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綜合練習語文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考具有人才選拔的功能,高考試題以能力選拔為重點。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僅供參考!

  高三綜合練習語文試題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從前的孩子認字,全憑記憶。如今的孩子讀書,先學注音符號,這是一大改革。本來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我們的文字不是拼音的,雖然其中一部分是形聲字,究竟無法看字即能讀出聲音,或是發音即能寫出文字。注音符號***比反切高明多了***是幫助把語言文字合而為一的一種工具,對於兒童讀書實在是無比的方便。我們中國的文字不是沒有嚴密的體系,所謂六書即是一套提綱挈領的理論,雖然號稱“小學”,小學生誰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瑞典漢學家高本漢說過這樣一段話:北京語實在是一種最可憐的方言,總共只有四百二十個音綴;普通的語詞不下有四千個,這四千多個的語詞,統須支配於四百二十個音綴當中。同音語詞的增進,使聽者受了極大的困難,於此也可以想見了……

  這是外國人對外國人所說的話,我們中國兒童國語嫻熟,四聲準確,並不覺得北京語“可憐”。我們的困難不在語言,在語言與文字之間的不易勾通。所以讀書從注音符號開始,這方法是絕對正確的。

  ***取材於梁實秋《從開蒙說起》***

  1.“反切”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注音方法。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有時單稱反或切,所使用的兩個漢字,前者取其聲母,後者取其韻母,聲母韻母相碰撞組合,產生出被注音漢字的讀音。文中加點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文,無分切 B.切,千結切 C.只,諸氏切 D.綴,尺過切

  2.形聲字是用表義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合起來構成的字。下列詞語中加點字全都是形聲字 的一項是***2分***

  A.廣袤 振聾發聵 邂逅 纏綿悱惻

  B.塵寰 肝腸寸斷 發酵 風聲鶴唳

  C.忖度 川流不息 福祉 比比皆是

  D.癖好 刨根問底 步履 甘之如飴

  3.根據語境,文中黑體字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合而為一 B.提綱挈領 C.嫻熟 D. 勾通

  4.“所謂六書”中“六書”指的是***2分***

  A.風、雅、頌、賦、比、興

  B.《詩》《書》《禮》《易》《樂》《春秋》

  C.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D.篆書、隸書、魏書、草書、行書、楷書

  5.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① 之後的陳獨秀又編了一部《小學識字讀本》,是文字學方面一部傑出的大作,但是顯然不是適合小學識字的讀本。

  ② 近代章太炎編了一個《部首歌》,“一、上、三、示;王、玉、珏……”煞費苦心,誰能背得上來?

  ③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五百四十個部首就會使得人暈頭轉向。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6.閱讀下列對聯,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

書店

住宅

A

上聯

錦繡成文非我有

閤家歡樂財源進

下聯

琳琅滿架待人求

內外平安好運來

B

上聯

內外平安好運來

錦繡成文非我有

下聯

閤家歡樂財源進

琳琅滿架待人求

C

上聯

琳琅滿架待人求

內外平安好運來

下聯

錦繡成文非我有

閤家歡樂財源進

D

上聯

閤家歡樂財源進

琳琅滿架待人求

下聯

內外平安好運來

錦繡成文非我有

  7.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文意,畫線語句改寫後表明“阿夏”實現了“願望”的一項是***3分***

  ……第一位女巫叫阿夏,她患了治療師都無法治癒的疾病。她希望幸運泉能治好她的疾病,讓她過著長壽、快樂的生活。……阿夏跳入幸運泉,剎那間,阿夏竟然能夠站起來了,更神奇的是,她那可怕疾病的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A.她希望幸運泉能治好她的疾病,還要讓她過著長壽、快樂的生活。

  B.她希望幸運泉能治好她的疾病,而且讓她過著長壽、快樂的生活。

  C.她希望幸運泉能治好她的疾病,然後讓她過著長壽、快樂的生活。

  D.她希望幸運泉能治好她的疾病,從而讓她過著長壽、快樂的生活。

  8.下列詩句中,以物喻人的一項是***2分***

  A.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B.日岀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C.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元稹《菊花》***

  D.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二、本大題共4小題,共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冬天行樂,必須設身處地,幻為路上行人,備受風雪之苦,然後回想在家,則無論寒燠晦明,皆有勝人百倍之樂矣。

