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與很多做銷售起家的商人不同,他語速不快,甚至有一點口吃。不過,說起曾經歷過的磨難時,他卻顯得異常亢奮。聊起自己打拼出的“傢俱王國”,他的自謙之中甚至透出一絲羞澀。小編今天要聊的就是偉豪傢俱董事長王憲朋。

  他15歲即出門打工,在工地做過泥瓦匠,下礦井鏟過煤,去採石場錘過石頭,到養鴨場孵化車間當過工人,直至後來與傢俱行業結下不解之緣,在南京創辦自己的公司。因為勤奮、實誠、熱情,王憲朋不僅贏得了南京商界的認同,更得到了河南籍商人的認可,在而立之年被推舉為南京豫商商會會長。

  ●“兩畝綠豆賬”讓他發誓走出農村

  忙活20多天摘的兩畝地的綠豆,只能賣100多塊錢,農村艱辛的生活讓家境貧寒的王憲朋下定決心外出打工。

  豫南商會會長袁學忠曾經說過,改革開放之初,不少信陽人南下打工,使得信陽民風由保守顧家轉變為闖蕩天涯。對於南京偉豪傢俱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憲朋而言,外出打工的動力是因為農村生活太苦。

  王憲朋出生於信陽縣***現在的信陽市平橋區***湖甸鄉,在家中排行老五,也是家裡最小的孩子。雖然如此,他並沒有受到嬌慣,從小就幫家裡做農活,因為王家並不富裕,加上孩子較多,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有一年秋天,正在上初中的王憲朋每天下午放學都要跑到自家地裡摘綠豆。兩畝地的綠豆每天都會有很多成熟的黑莢,他的任務就是將這些黑莢摘收,這些黑莢只能早晚間才能摘,如果摘得晚了,黑莢裂開後,綠豆就會掉在地上,摘得早了,綠豆還不成熟。

  這項看似輕鬆,實則無聊而且辛苦的農活,王憲朋忙活了20多天。等綠豆脫莢裝進袋子,王憲朋問父親,這兩畝地的綠豆能賣多少錢?父親說,也就是100多塊錢。他聽過之後,越來越不想在農村過這種勞累而艱苦的生活。

  這時候,王憲朋的不少鄰居和親戚都南下深圳或者北上鄭州打工,每個月都能往家裡寄一二百元錢。看到這些,這個懵懂的少年開始對外邊的花花世界充滿嚮往。

  因為交不起學費,初中畢業后王憲朋就輟學在家。他個子不高,幹農活也不在行。1992年,他和父母商量之後決定和親戚、老鄉一同外出打工。因為是家裡的“老小”,父母對他並沒有太高期待,“哪怕不給家裡一分錢,也要把自己照顧好”。

  ●從泥瓦匠、剷煤工、採石工到“鴨司令”

  打工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從泥瓦匠、剷煤工、採石工再到養鴨場孵化車間的工人,王憲朋知道了什麼叫做“勞其筋骨”。

  王憲朋和老鄉來到鄭州的一家工地,還不到16歲的他成了一名泥瓦匠,每天的工作就是攪拌水泥,拎混凝土。因為年紀小,剛開始幹這活兒時王憲朋累得齜牙咧嘴,不過,他還是覺得有一絲安慰,畢竟工地的工資比在農村幹農活的收入高多了。

  幹了4個多月,王憲朋和幾個老鄉聽說到新密煤礦挖煤收入高,就離開了工地。1993年年初,王憲朋到新密一家煤礦做了一名剷煤工,當時商定的工資是一個月1020元。

  每天在井下工作8小時,等從井下上來的時候,大家都成了“黑人”,鼻子、耳朵裡都是黑乎乎的煤灰,更分不清誰是誰了,出了井,大家得趕快洗澡。不過,無論洗澡,還是洗頭,他們只用洗衣粉,一是洗衣粉便宜,二是煤灰也只有洗衣粉才能洗乾淨。

  不過,即使如此,王憲朋也覺得比在農村強些,他家一年的收入不過兩三千元,他幹兩三個月就掙回來了。

  可是,煤礦主並沒有兌現約定的工資,幹了六七個月,王憲朋才拿到2000多元,如果算上已經扣掉的伙食費,每個月只有400多元。他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離開煤礦,王憲朋回到家中,幫忙完成秋收後又和二十幾個老鄉一起南下深圳。“當時最大的理想就是進玩具廠當工人,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王憲朋說起當時的想法。

  不過,到了深圳之後,他發現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容易。找不到工作的王憲朋只好去找一位在採石場開車的老鄉,在採石場做起了採石工。“有人點炮炸山,炸開之後,我就拿著把錘子,把大石頭敲碎,然後搬上車。”王憲朋說,那時候每車石頭能掙5塊錢。

  這是一份危險而且勞動強度很大的苦力活。王憲朋每天都會受傷,敲石頭時崩起的石塊像刀片一樣鋒利,他的手經常是血淋淋的,新買的手套不到一個小時就磨破了。“還好,沒有傷筋動骨,都是一些皮外傷。”王憲朋說。

  在採石場工作的6個月,是王憲朋感覺最累的一段時間,不過,每個月能掙三四百塊錢。拿到錢時,雖然手背上的血還在往外滲,鑽心的疼,不過,王憲朋還是沉浸在“收穫”的喜悅之中。

