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優美的散文隨筆並不難寫。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習慣和興趣愛好,亦有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習慣、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生活環境促成生命認知、價值、意義迥然有異,千差萬別。遠的不說,拿筆者自己而言,生活中的我,不善言辭、為人低調、興趣愛好雖然有那麼一點,但畢竟於他人沒有一點關係,所以生活中的我既沒有朋友,也沒有同道,此種遇境促成了自己為生命開了一扇窗。

  這扇窗自開啟之日起,屈指算來已有十多個年頭了,在過去的十多個年頭裡,我從一個不暗世事的青年走到如今的中年、從不學無術到如今略通文墨、從一無所有到如今精神上的飽足,從家徒四壁到如今書牆成為一道風景……林林總總都是因為知恥而後勇的結果。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此話沒錯。然我則說:習慣與愛好同樣決定人的命運。前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可改變,即所謂的江山好易本性難改,意思不言自明。後者與之相比雖然存在很大差異,然我覺得讓生命更有可塑性亦更有能動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前者是遺傳因子所決定,雖然生命屬於他自己,而後者就不同了,它可以讓一個生命從無到有、並且走向富有,反之也可讓曾經富有走向敗落,不僅僅在物質上,精神上也同樣可以。生活中此類情況屢見不鮮,多的去了。

  舉個例子來說,東坡的老父親在他28歲之前,已經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但一直玩世不恭、遊手好閒,為家人和世人所鄙夷。28歲之後,此人一改往日的習性,奮發努力,積極追求,最後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那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為自己的生命開了一扇窗,這窗通往精神富有的領地,他在那裡流連忘返、廢寢忘食,直到取得功成名就為止。還有一個是潑皮無賴劉邦,據說此人同樣是遊手好閒之輩,沾花惹草之徒,在與西楚霸王爭奪天下的歲月裡,為自己的生命開啟了一扇窗,這扇窗毫無疑問也是知識的窗,經過幾年的浴血奮戰,消滅了敵人,最終取得了天下,成為漢朝的開國明君。事實證明,性格、習慣固然是一方面,但為生命開不開窗又是一方面,假如蘇洵不為自己的生命開窗,任性隨性,結果只能是自生自滅,不為人知。同理劉邦如果不為自己生命洞開一扇窗的話,那麼自然就成不了氣候,更不可能成為後來英明的漢高祖了。

  追昔撫今,回看當下,生活裡的生命要麼就是隨性而為,要麼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在做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整天無所事事,生命形同行屍走肉一般,還自我感覺良好,往往這樣的人藉口和理由通常比起那些有作為的生命更有說法,從不認為自己比他人少了些什麼。到最後兩手空空見上帝,一了百了。為此筆者以為,要想讓生命不被侮辱與損害或者輕看,就應該為生命開啟一扇窗,富有是奢侈,但至少不會使生命流於貧乏和墮落。

  回頭再從事實的角度看看我自己,鑑於自己既沒有貴族的血統,又缺少聰明的特性,還有苦於無人指點,但生命的不甘心讓我為自己開了一扇窗,這窗一開啟,讓我眼前一亮,滿天的星光照徹我昏暗的心房,我看見了自己的醜陋、荒蕪和長在生命頭上的野草,還有那種與俗世相連、不可言說的慾望等等,記得當時心靈一片蒼茫,恐懼、黑暗充斥內心,我站在歲月的路上徘徊、彷徨……

  我慶幸我醒了,選擇了為生命開一扇窗,這窗自開啟之日為生命帶來的益處正是可圈可點,我不敢說自己是生命之花,但生命特立獨行是毫無疑問的。關於這一點可以去我的文字裡尋找答案且一定能得到答案。為自己的生命開扇窗真好!一方面讓生命擺脫虛無和無聊的糾纏,一方面讓生命有主見,有評判,體現在是非、價值、好壞等諸多方面。記得我曾經說過生活可以平凡甚至平庸,但生命不可以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生命活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尊嚴與追求以及精神和靈魂。

