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習高三地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麻煩或者說是問題,我們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來面度高考地理題的新穎化。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三地理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地理學習方法

  1、第一輪複習:立足教材抓基礎

  對於地理學科的第一輪複習,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梳理並掌握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包括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相近概念的辨析***如天氣、氣候,地質作用、地質構造等***和對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的掌握***如水迴圈的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工業農業等區位中心的條件及規律等***。

  ***2***以高中地理為理論線索,複習初中地理中涉及到的相關區域。

  ***3***掌握課本例題與老師所舉例題,並強化解題方法在做題中的運用,提升解題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此外,由於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很強,因此建議大家複習不同內容時採取相應的複習方法。比如:自然地理應採用理科的學習方法,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強調聯絡實際分析解決問題;人文地理注重巨集觀整體分析,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強調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區域地理偏重地理事象的空間定位,重點是圖象圖表的判讀、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

  2、第二輪複習:突出重點查漏洞

  在二輪複習中,地理學科通常採用專題複習,一般包括以下七個模組:空間定位、地球運動、天氣氣候、地質水文、等值線、區位中心和地理聯絡。相關的重點內容有:各類等值線圖和經緯網地圖的閱讀分析應用;日照圖及相關的無圖題的分析判斷與計算;天氣系統的分析;氣候型別的判斷與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水迴圈和水資源問題;地質作用與地質構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能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人類活動***工業、農業、商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等***區位選擇與分析;城市化問題與城市規劃;區域國土開發與整治;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

  考生在複習的時候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以上內容重點複習。特別要注重圖表題所暗含的細節,適當拓展教材,關注時事熱點,做到答題規範。

  3、第三輪複習:強化訓練提能力

  通過前面的複習,我們對地理知識的脈絡、主幹和重點、熱點、焦點有了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到了高考前一個多月的時間,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練習、查缺補漏、總結規律、提高應試能力。考生可以通過翻閱《考試說明》上地理學科要求的知識點或是課本目錄,進行回憶,如有回憶不起來的地方,可迴歸課本進行落實。考生還要把好錯題關,對容易出錯的題型和知識點經常回顧,不斷反思,總結各題型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步驟,做到步步為營。

  此外,在以上各階段,對於不同層次的同學來說,基礎紮實的同學要注重掌握科學的答題思路和方法,將知識形成一個整體,能夠彼此聯絡,因為只有熟悉了不同題型的答題模式,才能使高考完成質的飛躍;基礎薄弱的同學則一定要強化基礎,使知識的掌握達到清晰準確,熟悉基本規律和方法,並要較為熟練地運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地理成績穩中有升。

  高三考生做地理題最易出現的失誤

  1、概念混淆理解不清

  每個概念都有其內涵和外延,不少同學對概念理解不清,隨意地擴大或縮小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導致偷換概念的現象。如:地形和地勢、氣溫和氣候、季節和節氣、地質構造和構造地貌、水資源和水力資源等。學習時,同學們只是想當然,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實質,導致失分。

  2、主幹知識構建殘缺

  在平日學習時,同學們往往只注重對具體習題的解答,忽略知識網路的構建,因此在考試時很容易答題不全而失分。如:對等溫線走向原因的分析,考生很容易因對等溫線分佈沒有系統的知識結構,而隨意地從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面狀況、洋流等其中某一方面進行分析。

  3、讀圖方法不正確

  地圖型別種類較多,有區域圖、示意圖、曲線圖、柱狀圖等。每種圖都有其讀圖方法,揭示出一定的地理原理和規律。不少同學由於缺乏讀圖常識和分析能力失分。

  4、缺乏答題技巧失分

  不少同學在平日練習時就不注重答題方法,存在審題不仔細、隨意答題、答非所問的情況,自然會將這種答題習慣帶到考試中,很容易因沒有正確把握設問的重點而失分。

  高考地理各題型答題策略

  1、選擇題

  高考地理選擇題,題目小,分值比重大,題型多樣,考查方向也各不相同,解題方法有很大的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①關鍵字眼型選擇題

  題幹中往往有“最”、“主要”、“主導”、“第一”、“核心”、“根本”、“直接”等關鍵性字眼。題目的限定語即為提示語,答題時,應優先考慮那些與關鍵性字眼關係最為密切的選項。

  ②等值線型選擇題

  要求依據等值線的分佈狀況、數值特徵及相關原理,在圖上判定地形型別、洋流性質、氣壓狀況、溫度差異、半球位置等。解題建議:新增輔助線。可以使比較模糊、間接的地理資訊清晰化、淺顯化。亦可運用一些經典的地理口訣,如“凸高則低,凸低則高”、“一陸南,七陸北”等,快速準確地選出答案。