  嘗有畫雪景山水,人持破傘,或策蹇驢,獨行古道之中,經過懸崖之下,石作猙獰之狀,人有顛蹶之形者。此等險畫,隆冬之月,正宜懸掛中堂。主人對之,即是御風障雪之屏,暖胃和衷之藥。

  善行樂者,必先作如是觀,而後繼之以樂,則一分樂境,可抵二三分,五七分樂境,便可抵十分十二分矣。然一到樂極忘憂之際,其樂自能漸減,十分樂境,只作得五七分,二三分樂境,又只作得一分矣。須將一切苦境,又復從頭想起,其樂之漸增不減,又復如初。此善討便宜之第一法也。

  譬之行路之人,計程共有百里,行過七八十里,所剩無多,然無奈望到心堅,急切難待,種種畏難怨苦之心出矣。但一回頭,計其行過之路數,則七八十里之遠者可到,況其少而近者乎?譬如此際止行二三十里,尚餘七八十里,則苦多樂少,其境又當何如?此種想念,非但可為行樂之方,凡居官者之理繁治劇,學道者之讀書窮理,農工商賈之任勞即勤,無一不可倚之為法。

  噫,人之行樂,何與於我,而我為之嗓敝舌焦,手腕幾脫。是殆有媚人之癖乎?

  ***取材於李漁《冬季行樂之法》***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則無論寒燠晦明 燠:暖,熱

  B.人持破傘,或策蹇驢 蹇:跛,瘸

  C.但一回頭,計其行過之路數 但:空,白白.

  D.凡居官者之理繁治劇 凡:凡是

  10.下列語句的括號中是補出的詞語,補出後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獨行***於***古道之中

  B.正宜懸掛***諸***中堂

  C.***其***即是御風障雪之屏

  D.然無奈***吾***望到心堅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在作者看來一幅風雪行旅圖,就是抵擋風雪的屏障,是暖身的良藥。

  B.作者認為百里行程走了七八十里,若想怎麼還不到,就會悶悶不樂。

  C.別人行樂與作者無關,但作者依舊喋喋不休,原因在其好諂媚他人。

  D.這篇文章運用對比的手法,巧妙地闡明瞭“冬季行樂”的有效方法。

  12.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這篇文章所蘊含的哲理,並聯系實際生活談談你對這一哲理的認識。***不少於150字******12分***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25分

  13.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書生以囊螢聞於裡裡人高其義晨詣之謝他往裡人曰何有囊螢讀而晨他往者謝者曰無他以捕螢往晡① 且歸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螢者。令書生白日下帷,孰詣之哉。

  ***取材於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

  註釋:①晡: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

  14.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限選其中4道題***。***8分***

  ①李密在《陳情表》中所陳之情,包括對祖母劉氏的孝情:“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 , 。”

  ②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通過“此地有崇山峻嶺, , ,映帶左右”等富有詩情畫意的描寫,點染出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

  ③《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把孟子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為“

  , ”,也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

  ④野外出遊,忽然遇雨,一般人都會慌張避雨,而蘇軾卻在《定***》開篇中用平靜的口氣道:“ , ”,營造出一種不為環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

  ⑤關漢卿筆下含冤的竇娥在前往法場受刑時道:“地也, !天也, !”怒斥天地,表現了她的反抗精神。

  15.閱讀下面唐詩,完成①—③題。***12分***

  獨不見

  李白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曲池。

  風催寒梭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①下列對本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寫白馬子***邊塞兒***遠戍邊塞,閨中人憶之而流淚,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寫出了從春天到秋天,閨中人孤獨難耐,承受著思念的苦痛。

  C.“憶與君別年”兩句寫當年離別時種下的桃樹十分矮小,表達了歲月易逝的悲痛。

  D.“終然獨不見”兩句點明題意,使用一個“空”字,飽含了閨中人思夫絕望之感。

  ②簡析“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中數詞使用的藝術效果。***4分***

  ③清代學者王琦說:“楊升庵曰:太白詩:‘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又云:‘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豈是’‘殊非’,變幻二字,愈出愈奇。”請結合詩句內容分析這兩個詞語使用的妙處。***5分***

