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重點考點知識歸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初中的化學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初中化學的內容是比較基礎的,所以在初中學好化學很重要。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化學重點考點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化學重點考點知識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順序背誦***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1.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

  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酸裡的氫,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裡的氫,跟酸不反應。

  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裡置換出來。排在後面的金屬跟排在前面的金屬的鹽溶液不反應。

  4.混合鹽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後近”。

  注意:*單質鐵在置換反應中總是變為+2價的亞鐵

  二、金屬+酸→鹽+H2↑中

  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

  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乾冰不是冰是固態二氧化碳

  水銀不是銀是汞;鉛筆不是鉛是石墨;

  純鹼不是鹼是鹽***碳酸鈉***;塑鋼不是鋼是塑料。

  三、物質的檢驗

  1. 酸***H+***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紅,則證明H+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如果藍色試紙變紅,則證明H+的存在。

  方法3: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於7,則證明H+的存在。

  2. 鹼***OH-***的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3:將無色的酚酞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酚酞試液變紅,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於7,則證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檢驗

  將少量的鹽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測物的試管中,如果有無色氣體放出,將此氣體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如果石灰水變渾,則證明原待測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銨鹽***NH4+***

  用濃NaOH溶液***微熱***產生使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

  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在金屬+酸→鹽+H2↑反應後,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四、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1. 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氣的濃度不同,現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3.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

  4.物質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五、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1. 攪拌或振盪。攪拌或振盪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2. 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3. 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六、元素週期表的規律

  1. 同一週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依次遞增。

  2. 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七、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係

  1. 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2. 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3. 質子數、中子數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中子數=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4. 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電子運動區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5.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金屬,>或=4為非金屬,=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稀有氣體元素。

  6.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失電子,>或=4為得電子,=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穩定。

  7.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後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後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值=得失電子數。

  8.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原子失電子後為陽離子,得電子後為陰離子,電荷數=得失電子數。

  初中化學實驗注意事項

  1. 使用托盤天平。使用托盤天平時,首先要調節平衡。調節平衡時,先把遊碼移到零刻度,然後轉動平衡螺母到達平衡。

  2. 加熱使用試管或燒瓶給藥品加熱時,先預熱,然後集中加熱。

  3. 製取氣體。製取氣體時,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後裝藥品。

  4. 固體和液體的混合。固體液體相互混合或反應時,要先加入固體,然後加入液體。

  5. 試驗可燃性氣體。在試驗氫氣等的可燃性時,要先檢驗氫氣等氣體的純度,然後試驗其可燃性等性質。

  6. 氧化還原反應。用還原性的氣體***如H2、CO***還原氧化銅等固體物質時,一般需要加熱。實驗時,要先通一會兒氣體,然後再加熱。實驗完畢,繼續通氫氣,先移去酒精燈直到試管冷卻,然後再移去導氣管。

  7. 稀釋濃硫酸。稀釋濃硫酸時,先往燒杯里加入蒸餾水,然後沿燒杯壁慢慢注入濃硫酸,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後裝瓶。

  8. 分離混合物。用重結晶的方法分離食鹽和硝酸鉀的混合物,當食鹽佔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加熱蒸發飽和溶液,析出食鹽晶體,過濾,然後再冷卻母液析出硝酸鉀晶體;當硝酸鉀佔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冷卻熱飽和溶液,析出硝酸鉀晶體,過濾,然後再蒸發母液,析出食鹽晶體。

  9. 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實驗時,待測溶液一般選用鹼溶液,應先向待測溶液中加入酚酞試劑,使之顯紅色,然後逐滴加入酸溶液,攪拌,直至紅色恰好退去。

  10. 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濃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然後接著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11. 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在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無水硫酸銅的乾燥管,然後再通過盛有石灰水的洗氣瓶。

  12. 金屬和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混合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後近”;金屬混合物與一種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也是“先遠”“後近”。

  初中化學解題技巧

  1.直選型選擇題

  例1 過氧化氫***H2O2,它的水溶液俗稱雙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劑,在實驗室裡可用它來製取氧氣:2H2O2 MnO22H2O+O2↑,下列關於過氧化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個過氧化氫分子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構成

  B.每個過氧化氫分子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

  C.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的

  D.由一個水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審題與思路:由題給資訊2H2O2MnO22H2O+O2↑可知,過氧化氫是一種具有一定組成結構的化合物,它的最小獨立存在的粒子是分子,即它是由大量的過氧化氫分子構成。故A、B、C是錯誤的說法。

  總結:緊扣題目的已知條件***或資訊***直接推論或計算出答案,從而做出選擇。真正做到平時總結,用時直接。

  2.篩選型選擇題

  例2 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到水中,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

