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初中地理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講的課題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下分析: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編排上本節是八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在第一節時,學生已經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節是在第一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四大地區的區域特徵.本章內容是後面各章內容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又南北方地區平時大家瞭解較多,所以將南北方地區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區之前學習,有利於在掌握本課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習認識地理區域的方法.

  在內容上本節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區同屬我國的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地區有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對於區域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徵並沒有一一羅列,而是用比較的方法,對南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2,教學目標

  根據地理課標準的要求我設定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顯差異.

  ***2***瞭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受不同的自然環境影響,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顯差異.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

  ***2***通過分析南北地區人文差異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發展認識人地關係的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圖片,資料,視訊等了解南北方地區的自然,人文特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難點: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性與自然因素的關係.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教師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精心設計了資訊整合課件,創設出全新的氛圍,儘可能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相信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要學的新知識有了期待感,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探討,合作交流,由舊到新,循序漸進,讓學生學會自覓知識,自得方法,使他們樂學,也會學.

  2,學法分析: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人人動手動腦,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發揮每個同學的自主性,使得學習的過程很愉快,同時又漸進地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有張有弛,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將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速度和程度也會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三,說教學程式

  學生已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主要地形區的分佈,行政區劃以及溫度和降水量圖的判讀,所以在本堂課我通過:匯入→合作探究,教授新課→鞏固小結→反饋練習等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匯入新課

  從《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說的是:齊國的晏子到楚國,楚王想戲弄他,故意將一個犯人從堂下押過.楚王問:此人犯了什麼罪回答:一個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就對晏子說,你們齊國人是不是都很喜歡偷東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變成了枳,又酸又小,為什麼呢因為土壤不同.從故事提出問題,我國南,北方的在自然環境是怎樣的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為什麼會影響水果的生長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點除了影響到水果的生長,對於生活在當地的人們又有什麼影響呢通過設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原因的熱情,也以問題的形式帶出了本節課的重點,也就是要學的內容.

  ***二***合作探究,教授新課

  本節課是資訊整合課,每兩個同學就有一臺電腦,所以本節課我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讓學生討論結果,教師再巡迴指導來進行新課的學習.這樣可以達到個別同學能力的鍛鍊與全班參與相結合,避免了重視個體,實現了人人蔘與,營造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

  1,學生讀中國地形圖,四地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中國年降水量圖,根據圖下面所設的問題讀圖,討論,尋找答案,從而瞭解南北方地區的地形特點,氣溫和降水量上的區別以及河流徑流量的差異

  2,提問:南北方地區在自然方面有什麼區別,讓學生討論後回答,老師進行引導和歸納總結.

  ***過渡***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明自然差異往往會造成人文方面上的差異,進而過渡到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區的人文地理差異.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區的人文地理差異

  在人文地理差異這部分,與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學生通過圖片,視訊,文字資料等資訊瞭解南北方地區在農耕制度,傳統民居,飲食,傳統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後引導學生從地形,溫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發展認識人地關係的思維能力.

  ***四***鞏固小結

  在學習中學生對重難點的把握還不夠準確,因此最後用多媒體展示課堂筆記,讓學生參照課堂筆記,回答課前匯入時所提出的問題,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小結.

  ***五***在小結完後通過反饋練習達到反饋,鞏固的作用.

  四,亮點

  本節課目的性強,層次感強,實踐性強,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合作交流學習經驗的形式讓學生們學得自在,真正的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二***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中東》,這一課題選自廣東人民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下冊中的第八章第一節《中東》,適用於七年級學生學習使用。

  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作為區域地理的內容,“中東”這一節的教材並沒有著重某一個國家,而是對整個區域進行了總體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幾點:①長期的熱點地區;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豐富的石油資源;④匱乏的水資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異。其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該區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並通過閱讀和思考培養分析原因、總結規律等地理思維能力,其中也滲透了對讀圖、蒐集歸納地理資訊能力的訓練。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本課知識目標有如下四點:

  1.能指圖說出中東地區的範圍和位置,以及重要的臨海、海峽、運河;

  2.能運用地圖、統計數字說明中東石油的分佈、生產和輸出情況,並能領會中東石油對本地區經濟及世界經濟的重要影響;

