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當客人面教育孩子好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客人來家中做客,偏偏這時孩子大哭大叫,成人急於制止又束手無策。孩子的這種做法也會使客人感到難堪,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當客人面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當客人面教育孩子的方法

  1、暗示法。家長可用嚴厲、不滿的目光注視孩子,讓他感到你是在責備他的行為;也可用輕柔的語言對他說:“客人來了,你這樣大哭大叫多不好呀!這樣做是對客人不禮貌的表現,客人也不會喜歡的。有什麼不高興的事,等客人走了以後再處理,是好孩子一定會聽話的。”

  2、冷處理。有些任性的孩子光靠父母的勸說是沒用的,有時甚至會愈鬧愈烈。這時我們不妨請其他人將孩子帶走,或者讓孩子到另一個房間去,讓他安靜地想一想,父母暫時可以不去理會他。

  3、事後加強教育。等客人走了,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家長切莫忘了教育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哭鬧的原因,幫他解開心裡的疙瘩,教育他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指出當著客人大哭大叫是極不禮貌的。

  當客人面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切忌打罵孩子。孩子當著客人的面大哭大叫時,家長的責任是疏導而不是壓制,不能見孩子發火了,自己反而比孩子的火氣還大。動輒打罵孩子,不僅會使客人難堪,也顯出了自己教育無能。

  2、不要阻止孩子幹某件事。有些家長在家中來客時便讓孩子停止他正在進行的非常喜愛的活動,孩子的心理沒有得到滿足,易出現哭鬧現象。家長應儘量避免阻止孩子的遊戲,可以讓他到另外的房間去玩。

  3、注意觀察孩子。孩子不明原因的長時間哭叫,家長應看看他是否生病了。如果疲勞引起的哭叫,家長可對他說些安慰的話,並讓他休息一會兒。

  4、平時加強教育。孩子的文明禮貌行為是與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密不可分的。所以,家長應利用孩子每一次的表現,適時地教育,讓孩子懂得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才是正確的。

  教育孩子8個最佳時機

  1.受挫時。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建議,孩子遭受挫折時,家長要用“成長型理論家學習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騙走一塊糖,要告訴他:這也是件好事,因為你學會了識別謊言,以後不會再被騙。這樣,壞事變好事就逐漸成為孩子的慣性思維。今後面對挫折時,就不那麼愁眉苦臉了。

  2.困惑時。當孩子感到困惑,家長就可抓住他渴望解決問題的心理,及時幫著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唸叨“什麼叫理解萬歲”,媽媽可以自然地給孩子講自己與同事發生誤會的事,並告訴她,被人誤會在所難免,如果自己沒錯,要及時與對方溝通;有錯就找機會道歉。

  3.待客時。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課,外出做客或家中來客人,孩子的言行都會不自覺地“規矩”起來,家長可適時點撥,效果很好。比如,客人帶了禮物,爸爸可適當提醒:“是不是忘記說什麼了?”如果孩子還沒意識到,可對客人說:“謝謝您送的禮物,我代孩子謝謝您!”,這時,孩子會自然的學會說“謝謝”。

  4.家長會時。不論表現好壞,家長會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時候。父母不妨藉此機會,與老師充分溝通。尤其當指出孩子在校問題時,要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先將孩子在家的優良表現向老師彙報,並充分交換意見。溝通結束後,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孩子一般樂於接受,並會在日後積極改正。

  5.感興趣時。發現孩子用物品探電源插座等舉動,家長會立刻制止,但此時還要看到孩子對家用電器的濃厚興趣。不妨從此入手培養其學習能力,再給予必要的安全教育,鼓勵和支援安全的探索行為,因材施教。

  6.不良行為剛露頭時。孩子養成壞習慣,往往與初次發生不良行為未能及時糾正有關。幼兒沒有是非觀,如把食物扔地上、無緣無故打小朋友、不給吃就大哭等,家長應抓住這“第一次”,幫孩子打下好基礎。

  7.取得成績時。孩子取得成績時,自信心也比平時強,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加以肯定和鼓勵,幫他把一時的熱情轉化為持久的動力。同時,也別忽視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情緒。

  8.小夥伴取得成績時。心智發展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後的共性。小夥伴取得成績時,孩子表面上可能滿不在乎,但往往暗下決心,要迎頭趕上。父母應抓住時機進行指導,提出適當的目標。切不可過分攀比,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外人不應該教育孩子什麼
當今社會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
相關知識
家長當客人面教育孩子好嗎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做人
家長怎樣從小教育孩子學習
家長該怎樣去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分享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長怎樣引導教育孩子
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