  生活裡我欣賞當代作家路遙先生,讀他的文字給我啟發很大,可以說等同於為生命開了一扇窗的作用。筆者毫不諱言地說一句,我之所以有今天,全憑他文字的引領,過去是將來還是。但有一點我必須交代,我與路遙不同,那就是我的生命依然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想既然這窗已經從我的生命裡開啟,自然就不會輕易地關閉,因為透過這扇窗我還要看到更多的生活場景、生命百態。

  行文至此,筆者最後想說的一句話是:為生命開一扇窗此舉不能保證你的生命從此就走向富有,但一定可以保證你的後花園充滿生機,別有洞天!生命佇足其間,會禁不住地說:這邊風景獨好!

  篇二

  有人說,夢想是天使的翅膀,然而,我們的夢想應該在大地上。

  自古以來,大地都是有生命的,她孕育了我們人類,作為大地的子女,我們應該尊重她,愛護她。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大唐江南的春。在詩人杜牧的筆下,大地就是這樣的一幅煙雨水墨圖,花紅柳綠,黃鶯啼鳴,有水繞山村,有旗迎微風,於亭臺樓閣處,煙雨朦朧中。然而現在,這樣的景色似乎並不多見。不禁想問,是歷史的長流沉澱了歲月的風光嗎?還是人類的慾望遮蔽了自然的面龐?

  我想,歷史永遠是公正的,它不偏不倚,靜靜流淌,唯有人的慾望在生長、膨脹。正因為如此,大地的骨骼不再強健,血液不再鮮豔,面容不再靚麗,心臟的搏動不再有力,她的子女漸漸強大,而她卻老了。

  可是,沒有了母親的懷抱,人類的未來又將在何方?我不敢想象。

  只知道,我的家鄉,昔日的清水泠泠,現在的濁水渾渾。親人們,為了生活,走到幾裡外挑水喝。

  只知道,我們的夜空,童年的繁星滿滿,今日的北斗孤星。為了孩童時的回憶,我們整夜期待,然而,抬頭仰望,天空卻報我們以漫無邊際的黑夜。

  只知道,當年芬芳的泥土,當下腐蝕的土壤。因此才會有,中學搬新址,五百學生被查出受到汙染,身體異常。

  ……

  或許,我們應該採取行動了。

  慶幸的是,2016年十三五規劃中,“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被提出,這反映了我國領導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這也讓我們相信“生態文明建設”不再是白紙上單薄的幾個黑體字。

  “把夢想寫在大地上”,我們的夢想,大地的希望。我想,在午夜夢迴之際,我們希望看到的定是這樣的一番景象,“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派人與自然和諧之景,我們更企盼看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那樣一幅世外桃源之圖。在這些圖景中,我們流連忘返,其樂融融。

  老子曾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這告訴我們,人類應該掌握和利用自然法則,順應自然,在接受自然饋贈的同時,尊重自然規律,這樣人類與自然才能和諧共處。

  “把夢想寫在大地上”,這是我們的中國夢,也是大自然的企盼。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箇中國夢,而作為大地母親的子女,我們一直生活在自然的懷抱中。

  篇三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這句話是我在前些日子讀林徽因的文章中看到的。

  那一夜,我在翻林風眠的畫、看莫奈的圖,我調解自己的方式就是如此。許多年來,我不再那麼喜歡吐露自己平凡的情緒,讀書和寫字成了我的出口。可我又願意在那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擋在自己的身前,用自己單薄的力量,做最後的掙扎。或許,我也漸漸覺得,溫柔,是面對自己最好的方式;不妥協,也是。

  大學實習有一段時間是在一家廣告公司,帶我的是一個比我大六歲的女孩s。這個廣告公司,有非常森嚴的利潤分配製度:一單業務,設計人員與業務人員總共可以獲得20%的提成。老闆為了方便部門之間私下溝通,讓業務員自行與設計員對接。兩個人的分成由彼此商定。用老闆的話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老闆天生是自私的,不過同是打工的,願意給你更多的錢,沒有人會走。據我瞭解,這家公司,除了辭退的,三年沒有一個員工離職。