  附: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李白

  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

  長安如夢裡,何日是歸期?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6—18題。

  回觀世界藝術發展史,從起源上看,藝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人類憑藉想象力獨立創造的,另一類是從對生活某些活動的模仿變異昇華而成的。前者的創造或許受生活中零碎元素的啟發,但沒有直接的模仿物;後者則有生活的原型,在生活原型基礎上作美學提升。第一類的典型代表可推建築,第二類的典型代表可推舞蹈。書法跟舞蹈一樣,屬於第二類,是某些生活活動的藝術化。從藝術形態的來源說,舞蹈來源於生活原型,但一旦昇華分離後,便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藝術是藝術,生活是生活,藝術不干預生活。但是,書法卻始終和生活原型“捆綁”在一起——所有的書寫場合***不管實用還是審美***都可以用書法。

  由於書法藝術與漢字書面語言書寫體系同步誕生、同體演進,從藝術特質上,也就秉承了“實用書寫”的全部特性。

  從中國書法史的發展看,無論在“藝術服務生活”的前期***所有書法作品都直接服務生活,沒有為藝術而藝術的書法***,還是宋元以後“藝術服務藝術” ***無生活功能目的,書法家為表現而創作***,審美的書法成為書法藝術主流的時期,書法的“可辨讀性”原則一直被奉為一個藝術法則而得到普遍遵守。

  實用書寫受“記錄”或“抄寫”的效率原則約束,書寫時不能“顛倒”或“打亂”文字順序隨意書寫。書法藝術創作也是如此。這使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雖同屬“寫意”一系,但在創作演進的過程上,呈現出巨大的差異。中國畫對一個畫面內的不同描繪物件,有大體的空間順序要求,但這個要求是很寬鬆的,對畫家不產生嚴格約束。書法家則不同。“一字乃終篇之準”,書法家一筆下去,就必須順著筆勢往下寫,一氣呵成。書法家的多數作品,都是在“單向時空行進”狀態下完成的,不像繪畫藝術,勾、皴、點、染,都可以逆向“行駛”,來回反覆修改、塗改。

  至於其他的,由實用書寫而孕生的多種書體形式語言體系,都源於其最初“象形”文字對生活物件的象徵性模仿。而從象徵性模仿的圖形,到抽象字元體系的形成,再到抽象字元體系的“藝術化”多元變異、拓展,書法藝術的形式語言經歷了一次次幾何級數的裂變,最終臻於全面的個性化形式出現,其背後的推動者和動力源,都是生活實用書寫。

  ***取材於鄭曉華《書法:藝術的中國模式》***

  【相關連結】

  有一些文字設計服務網站,收集了各個朝代書法名家的字跡,把它們拆散之後,再任意組合,簡單而方便,但是無論怎樣排列,都覺得呆板生硬,其原因是不同名家的“字與字”之間沒有時間上的連續性,也不能體現書寫者當時情感上的微妙變化,缺少一氣呵成之感。所以,現代科技製造的“實用書寫”,無法完全取代書法藝術,也不具備書法藝術的表意抒情性。然而,面對現代科技發展的浪潮,我們也不能高枕無憂。雖然書法藝術在可見的未來不會消亡,但為適應審美生活發展的需要,書法藝術也一定會在形式語言方面發生變化。

  ***摘編自張文鵬《鍵盤時代的書法審美》***

  16.根據上述材料,推斷下列不屬於“在生活原型基礎上作美學提升”而成的藝術形式的一項是***3分***

  A.以有組織的音為材料構成聽覺意象來傳情達意的音樂藝術。

  B.用口頭講說的傳統的表演形式來講述歷史故事的評書藝術。

  C.以鏡頭擷取生活的瞬間並將其轉化為視覺影象的攝影藝術。

  D.運用文學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從而反映社會生活的小說藝術。

  17.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書法只能應用於實用書寫場合,因為它始終沒有脫離生活原型。

  B.宋元以後審美的書法為藝術而藝術,已喪失生活中的實用功能。

  C.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同屬“寫意”一系,對空間順序也都有要求。

  D.書法藝術的形式語言經歷了象徵性、抽象化、個性化的發展過程。

  E.鍵盤輸入無法完全代替漢字書寫,更不可能取代書法的藝術功能。

  18.書法藝術與實用書寫的關係有哪些?請結合上述材料作簡要概括***5分***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題。

  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

  ①早晨醒來便聽見嘩嘩嘩的雨聲。拉開窗簾就看到了從黑雲裡傾瀉而下的閃著些微亮光的雨條。到俄羅斯一週了,走到哪裡都是蔚藍的天空和鮮亮的陽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陽光又有雨,當是感受俄羅斯大地自然天象變幻的一個難得的完滿。

