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怎樣教育好孩子,一直是縈繞在每一位父母心中的話題,也是每一位家長一直在探討,關心和學習的話題。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希望可以幫到你!

  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

  1、家庭中的兒童***義大利***

  這本書講述了蒙臺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給孩子成長的自由,堅信孩子有自我學習發展的潛力。中心的思想在於尊重和認可孩子內在的需要,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去影響孩子本能就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成長的本能。

  2、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

  李中瑩的書將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剖析的非常深刻,這本書就是要告訴讀者,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長必須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談、行為和情緒表現方面有所不同。書中的教育方法也非常有實用性,且適用於所有知識層面的人。

  3、自卑與超越***奧地利***

  阿德勒,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已成完整的體系,甚至有人認為其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與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通存在的事實,這本書對家長了解孩子的自卑心理會有些啟發。

  以下這些,雖然知名度很高,但口碑很不錯,從完整性考慮,同樣推薦給大家。

  4、窗外的小豆豆***日本***

  《窗邊的小豆豆》,這是一本沒有教育名言的名著,被評為“世紀最有影響圖書”。作者黑柳徹子用自己親身經歷講述著教育故事,彷彿在重溫著一段美好的回憶。書中都是一個個簡單又簡短小故事,文筆質樸、平實,其中又蘊含了很多教育的哲理。

  5、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臺的“人生三書”系列之一***《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文章很好看,其中溢滿濃濃的母愛,孩子你慢慢來,母親永遠有耐心等你,這是一本能讀出幸福的書。

  6、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育兒書,書中介紹的是比較“現代、個性“的育兒理念。不僅是一本怎麼培養孩子和孩子相處的育兒指南故事書,也看到家長自己身上遠遠不足的一部分,值得推崇。

  教育孩子的法則

  1、魚缸法則。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來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2、狼性法則。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他們不會將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傾向於親身研究和體驗,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遠令狼驚異。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瞭解危險,從而有力的生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3、南風效應。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羅森塔爾效應。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文是一個技藝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個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國王本人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雕像。國王的愛情感動了愛神阿弗狄羅芯,愛神給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馬利文的幻想成為現實,從此便有了塞普勒斯人。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一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後將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同學成績提高的祕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的關注了他們。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我們夫妻二人都是老師,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學生的許多缺點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們要教育子女還要先約束好自己,規範好自己的行為,這樣子女有一個好的榜樣,不必我們家長有多少說教,子女也會跟著去做。所以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和我愛人從不打牌或打麻將,休息的時間看看書和電視,或者上網查查需要用的資料,還買了許多古今中外歷史經典書,如《四大名著》、《百科全書》、《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選》及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英雄人物傳記、科學家傳記等等,愛人還喜歡國學方面的書,女兒有時也跟著學一些,我們有意培養女兒“與書為友”的習慣,這些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她人生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

  二、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孩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老師是非常負責的好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很受學生歡迎。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絡,關心孩子在校表現,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有錯誤能夠及時的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瞭解你的孩子,更有利於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為這樣,我們要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三、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被培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別說知道感恩了。在家裡,我們有意識的讓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歲時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八歲自己會洗頭洗澡;晚上單獨在家,寫完作業後再看一會電視,到了時間會自己先睡;會主動幫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她錢,因為從小她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她要買什麼都會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麼辛苦,賺錢是多麼不容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掃衛生時,可以叫她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大人則負責其他地方。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贏得孩子的敬重,從而更加珍惜為她所做的一切。

  四、學會換位思考,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女兒讀一年級時,年齡比一般人要小一些,剛開始什麼都不懂,還不知道讀書是怎麼一回事。語文成績總要比別人差一點,數學還曾經考過不及格。作為家長,當時我們很著急,但卻沒有責備她,也沒有額外佈置課外題來強迫她學習,更沒有規定她考試非得考多高的分。而是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提醒她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後首先要把作業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就這樣一步一步,潛移默化,成績逐漸在提高,從三年級到現在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數學還經常考滿分。經常聽人說小孩在週末要上輔導課,還要學習樂器或舞蹈,學了之後每天還要練習,這樣孩子幾乎就沒有休息和放鬆的時間。在我看來,除非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如果強迫的話,那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孩子比較小,天性好玩,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歡的事。我們曾經帶過女兒去學二胡,後來發現她對此不感興趣而是歡繪畫,於是就放棄了二胡,她堅持學習繪畫直到現在,並且樂此不彼。

  五、與孩子進行溝通,注意恰當的獎懲

  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從細微處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幫助孩子發揮優勢、彌補不足,並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表揚和鼓勵進步,批評和糾正錯誤,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每天都與孩子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從她的講述中就能夠發覺她的進步或問題,有進步及時表揚,有錯誤要嚴肅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應該把握好,最好不要用物質和金錢,而以精神獎勵為主。不光如此,更要全面瞭解與小孩經常在一起玩的夥伴,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發現交往密切的同學之中有行為習慣不好的,要教導她不能受別人壞習慣的影響,並且要注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

1.教育孩子類的書籍推薦有哪些

2.比較好的教育孩子的書籍介紹

3.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的書籍有哪些

4.教育孩子的相關書籍

5.幫助家長教育孩子的八本書籍

適合媽媽教育孩子的書推薦
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介紹
相關知識
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適合媽媽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適合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哪些
適合教育孩子的家規有哪些
古人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外國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家長成功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培養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母親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