  我記得,有一個廣告設計大約是20萬元。s帶我去的,差不多與老闆約見了三次,就定下來了。說實話,談業務是一件辛苦活,專業術語自然是幫不上忙,但約時間、敲合同、定方案,來來回回改了不下二十遍。約了老闆六次,成了三次。席間,我還要跟老闆拼知識、拼口才、拼智慧,絕對不輸任何一檔主持人節目,誠惶誠恐,最後幸運拍定。

  s這次與公司的一個資歷比較深的設計師合作。內部籤分成合同時,設計師突然間改口要從原先的12%增加到14%,並要求報銷從設計開始到結束所有的費用。s笑著說:“不好意思。如果合作愉快,我們下一單有業務的時候,可以繼續合作,並重新談分成條件。但這一次,不可以毀約。”設計師轉身走去。S笑了笑,遞給我一瓶牛奶,我們席間放鬆的時候,總是這個方式。過了兩天,S把這個業務給了一個年輕的設計師。

  後來我問S:為什麼不和他繼續談條件,畢竟一個大專案給年輕設計師,終歸是需要冒風險的。S說:要知進退,也要懂分寸,更不要隨意妥協。沒有人會感激你的隨意妥協。

  時光荏苒,如今我常常在想,十七歲的我,一定不會預料到,三十歲那年,我會穿著最簡樸的服飾,不事雕琢地深埋在高高壘起的公文裡。除了不斷生成的文字組合成規矩的案卷,什麼都沒有。

  但是,我始終不會讓工作隨意蠶食我的夢想。就算我在任何一天,都可能累到倒下,我也要直起腰板,“矯情”地用短暫的時光,過一段自己想要的日子。

  其實,我從小到大的夢想,是當一名自由職業者。我永遠記得,少年時代的寫作課,每個人都要寫關於未來的理想。談到我那篇文章的時候,老師說:我覺得這篇文章很好,可是立意不行。自由職業者,是天天在家發呆,在外閒逛嗎?當時的我,像個犯了錯的孩子,接受了老師的質疑。另一個接受質疑的,是我的好朋友,當年,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卡車司機。

  重新寫作的時候,我還是把自己寫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然後,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似乎對我的頑固不化需要重新審視,也需要為我樹立人生正確的價值觀。她說:你看,她寫了老師,你怎麼還是寫著“自由職業者”呢?我沒有作聲。然後,我收到了人生作文的最低分。

  我後來想了想,那時的我,可能真的太喜歡自由。那些年,我時常在下課的時候,一個人在操場上散步。身邊跑過的同學成群結隊,可我還是喜歡一個人,50米的操場,走三圈就上課了。幼年吹過的冷風,在如今一個人寫字的夜裡,依然可以在窗臺回味到那種隨意。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工作之後還要寫作?為什麼生了孩子還要寫作?無關堅持,只是我始終不願意與夢想妥協,哪怕遙不可及。多年來,再冷的天,我一旦寫字,一定要開著窗。因為開著窗的時候,你的心就不會侷限在小小的空間裡,你感覺自己為自己開始了工作,為自己過上了自己喜歡的日子。

  我平生最欽慕的人,是那些始終保持著溫和的容顏,卻可以字正腔圓地不妥協的人,為生活、為工作、為自己,都是如此。

  三毛有一句話是:人生一世,也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加,在這樣寶貴的光陰裡,我必須明白自己的選擇。一生短暫,我們無可辜負的,是自己日復一日的時光裡,漸行漸遠的自己。用桑德拉《芒果街上的小屋》裡的一句話是:於是我們取我們所取,好好地享用。

  還有,我們溫柔地對待,不妥協地面對一切。

散文隨筆優美
優秀初中隨筆作文
相關知識
青春勵志的優美散文隨筆
讚美荷花的優美散文隨筆
描述九寨溝的優美散文隨筆
關於春天的優美散文隨筆
描寫愛情的優美散文隨筆作品
關於菊花的優美散文隨筆
描寫桃花的優美散文隨筆
描寫友誼的優美散文隨筆
描寫青春的優美散文隨筆
描寫愛情的優美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