  ②冒雨去圖拉,拜謁托爾斯泰。車經過圖拉城時,雨,時下時停,出圖拉城時,就看到遠方天際一抹藍天了。拐過兩個交叉彎道,看到很長的林木遮蔽下的圍牆和一個闊大的門,這就是託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莊園故居了。

  ③站在寬大的門口,一眼看見兩排整齊高大的白樺樹的甬道,通向林木籠罩的深處。甬道盡頭往右拐進去,是一座塗成黃色的兩層小樓,這是托爾斯泰的居室和寫作間。在這座托爾斯泰寫作和生活的黃色小樓前,有一塊不大的空地,該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幾乎不透陽光的樹林,林間長滿雜草,儼然一種森林的氣息。樓前的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臺階下的土路,也都栽種著花草,卻不是精細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長的潑勢。

  ④花草園子裡有一棵合抱粗的樹,不見一片綠葉,粗壯的枝股和細細的枝條,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濃密的綠葉的背景下,這棵樹讓人感到一種死亡的淒涼。

  ⑤我初看到這棵枯死的樹時,貿然想到的是,它與周圍的景緻太不協調了,隨後知道了這棵樹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種內心深處的震撼。

  ⑥枯枝上掛著一隻金黃色的銅鐘。托爾斯泰是貴族,卻願去幫助那些尋找救助的貧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鄉遭遇困境的鄉民便尋到這個莊園來。托爾斯泰在樓前院子這棵樹上掛的這隻銅鐘,是供尋訪的窮人拉響的,聽到響聲,托爾斯泰就會放下筆推開稿紙,把敲鐘的窮人請進樓裡,聽其訴敘困難和冤屈,然後給予幫扶救助。

  ⑦據說有時竟會在這棵樹下發生排隊等候敲鐘的事。曾經有多少窮人貧民憋著一肚子酸楚和一縷溫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繩子,敲響了這隻銅鐘,然後走進了小樓會客廳,然後對著鬍鬚垂到胸膛的這位作家傾訴,然後得到托爾斯泰的救助脫離困境。

  ⑧這棵曾經給窮人和貧民以生存希望的樹已經死了,乾枯的枝條呈著黑色,枝幹上的樹皮有一二處剝落,那隻金黃色的銅鐘靜靜地懸空吊著,雖依原樣繫著一條皮繩,卻再也不會有誰扯拉了。救助窮人的托爾斯泰去世已近百年,這棵樹大約也徒感寂寞,已經失去了承載窮人希望的自信和驕傲,隨託翁去了。

  ⑨託翁晚年竟然執意要親手打造一雙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來了,而且很精美很結實也很實用。我自然驚訝這位偉大作家除了把筆的效能發揮到了無可企及的天分之外,還有無師自通操作刀剪錐針製作皮靴的一雙巧手;我自然也會想到這位既是貴族莊園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絕不會吝嗇一雙靴子的小錢而停下筆來拎起牛皮;然而,他徹底膩歪了已往的貴族生活,以親自操刀捏錐,表示一種背離,一種轉向。

  ⑩托爾斯泰把他精心製作的這雙皮靴送給一位評論家朋友。這位評論家驚訝不已,反覆欣賞之後,鄭重地把這雙皮靴擺到書架上,緊挨著托爾斯泰之前送給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著,然後說: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⑪這是俄羅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達出對一位偉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⑫我真幸運,在林中的這塊草地上領受到了明媚的陽光。

  ⑬雨在我專注於黃色小樓裡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張照片一頁手稿的時候,完全結束了。頭頂是一片藍色的天空和自在懸浮著的又白又亮的雲。林子頂梢墨綠的葉子也清亮柔媚起來。陽光從枝葉的空隙投到林子裡的硬質土路上,灑在小小的聚蓄著雨水的坑窪裡,更顯一種明媚。

