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海燕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一份優秀的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保障,它適應了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理解“海燕”這一敢於搏擊暴風雨的勇敢形象,學習它不懼怕困難的戰鬥精神。

  2.進一步學習象徵、映襯、對比等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學習象徵手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激趣匯入***

  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因此,在俄文裡,“海燕”一詞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在高爾基充滿激情的描繪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給人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嗎?好,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高爾基的深受列寧、斯大林的讚賞,被譽為“戰鬥的革命詩歌”——《海燕》又稱《海燕之歌》。

  二、檢查預習情況***現代文預習6步法***

  學生回答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海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為什麼?

  1*** 暴風雨即將來臨時,海燕是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動

  表現了對暴風雨的渴望,在海上高傲地飛翔。

  2*** 暴風雨迫近時,海燕是一個搏風擊浪,積極戰鬥,以其歡

  樂的情懷,必勝的信念,迎接暴風雨的到來的形象。

  3*** 暴風雨將臨時的奇觀,反覆抒寫海燕是一個呼喚暴風雨的

  戰鬥者的形象。

  2、課文讚美海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

  讚美海燕的勇敢、樂觀、大聲疾呼的形象,不懼怕困難的戰鬥精神。

  如:“碰”寫出勇敢低飛,觸及海浪;“衝”寫出迅猛高翔,銳不可擋。用擬人的手法,寫海燕鬥志昂揚,渴望暴風雨的到來。然後著重寫“聲音”。正面描寫“叫喊”的勇敢,再從烏雲聽出了“叫喊”的憤怒的力量和勝利的信心,側面烘托這“叫喊”具有震懾敵膽的威力,運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於鬥爭的精神。

  四、、深入探究

  本文除了海燕,還描寫了海鷗、海鴨、企鵝的形象,起了什麼作用?

  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海燕形象的高大。

  五、體驗與反思

  1、學習本文後,你喜歡哪一形象?並說明理由。

  2、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類似暴風雨的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應該怎樣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六、拓展延伸

  ***出示海燕圖畫***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它會對海鷗、海鴨、企鵝說些什麼?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人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高爾基的《海燕》。

  二、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停頓的處理。

  三、深入研討:

  1、文中的象徵手法。

  象徵是“託義於物”,也就是“藉此言彼”。

  大海的波濤象徵什麼? 象徵革命高潮時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暴風雨象徵席捲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風暴;

  海燕象徵什麼?象徵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 海鷗、海鴨、企鵝象徵什麼?象徵害怕革命會破壞它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2、象徵與比喻的比較:

  兩者都是“藉此言彼”,有幾分相似,但適用的程度和表達的範圍上明顯不同。

  比喻只是藉助喻體形象化地表現本體;而象徵不同,用作象徵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僅僅侷限於自身,還蘊含著別的意義。而詩的意圖,象徵的物件,恰如隱身在那別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徵技巧擅長於用單純的揭示覆雜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種託具體形象、寄深遠意蘊的藝術手段。比喻只是一種修辭手法,只針對一種現象。

  如“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個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矯健。象徵是一種創作手法,往往體現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從一句話來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徵意義。如《海燕》作者用象徵手法構思全文,把一切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讓它們分別象徵鬥爭的形勢、環境和各種力量,表現了在1905年俄國革命前夜的社會現象,預示了無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到來。

  四、小結

  作者創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鬥激情的頌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今天,也可以從另外角度來閱讀這篇散文詩,如不懼怕困難,迎著困難前進,與困難鬥爭,其樂無窮等。

  五、佈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四。

  2.學習本文後把你的感想寫下來。

  六、附板書設計

  高傲飛翔 大聲疾呼 穿過烏雲

  海燕 勇敢 對比

  海鷗 海鴨 企鵝 膽怯

  不怕困難 迎接困難————戰鬥精神

  的反思

  這學期我試講的第一篇課文是高爾基的《海燕》,上初中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這首散文詩。喜歡它高昂、充滿激情的語言。每次讀完後,心情總是久久不能平靜,海燕的勇敢堅強、無所畏懼、敏捷智慧總能縈繞心間,令人振奮。

  試講前我就準備了海燕的講課稿,我想學習這篇文章就要做到:讓它在學生的心扉留下些許難忘的東西。我告訴學生要用心去傾聽海燕的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最好能讓海燕走進你的心扉。首先,我以學生喜歡的動植物為話題與學生進行交談,整個氛圍是活躍了,但是卻無法把文中所要渲染的那種凝重的氣氛表現出來,白白浪費了一些時間,而且也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匯入的不恰當使試講的開頭有點不足。幸好,我的手機裡有《命運交響曲》這首曲子,我靈機一動,把這首曲子播放出來。頓時,那鏗鏘的樂聲調動了學生敏感的神經,整個課堂籠罩著凝重的氣氛。在解讀作品時讓學生們多次朗讀作品,指導學生在傾聽海燕的呼喚時,能在自己的頭腦中再現海燕翱翔在大海上的情景。

  讓學生充分感受著海燕那戰鬥的英姿,適時點撥學生,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海燕,我們從海燕的身上學到了什麼?想一想,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或者讀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感悟。我根據學生所說的內容給予了及時地評價和指導。有一個學生聯絡自己平時的表現來說,指出自己平時的不良行為,並說會努力做一隻戰勝自我的“海燕”。我表揚他能立足實際,對海燕的精神領悟深刻。接著,我又針對他所說的較繁瑣、議論欠深刻的地方,給出了我的意見。有了這樣的示範後,我讓他們課下互相傾聽類似的事件,發表意見。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我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反覆進行朗讀訓練,《海燕》是一首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歌的特點,所以朗誦環節是很重要的。我主要通過讓學生聽讀﹑試讀﹑品讀﹑老師範讀這幾個朗讀教學過程,讓學生把握散文詩的節奏﹑重音、停頓和感情。其中,我覺得還可以再增加一個過程,就是用音訊範讀。我可以在網上找一個比較好的朗讀音訊,然後在課堂上播放,力求準確。通過多讀,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學生能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比老師單一的去講要好的多。

  在讓學生人找出課文中的象徵、比喻等修辭手法並加以分析時,學生們能夠準確地找出並加以分析,對海燕堅強樂觀的形象以及海燕等的象徵意義也有了準確地把握,但由於我們試講的時間有限,沒有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及時鞏固。因為時間有限,從一開始我就一直在根據我之前備課的順序講,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有點被動了,按照教學目標等一直在趕時間。當時我應該擷取其中的某一個點來展開就好,現在就不會覺得處處都是重點,又都不是重點。

  試講結束後,我認為基本達到了教學任務。從學生朗讀的熱情和朗讀的效果看也很不錯。尤其是在講完課文後我的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基本上做到了心裡只有學生和我講的教學內容。當在教學中出現了與自己的教學思路不同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出現澀滯的情況時,並沒有因為這樣而亂了手腳,而是隨機應變。雖然這次試講出現了不少問題,但是我相信,我會試講得越來越好。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
初中語文春教案
相關知識
初中語文海燕教案
初中語文海燕同步習題及答案
初中語文雨說教案
初中語文散步教案
初中語文石榴教案
初中語文說課教案
初中語文創新教案
初中語文背影教案
八年級語文海燕教案
初中語文白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