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竹瀝,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莖經火烤後所流出的液汁。那麼你知道竹瀝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竹瀝的形態特徵

  1.淡竹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後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摺,基部收縮;小技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工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釷形,長約3mm;花葯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於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smm,呈帚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為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氣。以色澤透明者為佳。大部分地區均產。據文獻記載,除淡瀝外,供藥用者尚有苦竹瀝、慈竹瀝等。

  竹瀝的用法用量

  內服:沖服,30-60g;或入丸劑或熬膏。外用:適量,調敷或點眼。

  竹瀝的注意事項

  寒嗽及脾虛便溏者忌服。

  ①《綱目》:薑汁為之使。

  ②《本草經疏》:寒痰溼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

  ③《本草備要》:寒胃滑腸,有寒溼者勿服。

  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降火;滑痰利竅。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熱病痰多;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用於中風痰壅,肺熱喘咳,熱病煩躁。

  ①《別錄》:療暴中風風痺,胸中大熱,止煩悶***《綱目》末句下有’消渴勞復’***。

  ②《藥性論》:治卒中風失音不語。

  ③《本草拾遺》:久渴心煩。

  ④《綱目》:治子冒風痙,解射罔毒。

  ⑤《本草備要》: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血益陰,利竅明日。治中風口噤,痰迷大熱,風痙癲狂,煩悶消渴,血虛自汗。

  ⑥《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熱除煩,治牙痛,明眼目。

  竹瀝的附方

  ①治中風口噤不知人:淡竹瀝一升服。***《千金方》***

  ②治風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瀝二升,生葛汁一升,生薑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溫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瀝湯***

  ③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瀝恣飲數日愈。***《肘後方》***

  ④治產後身或強直,口噤面青,手足強反張:飲竹瀝一、二升。***《梅師集驗方》***

  ⑤主妊娠恆若煩悶,此名子煩:茯苓三兩,竹瀝一升,水四升,合竹瀝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時時服竹瀝。***《梅師集驗方》竹瀝湯***

  ⑥治小兒驚風天吊,四肢抽搐:竹瀝一盞,加生薑汁三匙,膽星末五分,牛黃二釐調服。***《全幼心鑑》***

  ⑦治小兒口噤,體熱:用竹瀝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⑧治乙腦、流腦高熱,嘔吐:竹瀝代茶飲。***江西《中草藥學》***

  ⑨治金瘡中風,口噤欲死:竹瀝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廣利方》***

  ⑩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膿涕粘:淡竹瀝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⑾治小兒吻瘡:竹瀝和黃連、黃檗、黃丹,敷之。***《全幼心鑑》***

  ⑿治小兒赤目:淡竹瀝點之,或入人乳。***《古今錄驗方》***

  ⒀治小兒重舌:竹瀝漬黃檗,時時點之。***《簡便單方》***

  

空腹吃荔枝對身體好嗎
中藥沒藥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知識
中藥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竹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竹黃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竹黃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瓜蔞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乳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中藥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佩蘭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