  3.運用中東河流圖及世界氣候圖,分析本區水資源狀況;

  4.瞭解中東的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標為:

  通過本節的學習,加強培養讀圖能力,以及對地圖的歸納、推理、分析判斷能力,同時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

  思想目標:

  結合時事地理內容,培養關心社會和關心世界的情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概念與人地協調觀念,明確世界各國各民族應團結協作,而非勢力抗衡,呼籲世界和平。

  綜上所述,根據新課標對學生認識水平的要求確定:中東處於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為教學重點。中東地區矛盾的複雜性,既是本課重點又是本課難點,就其重點而言,它是中東問題難以順利解決的癥結所在,又是中東地區戰火頻仍的重要原因。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又一難點是:巴以衝突。這既是一個歷史淵源很深的問題,又是一個現實矛盾很突出的問題。尤其是巴以疆界線的劃定,學生很難讀懂。

  對教材我是這樣處理的,本節課共用三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現衝突、戰爭頻繁的中東,激發學生呼籲世界和平的情感;接著利用自制課件輔助講授中東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並通過課堂練習對重點加以鞏固。第二課時,從中東的氣候入手,分析中東匱乏的水資源,以圖片敘述文化的差異,並通過動畫演示巴以的領土紛爭,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做到既全面兼顧,又突出重點。第三課主要從分析伊拉克入手,通過分析伊拉克的歷史,瞭解伊拉克燦爛的古文明──古巴比倫。通過學生集體討論伊拉克戰爭,即鍛練了用地理思維分析問題的方法,又提高了歷史思維能力。其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該區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並通過閱讀和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原因、總結規律等的地理思維能力,其中也滲透了對學生讀圖、蒐集歸納地理資訊能力的訓練。

  二、說教法學法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讀圖分析+分組討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同時通過多媒體動畫突破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閱讀討論,以及對美伊戰爭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原因、總結規律等地理思維能力,其中也滲透了對學生讀圖、蒐集歸納地理資訊能力的訓練。

  三、教學過程

  ***在美伊戰爭的視訊播放中拉開序幕***

  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什麼電影或是什麼戰爭片,這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紀錄片,美伊戰爭的硝煙至今仍未散盡。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地區像中東一樣,一直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頻繁的衝突、戰爭,給這裡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請同學讀教材上中東戰爭年表***教師板書:中東 戰火頻仍 局勢動盪***

  在電視的國際新聞中,差不多每天都有關於中東的報道,那麼為什麼這裡戰爭與衝突不斷呢?這就是我們本節主要討論的中東問題。***課件***

  首先一起看一下中東在世界上的位置,16~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將部分國家分為近東、中東、遠東。

  中東聯絡亞歐非三個大洲──被五個海所環繞,它們是:阿、紅、地中、黑、裡海──其中裡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鹽水湖──誰能說一說為什麼裡海雖名為海而實際上為湖?──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土耳其海峽──亞非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還有就是著名的海灣,波斯灣。

  誰知道波斯灣為什麼那麼著名?

  對,因為那裡有大量的石油,一起看世界石油分佈圖,我們可以看到,中東石油的分佈最密集。

  這是世界主要產油國的石油儲量,我們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東的國家,它們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聯酋。我們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東的國家。

  我們從餅狀圖上可以看出,中東石油的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65.4%。

  一起看,這是中東的國家,中東的石油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這裡是中東的五個主要產油國,它們分別是***指出***,一起看沙烏地阿拉伯,它不僅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中東,它的國土面積最大。

  一起看,這是沙特的油田,這是巨大的輸油管線,這是伊拉克的石油加工,這是科威特的石油生產。

  一起看中東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輸出的。這裡有三條石油外運航線:

  航線一經由蘇伊士運河運往西歐各國和美國;

  航線二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運往西歐各國和美國;

  航線三穿越馬六甲海峽運往日本和美國。

  航線一和航線二同樣是運往西歐和美國,這兩條航線有何差異?

  請同學們結合世界地圖找出三條石油外運航線所經過的海洋、海峽、運河和所到達的國家和地區,填入課本53頁的表中。

  在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柱狀圖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的國民生產總值遠遠高於我國,但是,石油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終究會有用完的一天,中東地區沒有了石油,它的經濟應該如何發展?