  ***取材於陳忠實《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

  1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錯誤的兩項是***4分***

  A.作者認為感受過俄羅斯蔚藍的天空和鮮亮的陽光,再感受雨天,才能全面瞭解俄羅斯自然天象的變幻。

  B.托爾斯泰莊園故居三面圍著的稠密的樹林,更襯出那棵掛著金黃色銅鐘的沒有一片綠葉的大樹的淒涼。

  C.托爾斯泰晚年執意要打造一雙很精美很結實的皮靴,作者認為是他想放棄寫作和已膩歪了的貴族生活。

  D.評論家鄭重地把托爾斯泰製作的皮靴擺到書架上,說明他已由最初的驚訝,轉而對作家的行為充滿敬意。

  E.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描寫自然景物,抒發了與托爾斯泰一樣熱愛自然的感情,表現出高遠淡然的人生境界。

  20.閱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6分***

  ***1***“隨後知道了這棵樹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種內心深處的震撼。”請分析作者內心震撼的原因。***3分***

  ***2***請分析第⑨段中“一種背離,一種轉向”的深刻含義。***3分***

  21.以“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為題有什麼好處?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5分***

  六、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2.請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在答題卡上所選題號後的*** ***裡畫√,然後按要求完成微寫作。***10分***

  ***1***謝靈運的《歲暮》一詩風格勁健、凝重,其中“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一聯,尤其為人稱道,在這一聯中,作者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請你在不脫離原詩風格的前提下,發揮想象,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不少於150字。

  ***2***現在,在地鐵、公交車等公共場合,幾乎人人都在低頭看手機。有的在上網看書,有的在玩遊戲,有的在看視訊,還有的在聊天……這部分人群被稱為“低頭族”。請寫一段文字,陳說你對“低頭族”的看法。要求:①觀點明確;②理由充分;③不少於150字。

  ***3***請從《快樂大本營》《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最強大腦》等大陸綜藝節目中,選擇一檔你最感興趣的,介紹給你的朋友。要求:①寫出節目特點;②不少於150字。

  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50分***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信任自己的翅膀。

  請根據以上這句話並結合你對生活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高三綜合練習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17分***

  1.***2分***D 2.***2分***A 3.***2分***D 4.***2分***C 5.***2分***B 6.***2分***A 7.***3分***D 8.***2分***D

  二、***本大題共4小題,共21分***

  9.***3分***C 10.***3分***D 11.***3分***C

  12.***12分***

  評分要點:概括哲理3分***言之有理即可***,觀點明確1分,聯絡實際分析4分,語言4分。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25分***

  13.***5分***

  書生以囊螢聞於裡/里人高其義/晨詣之/謝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螢讀而晨他往者/謝者曰/無他/以捕螢往/晡且歸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螢者。令書生白日下帷,孰詣之哉。

  14.***8分***

  ①更相為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②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③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④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⑤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15.***12分***

  ①***3分***C

  ②***4分***

  【答案示例】

  “百餘尺”運用誇張手法與“種桃齊蛾眉”形成對比,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寫出桃樹之高,時間的流逝,表達了閨中人對丈夫的思念之苦。***言之有理即可***

  ③***5分***

  【答案示例】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難道是遠行的時候嗎。“豈是”一詞使用反問語氣,借女子對丈夫在如此艱苦惡劣的情況下仍要戍守邊塞的不解,表達了詩人的反戰情緒。

  “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是說在水鄉秋夜風月的美好時光,本非遠別的時候。“殊非”一詞使用否定口氣,加深了詩人不願離別的感情程度。

  ***言之有理即可***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

  16.***3分***A

  17.***4分***A、B

  ***答A、B,各得2分;答D ,得1分;答C、E,不得分***

  18.***5分***

  要點一:書法藝術始終遵循著實用書寫的可辨讀性原則。

  要點二:書法藝術遵循著實用書寫的效率原則,保持單向時空的書寫順序。

  要點三:書法藝術的形式語言從形成到演變,其推動力都來自實用書寫的發展需要。

  要點四:現代科技製造的實用書寫,缺少書法藝術時間上的連續性,不能表現書法家的情感變化。

  ***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答對三點,得4分;答對四點,得5分。意思對即可***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

  19.***4分***C、E

  20.***6分***

  ***1******3分***

  要點一:托爾斯泰屬於貴族,是久負盛名的作家,卻願熱情而慷慨地幫扶那些求助的貧苦人。

  要點二:竟然有那麼多窮人帶著內心的酸楚和溫暖的希望來找托爾斯泰傾訴。

  要點三:這棵能把托爾斯泰與窮人平民“扯拉”在一起的樹,隨著託翁的去世,因寂寞而乾枯了。

  ***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兩點,得2分;答對三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

  ***2******3分***

  要點一:托爾斯泰對貴族生活的背離。

  要點二:托爾斯泰向平民階層的轉向。

  ***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

  21.***5分***

  要點一:“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是託翁給自己莊園的命名***1分***,以此為題,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地和拜謁物件。***1分***