  採石場的工作畢竟太辛苦,當一份養鴨場的工作擺在王憲朋的面前時,他毫不猶豫地跑到孵化車間當起了工人。

  孵化車間裡,王憲朋主要負責從鴨蛋中挑出死蛋,同時,在孵化床上為那些即將出世的“小鴨”翻身。雖然活兒不重,但是每天要有10多個小時守在車間,死蛋不挑出,遇到高溫就會爆裂,“小鴨”不翻身,可能就會被烤死。“就是太耗時間了,幾乎是封閉式地待在養鴨場。”王憲朋說,幹了9個月,他幾乎沒有出過養鴨場的門,這一點讓他無法忍受,於是又決定離開。

  ●結緣傢俱行業,埋下創業種子

  從進傢俱廠做雜活到被派往杭州賣場做銷售,王憲朋的勤奮、認真讓老闆對他刮目相看。隨著對行業的日漸熟悉,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當時,一個在汕頭工廠裡打工的老鄉告訴王憲朋,汕頭工廠容易進人,他便離開深圳奔赴汕頭。當時進的是一家傢俱廠,剛到的時候,王憲朋的工作就是做雜活,搬木材、打孔,過了一個多月,心靈手巧的他已經能夠組裝一些簡易的傢俱了。

  那時候,每個月工資只有180元,工廠裡管吃管住。王憲朋覺得非常滿足,對待工作也很勤奮、認真。當時工廠的效益非常好,銷售業績也不錯。老闆決定在杭州新開的傢俱大賣場中租賃攤位,派一個經理和一個工人負責杭州賣場的運營。

  這個工人就是王憲朋,在工廠學習了5個月,他已經能夠熟練組裝和維修公司所有型號的傢俱,老闆對他非常器重。到了杭州之後,王憲朋不但要負責搬運、組裝、配送傢俱,還要為經理洗衣做飯。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很滿足,因為他每個月已經能掙800多元了。

  杭州賣場的生意非常紅火,經理將工作基本上都壓給了王憲朋。儘管辛苦,王憲朋還是很高興,因為他開始接觸銷售、售後等一系列工作,在傢俱行業學習了不少東西。

  其間,傢俱廠老闆有幾次突然查訪杭州賣場,王憲朋的勤奮、認真讓老闆對他刮目相看。於是,傢俱廠在杭州第二家賣場開業的時候,王憲朋便成了新賣場的銷售經理。王憲朋在杭州一共待了兩年,這兩年裡,他對傢俱銷售的整個流程熟稔於心,也在心裡埋下了自己創業的種子。

  ●創業遇挫,堅持+努力+再堅持=成功

  首次創業便被物流公司“黑了”,但王憲朋並沒有放棄,如今他建立了自己的“傢俱王國”,年紀輕輕便成為南京豫商商會會長。

  1997年6月,老闆決定在南京開設一個新的賣場,王憲朋主動請纓,被派到南京擔任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雖然這是一個管理崗位,但勤快的王憲朋還是閒不住,搬運、組裝、配送等啥都幹。

  不過,1998年年初,汕頭總公司的股東之間產生了一些分歧,股東分家,南京公司要被撤掉,總公司決定將王憲朋調回汕頭。不過,王憲朋已經喜歡上了南京,而且覺得剛剛開啟南京市場,應該大有可為。

  從在杭州做銷售算起,三年時間,王憲朋連工資帶提成,已經攢下了十幾萬元。這個信陽小夥難以按捺創業的衝動,於是,他離開了工作數年的汕頭總公司,自己在南京的傢俱商場找攤位,決定創業。

  在一家商場,王憲朋選好攤位,並交了1萬多元的租金。攤位租好之後,他就南下廣東預訂市場上熱銷的傢俱,然後委託廣州的一家物流公司將傢俱運往南京。

  然而,年僅21歲的王憲朋顯然沒有考慮到其中的風險,當他躊躇滿志地等待傢俱運抵南京時,那家物流公司的司機卻拉著價值12萬元的傢俱神祕消失了。

  王憲朋得知這個壞訊息後萬念俱灰,十幾萬元如果帶回信陽老家,不但能蓋座洋樓,娶個媳婦,還能過上不錯的日子,可是這次打擊讓“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王憲朋差點崩潰。

  不過,這個要強的信陽小夥還是挺了過來,採取與別人合作經營的方式,再次開始積累創業的資本。到了2000年,他靠自己的勤奮、認真以及對南京傢俱市場的瞭解,手中又積攢了十幾萬元。

  這一次,經歷過打擊的王憲朋非常小心,他租了賣場,成立了南京偉豪傢俱有限公司。因為銷售業績不錯,2001年,王憲朋又投資開辦了一個小型的傢俱加工廠,還代理一些其他品牌。

  公司成立之後,發展得非常順利,王憲朋的苦心經營終於得到了回報,公司的業績每年翻番,2008年公司銷售額已經達到5000多萬元。

  憑藉著勤奮、實誠、熱情,王憲朋不僅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還得到了南京商界的認同,尤其是河南籍商人的認可,在他30歲的時候,便被推舉為南京豫商商會會長。


實的創業故事

有關罵人的歇後語精選
身邊南漂草根的創業之路
相關知識
真實的創業故事
創業成功真實的案例故事精選
真實的創業小故事
真實的普通的創業故事
成功商人的創業故事分享
大學生必看的創業故事
青蛙王子劉春軍的創業故事
美髮師的創業故事
窮學生的創業故事
奧格威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