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和價值觀等,都被孩子們視為“成長範本”般有樣學樣。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業成績是學生最最關心的問題,年級越高越努力學習的孩子,常常會在內心痛苦地吶喊“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總是沒有收穫?!”其實,誰告訴你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呢?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有收穫。大家發現沒,“成功”我給它加了引號,其實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穫,例如,你確實多掌握了一些知識,養成了好的習慣和意志品質,至少你知道了哪條路是不適合自己的。但是大家往往都不覺得這是“收穫”或“成功”。

  這是我這幾年工作以來,常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在我和學生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之下,常常一點就通。這是我在學校裡做的常規的心理輔導工作,也是我覺得大多數孩子應該知道的話,透過我的嘴巴,當然最好是父母,告訴他們。我們常常教育小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其實這句話小孩常常會有不同的理解。曾經有一個家長很無奈的告訴我,說她有一天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讓她孩子幫忙拿個東西過來,結果她女兒回答她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讓她哭笑不得,但又不知道怎麼迴應。大家覺不覺得這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自私和推卸責任的意思呢?

  我覺得教育小孩時,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媽媽忙得不可開交,自己不能做拿東西這件事,所以這並不適用於這種情況。媽媽在家裡翹著腳看電視,叫女兒幫忙拿個東西。這個時候迴應“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合適的。

  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能***我只是說可能***會有養成小孩自私和推卸責任的副作用,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更能培養小孩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2、“你可以帶,但要自己照顧好”;這句話是我們外出時,我兒子有時候會想帶這個玩具那個玩具,我想大多數家長可能會斷然拒絕。如果答應了又常常因為玩具丟失或弄壞而讓小孩子大吵大鬧,讓父母覺得還是不要太“寵”小孩子,暗下決心下次不再讓小孩帶玩具。但是這麼做你又剝奪了小孩選擇的權利,他沒有做不道德或傷害他人的事,為什麼不能在出去玩的時候帶上自己的玩具呢?我們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也破壞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當然我已經有和小孩解釋清楚“照顧好”是什麼意思,就是A照顧好自己的玩具不損壞和丟失;B照顧別人,不許給別人添麻煩;3.如果玩具弄丟或損壞了,你可以哭,但不許責怪他人。以後我就不用再多做解釋,只需告訴他“你可以帶,但要自己照顧好”,甚至有時候,我都還沒開口,他就會自己說出這句話。

  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會用不同的語言告訴孩子這個道理,因為你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水平。同樣是這個道理,我對高中的孩子們是這麼說的,請大家看第3條。

  3、任何人都不能以愛的名義去限制他人自由,朋友,愛人,父母都不行。只有一種情況你必須被限制,就是你做了違法犯罪或不道德或傷害自己的事。這句話更高度概括,第2條只是這一條的一個具體表現。這是我常常告訴高中學生的一句話,目的在於讓他們分辨清楚在什麼情況之下要“維護自身權利”和“學會拒絕”。例如,某個學生問“有個同學總是粘著他,有時候讓他很不舒服,是不是該拒絕。”“老師不讓我參加社團活動,因為怕影響學習。”“媽媽讓我不要和XXX同學來往,怕他會把我帶壞。”

  4、不被理解是生活的常態;學生最常向我訴苦的問題之一是“周圍的人都不理解我,我覺得很痛苦”。其實大家想想,有人知道你過往的經歷嗎?有人知道你腦子裡在想什麼嗎?其實沒有人知道,不是嗎?所以不被理解才是生活的常態,而不是被理解。知道這個真相,我想你就不會強求別人一定要理解你,你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5、想要別人對我好,我要先對別人好;我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要對我好。這也是學生常常向我傾訴的煩惱“為什麼身邊的朋友都不怎麼理我,有時候以前很要好的朋友見面都不跟我打招呼。”“我對她那麼好,她卻總是對我愛答不理。”“我和朋友吵架了,努力挽回,但總覺得她對我沒有像以前那麼好了。”你也許還不太相信這一條心理學上所謂的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但是你可以先試著在生活中踐行這條原則,再考慮自己是不是要相信它。

  6、太好了,又讓我碰到這樣的事情,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皆是恩典。碰到困難時,可以這樣告訴自己。苦痛也是人生的常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就是語言的奴隸,積極的暗示就像一把鑰匙,能解放你被束縛的心情。

  7、父母希望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多過於我考出好成績;非常多的學生因為成績考得不好,而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因為他們覺得現在考出好成績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重要途徑。其實我在諮詢室也常常接待學生父母的拜訪,絕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快樂而充實多過於考出好成績。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大多數父母工作太忙碌,和小孩溝通太少,平時和小孩僅有的溝通時間,話題也只侷限於學習情況,特別是成績。不是父母這麼關心成績多過於關心你,而是實在是找不到什麼話題可以談,除了成績之外。

  8、付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學業成績是學生最最關心的問題,年級越高越努力學習的孩子,常常會在內心痛苦地吶喊“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總是沒有收穫?!”其實,誰告訴你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呢?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有收穫。大家發現沒,“成功”我給它加了引號,其實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穫,例如,你確實多掌握了一些知識,養成了好的習慣和意志品質,至少你知道了哪條路是不適合自己的。但是大家往往都不覺得這是“收穫”或“成功”。

  父母教育孩子非常錯誤的言行

  1. 姿態:教育孩子時,永遠居高臨下

  孩子拿著裝鹽的瓶子,一抖一抖地往菜裡撒鹽,一不小心瓶蓋開了,直接往菜裡倒了一堆。媽媽從廚房出來,剛好看到這景象,不由分說地給了孩子屁股一巴掌,指著孩子氣呼呼地說:“你手咋這麼賤呢?一會兒沒看見,你就給我找事兒!”

