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文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教師們應該為他的學生們準備什麼樣的模擬測試卷去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它由運用竹籤作籌碼來進行運算的“籌算”演變而來。《老子》中提到“善計者不用籌策”,《孫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籌”二字出現,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籌算已比較普遍。唐代以來,已見籌算乘除法的改進,到宋代產生了籌算的除法歌訣。但由於史料匱乏,珠算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算盤是何人發明也無從考察。

  從現有資料看,“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數術記遺》:“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可見東漢已出現了珠算方法及理論。北周甄鸞為此作注說:把木板刻為三部分,上下兩部分用於停放遊珠,中間部分用於確定算位;每個算位各有五顆珠,上面一顆,作數五,下面四顆,每顆作數一。但這種計算工具與現代算盤形制不同,現在通行的“穿檔算盤”,算珠穿在“檔”上,可以沿檔上下滑動。檔中橫以樑,通常樑上方每檔穿兩珠,每珠作數五,粱下方每檔穿五珠,每珠作數一。定位後撥動算珠,就可做加減乘除及開乘方等運算。“算盤”名稱最早見於宋代算書《謝察微算經》,因此可以確定至遲在宋代算盤就已出現。

  1921年在河北鉅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顆木製算珠,鼓形,中間有孔,與現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藥鋪的櫃檯上有一形似算盤之物,經中日兩國珠算專家確認,那就是與現代算盤形制類似的穿檔算盤。宋末元初學者劉因的《靜修先生文集》裡有以“算盤”為題的五絕一首,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引用時諺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日擂盤殊,言不撥自動;稍久,日算盤珠,言撥之則動。”元代諺語把資歷漸老的奴婢比作算盤珠,也表明此物當時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盤從形制看已較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因此,許多算學家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因為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發展滯緩,算盤誕生的可能性較小;而唐代經濟文化發達,需要有新的計算工具,算盤在這時被髮明極有可能。

  珠算因計算工具簡便、數理內涵獨特而被譽“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元世祖忽必烈時,科學家測定地球公轉週期為365.2425天,距近代觀測值僅差26秒,這樣精確的計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國研發第一顆***時只有一臺計算機,為應付龐大的計算工作,就出現了眾多算盤高手齊聚一堂演算***資料的場面,最後的計算結果準確無誤。但隨著計算器、計算機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無用武之地。儘管在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珠算方興未艾,連美國都要引進珠算作為新文化;但我國學珠算的人卻越來越少,算盤也越來越罕見。2013年12月4日,中國珠算專案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日評選出“50個最偉大發明”,中國算盤也入選其中,並被評價為“第一批能夠提高人類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國珠算心算協會副會長蘇金秀認為,看待珠算,不要僅限於其計算功能,而應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科學研究證明,珠算心算對幼兒和青少年有開發智力的作用,對特殊兒童有智障補缺與康復的作用,對老年人健腦和延緩衰老也能發揮作用。很多珠算“粉絲”也相信,就像有了飛機、汽車,照樣還需要自行車甚至步行一樣,珠算與電子計算器並不矛盾,它們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摘編自《指尖的文化:算盤的歷史》***

  1. 下面各項中不能支援“至遲在宋代算盤就已出現”這一觀點的證據是*** ***

  A.1921年在河北鉅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製算珠與現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出現的算盤也類似現代算盤,可見宋代算盤的形制已較成熟。

  B.宋末元初學者劉因有一首《算盤》詩,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引用的元代諺語以算盤珠來比喻資歷漸老的奴婢,這些都說明算盤在宋元時已很普及。

  C.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發展較為滯緩,算盤不大可能誕生於此時;而唐末已見籌算乘除法的改進,到宋代產生了籌算的除法歌訣。

  D.在元世祖忽必烈時,科學家測定地球公轉週期為365.2425天,距近代觀測值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這樣精確的計算,說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發達。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籌算是用竹籤作籌碼來進行運算的一種方法,從《老子》《孫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籌算就已被廣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盤”並非一個概念。珠算是一種計算方法,算盤則是珠算的工具。從現有資料看,“珠算”一詞比“算盤”一詞更早見於文獻。

  C.從北周甄鸞對“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這句話的註解來看,當時的算珠計數法已經與現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數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數一。

  D.中國珠算申遺成功以後,迅速傳到韓國、日本、東南亞甚至美國;但在中國,隨著計算器、計算機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卻日漸衰微。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算盤發明之初可能沒有“檔”,算珠也沒有穿在檔上,而後來的“穿檔算盤”都是算珠穿在檔上,可以沿檔上下滑動。這種改進使算盤在攜帶和使用時更加方便。

  B.籌算演變為珠算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而珠算產生之後,又對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國第一顆***成功研發也有它的功勞。

  C.中國珠算被列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併入選《大西洋月刊》“50個最偉大發明”,這表明它獨特的文化價值已得到了國際認可。

