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養生小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老人養生不但可以長壽,也能保持身體健康。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老人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老人夏季養生小常識

  1、夏季天氣炎熱,一大早就氣溫高,一些老人為了防止鍛鍊後滿身大汗,往往天未亮即早早起床,摸黑鍛鍊。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哮喘、腦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往往容易在黎明十分突發嚴重病症,如果在摸黑晨練過程中出現意外,很可能無人發現,無法得到及時搶救而喪命。因此,若實在無法抵擋住高溫,最好放棄夏季晨練,或者摸黑鍛鍊要有伴。

  2、要保持對生活飽滿的熱情與心態,加強學習和修養,培養諸多的生活情趣,如繪畫、書法、雕刻、音樂、下棋、種花、集郵、釣魚、旅遊等。

  3、上午6時至9時環境汙染最嚴重,而且老年人早晨基礎血壓高,劇烈運動對身體很不利。鍛鍊最好應改在下午,即使是晨練,也應找個空氣好一點的地方,做做操、打打太極拳等。

  4、大量喝水清腸胃不可取。夏天人體消耗的能量大,不但要保證正常的食物攝入,甚至還得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大食量,否則人體容易出現頭暈肢體乏力等情況,對於低血壓低血糖的老人來說,這很危險。此外,當人體攝入食物量很少,甚至長時間不進食,大量地喝水,會導致腸胃消化自身,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腸胃病,如果本身就有腸胃病,很容易導致腸胃穿孔。

  5、有過手腳骨折或是風溼關節炎的中老年人,容易在水中抽筋,因此,萬不可單獨下水游泳,對於有風溼和關節炎的老年人,也不適宜早晚長時間泡在涼水裡,否則關節炎可能加重。

  6、高鹽有害健康,過度低鹽也同樣危害健康,鹽分攝入不足會導致人體電解質缺乏,引起老人食慾不振,肢體乏力,以及其他病症。夏天人體冒汗量大,隨汗液排出的鹽分也大,因此,夏季不但不能過度低鹽飲食,還要視情況適當增加鹽分攝入。

  7、一些人出於孝敬長輩,看到中老年人消瘦了,就認為營養不良,往往會大魚大肉補藥補品一股腦給老人進補。如果確實是營養不良,那應該補,但也得適量進補,長期進補過剩可能會帶來肥胖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風險,如果是嚴重高血壓患者,進補不當很可能導致患者腦出血,嚴重的可能偏癱,甚至是腦溢血喪命。

  8、患有腸胃病或是有既往腸胃病病史的中老年人,以及肝脾及腸胃功能弱的老人,萬不可長期或是大量食用涼茶、冰凍飲料、西瓜等豐水水果,否則可能導致拉肚子,嚴重可能加劇腸胃病情或是重新誘發腸胃病,尤其是那些添加了各種促長催熟劑的西瓜,很可能導致老年人嚴重腹瀉。

  9、一要多喝清涼解暑的飲品,如淡鹽水、綠豆水、酸梅湯、菊花茶等,以補充因身體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貪食冷飲。

  10、要常吃涼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豆芽、銀耳、香蕉等,以增強體內抗毒能力,減少暑氣及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11、要講究營養,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粗纖維食物,如瘦肉、牛奶、豆漿、蛋品、豆腐等,以補充人體消耗。

  12、夏季要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勞作或奔走。

  13、居室內要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室內經常灑些清水,或用溼拖把拖地,既降溫又能調節溼度。

  14、使用空調降溫時,勿使室內外溫差太大,否則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和乾燥綜合徵。

  15、夏季宜勤洗澡,保持面板清潔。穿衣宜選擇輕、薄的棉紡織品。

  16、夏季在人體主心、脾,故心、脾氣自然旺於夏季,而熱、溼邪最宜傷及心脾兩髒,使心、小腸、脾、胃的功能失職,故夏季的按摩養生應以心、小腸、脾、胃經上的穴位為主。可選用陰郄、豐隆、三陰交、樑丘、足三裡、後溪,腎俞,命門,關元,百會,勞宮,合谷,天樞,上巨虛,膈俞、脾俞等穴進行按摩。

  17、與年富力強的中年相比,進入晚年的人在體力上往往已無法完成許多事情,因此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此外,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會漸漸出現越來越吃力的情況。這些都會使老年人感到生活上的壓力,而壓力將會對已經開始老化的心血管系統造成更大的損害。因此,自我減壓非常重要。

  老年人春季養生注意事項

  1.注意防寒保暖

  古代醫學家孫思邈曾說過“春天不可薄衣”。春季乍暖還寒,氣溫多變,如衣著單薄,保暖措施不利,極易受寒患病。特別是老年人各種生理功能減退,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老年人衣著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結合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著要鬆軟輕便,貼身保暖。

  2.要學會科學膳食

  春天生機旺盛,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亦隨之增加,老年人如何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十分重要。春季,老年人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以下4點:保證熱量,同時適當減少食量;粗細搭配,不能偏細、偏食,可多食小米、玉米、紅薯等;蛋白質宜“精”,脂肪宜少,可吃含高蛋白的食品,如豆類、魚類、禽蛋、瘦肉等;要控制食鹽攝入量。總之,老年人在飲食上宜選甘、溫、清可口之品,忌油膩、酸澀、生冷之物,多食蔬菜、水果等。

  3.注意起居

  冬去春來,老年人的調節中樞和機體功能仍處怠緩狀態,此時老年人一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堅持每日通風換氣;二要保持臥室乾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協調,氛圍祥和,可養置適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溫水泡腳,按摩雙腳。另外,老年人春季睏倦是一種生理現象,不必懼怕,只要調整好了,這種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不過,老年人還要切忌“戀臥”,睡眠過多會使新陳代謝減慢,氣血執行不暢,不利濁氣排出。

  4.鍛鍊適度

  春季,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門健身強體的好季節,常到戶外鍛鍊,呼吸新鮮空氣,可盪滌體內濁氣,增強心肺功能,殺死肌膚上的細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中醫講:“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老年人在鍛鍊中,首先要適度,避免運動量過大。春天天氣變化無常,餘寒未盡,老年人保暖尤為重要。同時,安全意識要強,措施要到位,避免發生意外。

  春天,氣溫回升,有利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同時由於氣候變化無常,都威脅著中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老年人要增強自我防病意識,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

老人養生知識
知母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相關知識
老人養生小知識
夏季老人養生小常識
秋季老人養生小常識
中年男人養生小知識
秋季老人養生的知識
老人養生小常識
老人養生小常識
冬季老人養生小常識
老人的夏季養生小知識
老人保健養生小知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