  孩子捂著屁股,委屈又不敢哭,其實,他剛才嚐了一口菜,發現媽媽忘放鹽了。孩子本想幫個忙,沒想到招來這麼一頓……

  生活中,家長們總是習慣性地剝奪了孩子辯解的機會,取而代之的是不由分說的責罵。但是,孩子除了淘氣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心理動機,有些甚至是為爸爸媽媽著想,只不過好心辦了壞事而已。

  良好的親子關係,從來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公平對話基礎上的,別讓你居高臨下的姿態,把孩子從你身邊越推越遠!

  2. 情緒:經常把工作煩惱帶回家

  公司部門調整,新來的女同事調到了更好的部門,而媽媽則繼續留在原處。下班一回家,媽媽就忍不住跟爸爸嘮叨開了:“這年頭,真是小人難防啊!她一個新來的,憑什麼比我們先調走?誰不知道她給領導送禮呀,說不定還獻身了呢。哼,狐狸精!”

  我們總是習慣在工作中耗光自己的耐心和好心情,然後帶著怨氣回家,然後一通發洩和嘮叨。但是,負面情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會讓孩子慢慢地和你一樣,對學習、朋友充滿不滿和怨憤,心態也變得不夠包容、寬和。

  3. 付出感:讓孩子充滿愧疚

  兒子犯了點錯,在被爸爸教訓的時候,頂了一句嘴。爸爸頓時火氣更大了:“你有什麼資格頂嘴!我供你吃,供你喝,難道養了個白眼狼嗎?你對得起我跟你媽麼?”推薦***公眾號:chen1252139371,教育聯盟之精英學習圈!

  讓孩子體會父母辛勞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從小就讓孩子幫忙幹家務等;但是,一直把“我們辛苦都是為了你”“你對得起誰”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其實效果很差,容易讓孩子充滿愧疚感、壓抑感,最終滋生逆反情緒。

  4. 家庭關係:在孩子面前詆譭家庭成員

  奶奶從鄉下進城,幫忙幾天孩子,媽媽就各種看不順眼,生怕把孩子帶壞了,於是偷偷跟孩子說:“別亂聽你奶奶那一套,她教的都是些什麼呀,老封建!”推薦***公眾號:chen1252139371,教育聯盟之精英學習圈!

  婆媳矛盾,是個很難解開的心結,有時候很難評論誰是誰非。但無論你們之間的關係怎樣,有一個底線不能碰觸,那就是:別當著孩子的面詆譭對方!

  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不管對錯,孩子都會去模仿。你對老人大吼大叫、私下詆譭的那種態度,孩子早晚會學會,以後很可能會用來對付你!所以,大人之間的矛盾,大人私下解決,別牽連上孩子!

  5. 生活:自己過得節儉,卻讓孩子大手大腳花錢

  很多家庭並不是多麼富裕,卻對孩子的各種慾望有求必應:爸媽工資都3000出頭,卻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送孩子去昂貴的私立學校;爸媽都用著老舊的諾基亞,卻給孩子買5000多的蘋果……

  有些爸媽覺得“再苦不能苦孩子”,但現實是,越不讓孩子吃點苦,孩子越容易變成“白眼狼”!在一味的寵愛中,孩子根本學不到感恩,相反,他會變得虛榮、自私、攀比。

  所以,什麼樣的家庭水平,就讓孩子接受什麼樣的生活,所謂的“窮養”“富養”,指的不是金錢,而是精神!

  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的例子

  01現在我們去國外旅行,很多都是自由行。遇到的中國旅客,大多是安安靜靜、彬彬有禮的,英文流利,相處愉快,除非他們帶著孩子。

  偌大的餐廳裡坐滿了膚色各異的客人。不遠處的一桌是兩家中國客人,兩對父母和三個八到十歲的孩子。在整個進餐過程中,三個孩子幾乎沒有坐到椅子上。你追我趕,大呼小叫,一圈一圈地轉著滿地跑,跑一會兒來吃一口,轉頭再跑。父母們本來講話聲音並不大,但是為了讓孩子聽見,不得不扯著嗓子喊。那裡成了一個球狀的噪聲源,整個餐廳的客人都衝他們翻白眼。

  兩個父親面對面邊吃邊聊天,不時還哈哈大笑,彷彿這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係。母親們則高聲呼喚孩子們吃肉、吃主食、吃水果,但是沒有聽到她們說:“你們要坐好,不要吵。”

  02隔壁桌子是一家有三個孩子的俄國人。大的兩個坐在桌子上自己用刀叉吃飯,一歲多的那個坐在嬰兒椅上,用手抓著媽媽切好的食物自己吃。再過去的一桌有一個英國孩子,也坐在椅子上,吃自己盤子裡的食物。對面是一對胖胖的捷克父母帶著一個長頭髮的孩子。孩子不想再吃了,盤子被收到一邊,媽媽開啟iPad,孩子端坐著看動畫片。

  03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麼老是橫著爬,為什麼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說,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父母的修養,是孩子的教養。

1.爸爸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2.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作文

3.中國父母教育孩子方式

4.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句子

5.父母教育孩子成功方式

父母教育孩子正能量語句有哪些
父母教育的孩子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相關知識
父母如何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如何讓自己的小孩子愛學習
父母如何讓自己的小孩子愛學習
蘋果手機如何用自己的照片設定桌面
蘋果手機如何用自己的照片設定桌面
父母平時在家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正確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支援配合老師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