  要點二:明媚的陽光和自由生長的草地象徵著託翁的仁慈精神和平民精神******1分***以此為題表達了作者對託翁的景仰和讚美之情。***1分***

  要點三:題目是全文的情感脈絡***或題目是全文的結構線索***。 ***1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六、***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2.***10分***

  ***1***①描寫出所見所聞;***8分***②語言流暢;***2分***③字數不足,酌情扣分。

  ***2***①觀點明確;***2分***②理由充分;***6分***③語言流暢;***2分***④字數不足,酌情扣分。

  ***3***①節目特點介紹;***8分***②語言流暢;***2分***③字數不足,酌情扣分。

  23.***50分******參考高考評分標準***

  附:

  【文言文翻譯】

  冬天行樂,一定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把自己***幻想成***一個***路上的行人,受盡寒風大雪***摧殘***的痛苦,然後***再***回憶一下***自己***在家裡***時的溫暖***,那麼不管是冷熱***還是***黑夜白天,都會有超過別人百倍的快樂了。

  曾經有***一幅***雪景山水畫,畫中人手裡撐***一把***破傘,或是趕著***一頭***跛驢,獨自行走在古道上,經過懸崖的下面,***路旁的***石頭顯現出面目凶惡的樣子,人有要跌倒的樣子。這類凶險的畫,在嚴冬的月份,正適合懸掛在廳堂的正中間。主人面對它,***這幅畫***就是抵禦寒風遮擋大雪的屏風,***是***暖胃調和體內的良藥。

  善於行樂的人,一定先具有上面這樣的認識,然後再去行樂,那麼一分的快樂境地,可以相當二三分***的快樂境地***,五七分的快樂境地,就可以相當十分十二分***的快樂境地***了。可是一到快樂到極點忘記憂愁的時候,那快樂自然會逐漸減弱,十分快樂的境地,只變成五七分***的快樂境地***,二三分的快樂境地,又只能變成一分***的快樂境地***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一切痛苦境遇,又從頭想起,那快樂境地***就會***逐漸增加不減退,***甚至***又像當初***那種程度***。這***就是***善於尋找便宜的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比如走路的人,計算路程共有一百里,走過七八十里之後,剩餘的路程***就***不多了,但是沒辦法***他***希望到達***終點的***想法非常堅決,心情十分急切難於***耐心***等待,***於是,***種種畏難怕苦的情緒***就會***產生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一回頭,計算一下那走完的路程,就***會認識到既然***七八十里之遠的路程都可以走到,何況那***剩下的路程裡數***少又***距離***近***的情況***呢?***又***比方這個時候只走了二三十里,還剩下七八十里,***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覺得***痛苦多而歡樂少,那個處境又怎麼樣面對呢?這種設想念頭,不但可以成為行樂的方法,凡是做官的人處理繁多難辦的政務,做學問的人讀書探索真理,農民工匠和商人勞累勤苦***謀生***,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唉,別人行樂***與否***,跟我有什麼關係,可是我為他們***弄得***嗓子破了舌頭乾燥,手腕幾乎***累得***脫臼。這恐怕是***由於我***有向別人獻媚取寵的癖好吧?

  【斷句參考譯文】

  ***有個***讀書人因把螢火蟲裝在袋子裡借光讀書在家鄉聞名,***一位***同鄉仰慕他的品行,***便***在早晨去拜訪他。***他的家裡人向同鄉***道歉說他出門了。同鄉說:“哪有囊螢夜讀早晨卻外出的人呢?”道歉的***家裡***人說:“不為別的,是為捕捉螢火蟲出去了,申時將回來。”現在天下所敬仰推崇的人,定是那些“囊螢”***讀書***的人。假使讀書人白天閉門讀書,誰又會去拜訪他呢?

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模擬試卷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三綜合練習語文試題及答案
高一第一學期語文試題及答案
高考複習檢測質量語文試題及答案
南昌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金牌練習冊七年級下冊語文試題及答案
南昌市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
南昌市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
北京房山區高考二模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三年級下冊語文試卷及答案
高三化學複習模擬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