  在學生討論完成後,小結,針對教學重點難安排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後佈置作業:完成P52頁活動題預並預習。

  第二課時

  提前測評之後,出示世界氣溫、降水和氣候分佈圖,請同學們結合教材與生活體驗,談談中東的氣候與河流的分佈特點?

  展示中東河流分佈圖,指出中東的河湖。

  請學生結合教材,找出都是哪些國家在利用這些稀少的河湖?

  於是有關河流湖泊的水資源分配和爭奪又成為中東地區的又一個焦點。***板書*** 有人說:20世紀中東曾為石油而戰,21世紀中東將為水而戰!怎樣解決中東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呢?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下面用一組圖片來展示,中東各國是如何利用高科技發展節水農業的。

  ***轉承***

  這是世界人種分佈圖,一起看中東以什麼人種為主?

  中東地區主要說什麼語言?

  這是猶太人,這是猶太人在舉行集會活動。

  這是阿拉伯人,男人的傳統服裝以白色為主。

  一些嚴格執行教規的阿拉伯國家,規定婦女外出時,必須面戴黑紗。

  這是聖城麥加規模巨集大的萬人朝聖。

  這是回教堂,這是清真寺。

  這是聖城──耶路撒冷。

  請同學們自讀“文化差異”,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

  課堂小結:《中東》這一節課,主要從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宗教紛爭與文化差異等主要幾方面,對中東戰火頻仍、局勢動盪的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課件***

  中東問題的關鍵是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阿以衝突的焦點在巴勒斯坦地區。長期以來,在巴勒斯坦地區,流血衝突不斷,這裡的人民一直在期盼和平,可是,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長。

  這是憤怒的巴勒斯坦青年在紀念“抗爭三週年”。

  聯合國醫療人員在搶救巴方武裝分子。

  在耶路撒冷市中心猶太人定居點,發生了***性爆炸事件。

  巴以衝突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下面就跟老師一起來分析一下其中的緣由,這個問題有點難懂,注意啦!

  資料:猶太人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支援猶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區移民。1947年,聯合國通過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如圖1947年聯合分治決議制定的疆界線***,把耶路撒冷市國際化,由聯合國管理。猶太人同意分治決議,以色列國宣告成立,阿拉伯人反對分治決議,始終未建立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國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同以色列軍隊展開激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結束後,1949年,以色列先後同相關阿拉伯國家簽訂停戰協定,劃定臨時停戰線。以色列通過戰爭奪得的土地,比聯合國分治決議中規定的還要多4850平方公里。***如圖1949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停戰界線***戰爭結束後,卻遺留下許多問題,這樣,逐步引發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東戰爭。1980年,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為“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直至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佈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中東問題才告一段落。由於歷史遺留下的諸多矛盾,民族仇恨依然存在,所以我們現在幾乎每天都可以在國際新聞當中看到關於巴以衝突的報道。

  中東的戰火頻仍給了我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在中東,還有一個國家我們不得不提,就是伊拉克,在2003年爆發的美伊戰爭的陰霾***mai***至今未散,從1980到2003這短短几十年內發生了五次大規模的戰爭,這裡面有伊拉克發動的侵略戰爭,也有針對美英聯軍的反侵略戰爭,這裡面的問題錯綜複雜。

  1.請同學們通過網際網路蒐集並整理有關伊拉克的資料,下節課我們進行專題討論。 伊拉克的種族與宗教;

  伊拉克的氣候與自然環境;

  伊拉克由石油富國到衰敗的歷史過程;

  中東戰爭;

  兩伊戰爭;

  海灣戰爭;

  美伊戰爭。

  2.請同學們每天關注新聞聯播,看看當天在中東又發生了什麼,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的走向和重建,以及巴以衝突問題。

  由於時間原因,關於第三課時對伊拉克的專題討論在這裡就不詳述了,謝謝大家!

初中地理會考試卷分析範文
水資源初中地理說課稿
相關知識
面試初中地理說課稿
湘教版初中地理說課稿
水資源初中地理說課稿
初二地理說課稿
初中八年級地理說課稿
初中地理備課組總結
初中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
初中地理小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初中地理備課計劃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