  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

  審題思路:此題根據篩選方法求解,思路較清楚,根據“無色”這一條可篩掉A。因為含有Cu2+的溶液是藍色;根據“透明溶液”這一條件可篩掉B和D,因為B中的K2SO4和BaCl2反應生成白色的BaSO4沉澱,D中FeCl3和KOH反應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澱。即只有C符合題意。 解答:選C

  總結:根據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對題目中給出的選項逐個進行甄別,可以做到去偽存真,排除不合題意的選項而得到正確的答案。

  3.推斷型選擇題

  例3 在等臂槓桿的兩端分別掛著質量和體積都相同的鐵球和鋁球,這時槓桿平衡。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量相同、溶質的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圖所示***,直至兩個燒杯中均沒有氣泡產生為止。兩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下列推測中,正確是*** ***

  A.鐵球一定是空的

  B.拿掉燒杯後,槓桿仍然平衡***金屬球上附著的液體忽略不計,下同***

  C.拿掉燒杯後,要想使槓桿平衡,支點應向N移動

  D.拿掉燒杯後,要想使槓桿平衡,支點應向M移動

  審題與思路:此題為跨學科綜合性分析推斷題。

  解答題,先根據題給條件***資訊***運用物理有關①物體的密度與體積的關係,②槓桿原理等推算出鐵球必為空氣,因為鐵的密度比鋁大,既然兩球同質量、同體積,且懸掛槓桿兩端又平衡,則說明兩球所受到的重力與浮力一樣,故鐵球必為空心球。繼續根據題給資訊,運用化學有關①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原理、②定量計算的巧妙應用推斷出:消耗等質量的H2SO4需要的鐵比鋁多,從而進一步依據題給資訊得知去掉燒杯之後,因鋁球重支點必須向N端移動,故得出正確答案A、C。 解答:選A、C

  總結:抓住題目中提供的前提設定和提出的問題,扣準題眼,運用規律,尋找突破口,對選項逐個分析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4.分析比較選擇題

  例4 向盛有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質量稀硫酸的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下列固體物質,使其與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審題與思路:此題是一道典型對比分析選擇題材。由題幹給定資訊可知:四個反應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應,則說明四種的質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鎂***溶質***的質量也相等,所以判斷得到的硫酸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的關鍵是:確定反應中生成水的多不。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質量分數越小。由化學方程式: Mg+H2SO4 === MgSO4+H2↑ MgO+H2SO4 ===MgSO4+H2O Mg***OH***2+H2SO4 === MgSO4+2H2OMgCO3+H2SO4 === MgSO4+H2O+CO2↑不難看出,只有Mg***OH***2與此同時H2SO4反應生成的水最多。

  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100%,反應前,由於硫酸溶液的質量及溶質質量分數 是相同的,且四個選項中的物質與水都不反應,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為反應後所是溶液中的水,質量也相等***不變***。因此,本題求解簡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較各種的質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鎂和生成水的質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由於硫酸的質量相同,且與各物質正好完全反應,故生成的硫酸鎂質量相同,通過反應方程式分析,顯然Mg***OH***2與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C項符合題意。 解答:選C

  總結:根據題意,聯絡和運用已學過的、已掌握的有關知識,對題目進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將題中列出的幾種答案相互對比,從而快速選擇和確定正確答案。

  5.淘汰型選擇題

  例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兩種粒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這兩種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B.若兩種粒子的質子數相同,這兩種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C.若兩種粒子是同種元素,這兩種粒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

  D.若兩種粒子是同種元素,這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相同

  審題與思路:本題可用淘汰法解答,解題步聚為:①審題:明確題目要知道怎樣條件下的兩種粒子才可能是同種元素;②淘汰:先根據兩種粒子是同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可不一定相同。可淘汰D,因為同種元素的兩種粒子其核外電子總數和最外層電子數均可不一定相同。同時知道C應為題中答案。同種元素的兩種粒子,其核內質子數一定相同。反過來,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兩種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果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兩種原子,那麼,它們是同種元素,但由於粒子可能是離子、原子、分子等,故可淘汰B。同理可淘汰A,因為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的兩種粒子,若一為原子,一為離子,那麼它們一定不是同種元素。 解答:選C

  總結:根據題目提供的條件和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比,直接淘汰不合理的選項;或通過分析,確定某一選項,進而採用對比取捨手段,根據這一確定***選項***否定其他選項。做到明辨是否,去假存真

1.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

2.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歸納總結

3.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

4.中考化學複習必備知識點

5.高三化學知識點整理

初中化學考試重難點歸納總結
七年級歷史下冊複習資料川教版
相關知識
初中化學實驗考點指導
初中化學第三單元知識點
初中化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高中化學鋁的知識點_化學鋁的基礎知識歸納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知識有哪些
2016初中化學實驗操作知識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知識歸納
初中化學重點考點知識歸納
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