  D.在電子時代,算盤計算迅速、攜帶方便的優勢已很難體現,因此我們不應再關注其計算功能,而應開發其在教育啟智等方面的價值。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題。

  張汝明,字舜文,世為廬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學,刻意屬文,下筆輒千百言。入太學,有聲一時。國子司業黃隱將以子妻之,汝明約無飾華侈,協力承親歡,然後受室。登進士第,歷衛真、江陰、宜黃、華陰四縣主簿,杭州司理參軍,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數醫不效,汝明刺血調藥,傅之而愈。江陰尉貧且病,市物不時予直,部使者欲繩以法。汝明為鬻橐中裝,代償之。華陰修岳廟費鉅財窘令以屬汝明汝明嚴與為期民德其不擾相與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廟非典祀妖巫憑以惑眾者則毀而懲其人。

  滯州縣二十年,未嘗出一語幹進,故無薦者。大觀中,或言其名,召置學制局,預考貢士,去取皆有題品。值不悅者誣以背王氏學,詔究其事,得所謂《去取錄》,徽宗覽之日:“考校盡心,寧復有此?”特改宣教郎。耀監察御史。嘗攝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權,以蔡京為首。帝獎其介直。京頗憚之,徙司門員外郎,猶虞其複用,力排之,出通判寧化軍。地界遼,文移數往來,汝明名觸其諱,遼以檄暴於朝。安撫使問故,眾欲委罪於吏,汝明曰:“詭辭欺君,吾不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內。時主者多不親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臨以閱實,雖雨雪不渝,以敵吏不得通賄謝。晚知嶽州,屬邑得古編鐘,求上獻。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懼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職以幸賞乎?”汝明事親孝,執喪,水漿不***三日,日飯脫粟,飲水,無醯鹽草木之滋。浸病贏,行輒踣。汝明學精微,研象數,貫穿經史百家,所著書不蹈襲前人語,有《易索書》《張子卮言》《大究經》傳於世。

  ***節選自《宋史•張汝明傳》***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入太學,有聲一時 聲:聲望。

  B.更數醫不效 效:見效。

  C.猶虞其複用 虞:擔憂。

  D.田法行,受牒按境內 按:根據。

  5.下列對畫波浪線處文字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華陰修岳廟∕費鉅財窘∕令以屬汝明∕汝明嚴與為期∕民德其不擾∕相與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廟非典祀∕妖巫憑以惑眾者∕則毀而懲其人

  B、華陰修∕岳廟費鉅∕財窘令以屬汝明∕汝明嚴與為期∕民德其不擾∕相與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廟非典祀∕妖巫憑以惑眾者∕則毀而懲其人

  C、華陰修岳廟∕費鉅財窘∕令以屬汝明∕汝明嚴與為期∕民德其不擾∕相與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廟非典祀妖巫∕憑以惑眾者∕則毀而懲其人

  D、華陰修∕岳廟費鉅財窘∕令以屬汝明∕汝明嚴與為期民∕德其不擾∕相與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廟非典祀妖巫∕憑以惑眾者∕則毀而懲其人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汝明勤奮好學,學問精深。寫文章時動不動就下筆千言,對經史百家融會貫通,著書立說有自己獨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傳後世。

  B.張汝明為人正直,不懼權貴。當上殿中侍御史不久,就彈劾以蔡京為首的賣恩攬權行為,最終受到蔡京排擠,出任寧化軍通判。

  C.張汝明為官清廉。主政嶽州時,屬地有人請求把得到的古代編鐘獻給他,他斷然拒絕,認為自己應該恪守職分對得起皇上的恩德。

  D.張汝明非常孝順。母親生了毒瘡,他用自己的血親自調藥,治好了母親的病。為親人服喪時,三天不吃不喝,後來也僅吃點糙米。

  7.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江陰尉貧且病,市物不時予直,部使者欲繩以法。***5分***

  譯文:

  ***2***安撫使問故,眾欲委罪於吏,汝明曰:“詭辭欺君,吾不為也。”***5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行舟憶永和兄弟

  ***宋***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繫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雲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註釋】①長年:古時對船工的稱呼。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之句。

  8. 頷聯寫到“天寒有日雲猶凍”,其中“凍”字的使用有何妙處?***5分***

  9. 詩歌的尾聯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 ***6分***

  10. 補寫出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難》寫出水石激盪、山谷空鳴的場景的句子是: ,

  ***2***《逍遙遊》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受外界評價的影響的句子是: ,。 

    ***3*** , 金塊珠礫, ,秦人視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宮賦》

東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聯合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北京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相關知識
北京語文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北京語文高考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北京語文高考押題
北京語文高考作文題目
北京語文高考真題及答案
北京語文高考模擬題
北京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高三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題
高三上學期語文教師工作總結範文
高三上學期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