅速思考並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手到:動手操作、動手練習、做好課堂筆記。

  ***2***經常性地引導和督促,輔以積極的鼓勵和評價,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聽課習慣。如告訴孩子們口中說“四到”關鍵還要真正做到。老師喜歡的是說到做到的學生。看到學生的進步不吝嗇表揚與鼓勵。經常用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言語,一幅真誠的表情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老師還要做好課前準備的有意識訓練。首先,要明確要求。如課前及時進入教室、擺好相關課程的書籍和學具,無關緊要的課本和作業本要收撿好。然後,端坐桌前靜候老師的到來。教師在課前也要有意識地巡視學生是否做好了準備,如果沒有,應當予以提出並督促學生立即改正。再次,提出長期和短期目標,要求學生持之以恆,老師並及時作出中肯的評價,以修正或鼓勵學生。因為學生自制力不強,老師一定要堅持監督學生,不可偶一為之。

  ***4***我發現,課堂上學生之所以聽不進去老師講課,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上課時學生沒有明確的思維方向,不知自己該幹些什麼。有時老師講的目標超出學生的實際,學生不願用力去追;有時老師講的學生已經懂了,這時學生又沒別的目標,於是大腦也處於方向不明狀態。這樣下來,一節課就無所獲了。那麼課上提出明確的目標,並說明一定要當堂檢測。學生聽課就會認真、思考更加積極、發言更加踴躍。並根據班級學生學情參差的實際狀況,還可以設立高***獨立積極思考***、中***大膽發言交流***、低***踴躍評價學習***三級目標以適應不同。

  ***5***邊聽邊記。聽課必須有手的活動,要把隨時聽到的重點隨手記到本上或書上,養成這種聽寫同步進行的習慣對今後的學習是大有益處的。此外,教師講課時要善於察看學生聽課的表情,如果學生對所講內容反應淡漠,就應及時調整講課內容和方法;如有個別學生思想“開小差”,要及時提醒。

  培養小學生認真學習的建議

  1、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櫃子最好上鎖,免得他隨時開啟,在沒有完成學習的情況下去清理抽屜;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張貼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子的書桌上不放鏡子,這會使她顧影“自美”。更不能允許孩子邊看電視邊寫作業。

  2、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為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在旁“站崗”,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長期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情緒有很大關係,因此父母應該創造一個平和、安寧、溫馨的學習環境。聲音嘈雜的環境,雜亂無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這一切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父母也應該瞭解,研究表明,注意力穩定時間分別為:5-10歲20分鐘;10-12歲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如果想讓10歲的孩子60分鐘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3、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對於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許孩子休息,還嘮叨沒完,使他們產生牴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4、對孩子講話不要總是重複

  有些父母對孩子不放心,一件事總要反覆講幾遍,這樣孩子就習慣於一件事反覆聽好幾遍。當老師只講一便時,他幾乎沒聽見活沒聽清,這樣漫不經心的聽課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就談不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父母對孩子交待事情只講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5、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

  “聽”是獲得資訊、知識的重要途徑。會聽講對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老師多半是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父母可以通過聽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讓孩子聽音樂、聽小說,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培養小學生認真學習的技巧

  一、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認真審題是準確解題、正確計算的重要前提。如:數學應用題教學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對比、概括,明確知識間的種種聯絡和區別,找出解題的規律,注意知識的遷移。數學應用題靈活多變,方法多種,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領會題意,在“多變”上下功夫。通過“多變”能使應用題難度降低,還可以把新知識進行多角度引申,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應用題還提倡學生利用畫線段圖來幫助理解,用線段圖揭示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能把學生難以接受的知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靈活地啟發解題思路,減少了錯誤的機會。又如:計算題的審題:一審運算順序。看先算哪一步,後算哪一步;二看數目特徵,根據已學過的運算定律,運演算法則,在理解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方法;三、想能否運用簡算,儘量發掘可以簡便計算的點滴。同時,在脫式計算過程中,也要隨時審題算一步,審一次,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有的題開始沒有簡算但在某一步後會出現簡算,這類題提醒學生特別注意,還應關注抄錯數現象。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可以變盲目、機械學習為主動、靈活學習。

  二、培養耐心檢驗的習慣

  在解題過程中,要養成耐心檢驗的習慣,這是保證解題準確性的關鍵。教育學生要堅持“一步一查”,即做一步檢驗一步,這樣隨時檢驗,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保證計算正確。檢驗是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也能使學生養成學習數學的好習慣。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檢驗方法,要注意嚴格要求,反覆訓練,這是培養耐心檢驗習慣的途徑。

  三、培養估算的能力和習慣

  我們要重視估算,不少教師認為估算很少作為考試的內容,就算考的內容也很少,往往會忽視這型別知識的教學。而估算是保障計算正確的快捷手段。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各種時機,有意識地讓學生掌握估算方法。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髮現一些和、差、積、商的規律。如:4080÷80怎樣進行估算呢?4080看接近4000,把4080÷80看成4000÷80來估算,估算有何作用呢?用來檢驗計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確。讓學生明白到估算的方法和作用,學生的應用密度大了,估算的能力和習慣自然養成。

  四、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觀察、操作、看書、聽課都要多動腦筋,勤于思考。對數學的概念,公式定律不應滿足於會背誦。而要力求理解,質疑問難是一種可貴的學習品質,它能體現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刻苦鑽研、勤于思考,主動進取。遇到不懂的問題,要主動請教,不恥下問,和同學展開討論,不弄清問題決不罷休。對問題要多問自己一個“為什麼”,並積極去分析解答,如果百思不解,就應質疑問難,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學生就會享受質疑釋疑後的喜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培養自己發現錯誤的習慣

  學生的學習從懂到會,其間必然會出現差錯,對於學生在課堂練習或課外作業出現的差錯不能等閒視之。因為學生出現錯誤的地方,正是學生在某一知識還沒有弄清楚,並且可能是典型的、普扁的。此時,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用前面提到的檢驗方法去找出錯誤。並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掌握問題的關鍵,找出問題的重點句、關鍵詞,細心品讀,力求自己發現並更正錯誤。起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我會採取下面的方法:個別輔導、小組討論、集體講解。使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問題,及時彌補不足,總結學習方法提高解題技巧。

1.如何讓自己專心學習,怎樣靜下心來學習

2.小學四年級學習方法

3.三年級小學生學習方法

4.最新的小學生學習小技巧

5.優秀小學生學習方法的經驗分享

小學生如何學習才正確有效
小學生如何做到快樂的學習
相關知識
小學生如何才能做到認真學習
小學生如何才能做到好好學習
大學生如何才能提高英語演講水平
大學生如何才能創新創業
大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
大學生如何才能成功就業
高二學生如何才能學好英語
學生如何才能快樂的學習
高三的學生如何才能提高語文成績
高三學生如何才能快速提高生物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