  ③氣候型選擇題

  氣溫、降水等資料多以表格或座標圖的形式呈現,主要考查各氣候型別的分佈、特徵及成因等方面的內容。一般來說,正確判斷氣候型別是有效解答此類試題的前提和關鍵。通常可分三步驟:一是確定南北半球;二是以“溫”定“帶”;三是以“水”定“型”。

  ④定位型選擇題

  題幹多以配有文字說明或註記的區域地圖來呈現。準確的空間定位,是有效解答此類試題的前提和關鍵。解答時,先要根據區域地圖特徵,靈活運用經緯網、海陸位置、區域輪廓、圖例註記、文字資料等定位方法,對圖示區域進行準確地定位,再結合該區域的地理特徵,進行推理、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答案。

  ⑤時空型選擇題

  其選項通常按時間、空間、時空組合在一起,亦多考查地理事象的時空分佈和運動規律,相對來講有一定的難度。解題時,正確運用基本原理和規律,根據地理事象的時空分佈和發展變化,先試著自己排序,再按題幹要求,與備選答案進行對照,如果二者相符則為正確答案。

  ⑥計算型選擇題

  常涉及一些地理計算,諸如時間的計算、距離的計算、太陽高度的計算相對差值的計算、人文資料的計算等,旨在考查考生對相關原理和規律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解題時,考生要有效獲取和解讀題幹資訊,準確調動和運用相關背景知識,合理推進地理思維和空間想象。

  ⑦複雜型選擇題

  該類題綜合性強,難度大。解題時,同學們要依據相關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分析、推理、比較,得出正確答案。也可通過圖、錶轉化的方法,將模糊的、間接的地理資訊轉化為清晰的、直接的地理資訊,從而降低解題的難度。

  2、綜合題

  高考地理中的綜合題是不少考生的“瓶頸”,因此如何提高這部分題目的解題能力,拿到更多的地理分數成為了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

  ①夯實基礎知識基本概念

  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a.多歸納、對比。如:“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區別是溫差大小;“春小麥和冬小麥”在於生長時間的差異。類似的還有:冰山和冰川、原料和燃料、時區和區時、太陽直射和太陽照射、熱量和光照等。

  b.多舉例打比方。如:“暖鋒、冷鋒”概念,可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強化記憶;“垂直氣候”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記憶。

  c.多借助圖表。如:大氣反射作用和大氣逆輻射作用、鋒前和鋒面過境前、生物迴圈、地殼的物質迴圈、水迴圈大氣迴圈等都可以用示意圖來形象記憶。

  ②整合構建主幹知識體系

  構建巨集觀知識體系是綜合思維的前提,在構建體系時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描述地理事物時空分佈特徵和規律,二是揭示地理事物時空分佈成因、原理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③掌握圖表題的解題方法

  建議同學們根據老師的講解,總結出各類圖形的解題要領。在會讀圖、會解圖的過程中還要會畫圖。如:各種太陽光照圖、大氣環流圖、各種地形剖面圖、中國輪廓圖等。在訓練中也要做“圖文”、“文圖”和“圖圖”轉換,以及將區域性圖轉化為全部圖的訓練等。

  ④注重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同學們要學會從經典案例中歸納總結。

  a.瞭解地理事件發生的的背景條件。

  b.掌握地理事件發生的多種因素,因素一般分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c.弄清事件發展的層次性和過程性,層次性強調地理事物發展不同階段上的不同層面,是某一時間上的橫向變化;過程性,強調地理事物的演化在時間上的延續,是縱向變化。

  d.明確事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e.把該案例遷移到同類地區,培養知識遷移的能力。

  ⑤強化答題的方法和技巧

  總結起來,高考地理綜合題的答題技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a.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高考,都要認真閱讀題目,找關鍵詞,通過它可以推出隱性知識,這是答題的突破口。

  b.每道高考試題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針對性。因此,在審題過程中,要認真找出題目要考查的地理知識點和能力,然後圍繞試題提出的問題聯絡課本知識,就可以有針對地思考和正確解答,分析該題反映的規律。

  c.對於圖表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除了平日多積累外,在解題時還要注意先看清圖名,再看清圖例,然後分析圖表的特點並尋找規律,最後針對問題作答。

怎麼學習高三數學
怎麼學習吹笛子
相關知識
怎麼學習高三地理
高三應該怎麼學好高中地理
怎樣學習高三物理
高中生物怎麼複習_高三物理
怎麼學好高中地理
怎麼學習高三數學
怎樣妙用左右手學習高中地理
怎麼學習高中理科
怎麼學好高三數學
福建福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地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