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教育孩子的家規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任何的家規都只是一種手段,能否達到規範孩子的目的,還要靠家長以身作則。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適合教育孩子的家規,希望可以幫到你!

  適合教育孩子的家規

  家規第一條:

  見面打招呼,受惠要報答,麻煩別人saysorry.

  禮多人不怪。見面sayHello!再見,sayBye-bye!人情要及時答謝,給別人添麻煩了要表示歉意。讓孩子學會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才可以愉快的做朋友。

  家規第二條:

  公共場合,輕聲細語。

  大庭廣眾直播電話內容,***別人的聽覺,讓人崩潰。拜託,大家對你的私生活真的不幹興趣好嗎!孩子們千萬要學會在不同場合控制自己的聲調。

  家規第三條:

  請將麻煩至少告訴爸爸媽媽的其中一人。

  有時候,孩子意識不到身邊的潛在的危險,父母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學會傾訴。密切親子關係。從而使孩子暢所欲言!

  家規第四條:

  說謊話要付出巨大代價,追悔莫及。

  其實,謊話也分很多種,父母不必每次都“斤斤計較”。分辨善意的謊言和真實的謊話,一起商量,讓孩子明白“狼來了”的後果!

  家規第五條:

  儘量避免和別人的肢體衝突。

  一旦開戰,請拼盡全力!

  以暴制暴不可取!校園暴力會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但是,面對別人的欺凌不可逃避和妥協,孩子們,該出手時就出手!

  家規第六條:

  允許積攢撿到的銀幣,撿到錢包要上交。

  拾金不昧是中國的老傳統。把撿到的硬幣攢起來,做有意義的事。***例如,捐給希望工程***。但是,撿到錢包的性質可不同,教導孩子一定要上交。

  家規第七條:

  考慮別人的感受,

  不輕易對別人做出負面評價。

  不喜歡的人可以不深交。不好吃的食物可以說不餓。請不要直接給出否定的答案。顧及別人的自尊不被傷害。換位思考就是這樣養成的。

  家規第八條:

  尊重食物從不浪費做起。

  並不是自己花錢買的就可以隨意浪費。食物也有靈魂,剩菜剩飯打包不丟臉!浪費食物才可恥!

  家規第九條:

  不攀比,變成自己的超人。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所以,父母們請收起成人世界的那一套,大人不虛榮,孩子才不攀比!懂知足,不拼爹,自信upup!

  家規第十條:

  危機時刻,

  為保全自己,拋棄所有規矩。

  保護自己從拒絕陌生人的搭訕開始!身體屬於自己,拒絕騷擾。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自救刻不容緩***珍愛生命,遠離怪蜀黍***。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3、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5、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希望在未來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兒益處。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時,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引導孩子分析過去的錯誤,尋找原因,並從錯誤中得到教訓——然後再把錯誤忘掉,重新奮起,積極地去做下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希望在未來。

  二、不要傷害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當他們受到傷害時,都期盼著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父母無論工作多繁忙,生活多不順心,在孩子面前都要剋制,都不要傷害心靈。

  三、愛是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有了這種支撐,就不會感到孤單,就不會失去自信,就能給孩子以信心和力量。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安全感,做孩子心目中的保護神,讓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成為他不屈的信念和依靠。

  四、學會向孩子表達愛

  “高高地舉起你的左手”,看似普通的一句話,卻包含著老師對學生的一片陽光雨露般的愛心和由愛生出的技巧。被重視、被關愛是一種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對成長期的孩子尤其是這樣。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掌握愛的藝術,給孩子以尊重、信任、寬容和一個愉悅的心境。一個不懂得適當表達愛的家長可能會毀掉孩子美好的明天。

  五、恐懼來源於沒有自信

  孩子的恐懼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來源於沒有自信心。只要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感覺,那可惡的恐懼心理自然會消失掉。父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應該從日常小事做起,逐步積累,相信不久後你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六、傾聽孩子

  在你聽孩子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了嗎?你是不是也習慣打斷孩子的語言?很多家長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在孩子還沒有來得及講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大人的經驗大加評論和指教。

  如果不懂孩子的話,就請聽他說完吧,這就是傾聽孩子的藝術:聽話不要聽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孩子所說的意思上。

  七、學會沉默

  當孩子心中懷有怨氣的時候,父母沉默有時能夠幫孩子更好地發洩這種怨氣。有時,父母也要做子女的聽眾,把子女的話聽進去,不僅是尊重兒女的表現,也是進一步溝通的必經之路。

1.家庭教育孩子的優秀方法有哪些

2.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3.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建議比較有效

4.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十大方法

5.教育孩子有哪些比較好的建議

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
初中家長分享的教育孩子心得
相關知識
適合教育孩子的家規有哪些
適合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哪些
適合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家長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適合媽媽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有哪些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困惑有哪些
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感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