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如何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進入一定的年紀之後,我們會越發的看重養生,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麼大家知道老中醫都是如何進行養生的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老中醫養生祕方

  1.除了喝酒外,少吃冷盤

  在古代,人們吃到冷盤,一定是下酒用的,因為無論白酒、黃酒都是溫熱之物,有冷盤相伴,正好中和。現代人吃冷盤成了習慣,在我看來倒是不健康的,並不利於腸胃。

  2.絕對不吃苦瓜炒雞蛋

  中國人的確有愛吃雞蛋的傳統,早上煮雞蛋,中午西紅柿炒蛋,晚上苦瓜炒蛋。苦瓜性寒,雞蛋也是寒涼之物,這兩者加在一起,非常嚴重,在我看來就是毒藥,奉勸大家千萬不要吃。

  3.早餐尊崇傳統,白粥、油條或者煎雞蛋

  吃什麼健康,很多人抨擊油條不健康,是垃圾食品,我覺得食物沒有“美惡”,關鍵在於適度,白粥、油條、小菜,是中國人的傳統,吃著舒服。煮雞蛋寒冷,我是不吃的,油煎一下就中和了,所以我是吃煎雞蛋的。

  4.飲食有節

  道家有個觀點,人這一輩子,吃的飯是有定數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著點吃,你就能活得長久。所以我絕對不暴飲暴食。

  5.現代人一大病症是不飢不餓

  飢餓連在一起用多了,大家都分不清楚其本意了。其實兩者有本質差別,“飢”是攝入食物量不足,就是肚子空了,而“餓”是主觀感受,是想吃東西的慾望。頻繁的過於強烈的餓的感覺是心水太旺,不覺得餓的狀態屬於心氣不足。

  不飢不餓是現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現在的孩子,肚子裡面塞滿食物,老是處於積食的狀態。他們的腸胃相對滿實,口臭、咽喉反覆發炎感染、腹脹、不放屁、晚上睡覺蹬被子,甚至磨牙、流口水。不飢而餓,則是現代肥胖人的常見症狀,這些人吃得很飽,但總是感覺餓。這個病機則在於心火過亢,情緒和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內心存在深刻不滿足感,以致出現食慾亢進。中醫治療一般用黃連、梔子等苦寒洩心的藥物。

  6.早晨不餓吃雞蛋牛奶,那是毒藥

  很多人問我吃什麼有益健康,我說吃什麼不重要,怎麼吃,什麼時候吃才是關鍵。不飢不餓時候不吃,哪怕到了吃飯的時候,外界的時鐘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鐘。很多人在規勸人們要吃早飯,沒有人關心早晨起來,當事人是不是飢餓,頭天晚上的飯還在胃裡沒有消化,一點食慾都沒有的人,又要塞進去一堆牛奶雞蛋,不就是毒藥嗎?

  早餐清洗腸胃可以喝碗丁家鋪五穀粉,是用五穀雜糧磨成細粉,方便沖泡。他們的各種配方都是遵循老中醫認可的配方來的。多吃五穀雜糧有利每天腸胃運轉,排便排毒,長喝可延年益壽。餓而不飢的時候,應該吃點點心,三口就得。飢而不餓的時候,就要去看醫生,調節情緒。

  老中醫養生禁忌

  1.忌早起科頭

  科頭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陽氣初生的時間,這時的陽氣像樹苗,雖然生長勢頭很旺,卻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陽氣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從人體來講,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門不注意頭部保暖,很容易讓寒邪入腦,造成疾病。

  2.忌冷著汗衣

  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一出汗衣服會馬上變得溼冷,此時面板的毛孔是張開的,對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溼很有可能乘虛而入。因此,出大汗以後要及時把汗擦乾,並更換乾燥衣物。

  3.忌熱著晒衣

  久晒之衣有熱毒,不宜立刻上身。這可能有些誇張了,衣服晒得乾爽以後,即使還有一定熱度,也不至於對身體健康造成什麼危害。當然如果是患有熱病還沒有痊癒的人,可能就要適當注意,不要穿剛晒過或烤過的衣服。

  4.忌陰室貪涼

  人的身體要保持健康,必須陽氣旺盛,而陽氣很怕受到陰邪的侵犯。如果一個房間不能受到陽光的照射,就會陰氣較重,氣溫較低,寒邪容易侵襲體表,甚至由表入裡造成一系列疾病。當然,現代人居住樓房,很難保證每間房屋都有陽光,這時就需要藉助暖氣或空調,保持房間溫度。

  5.忌溼地久坐

  有些人對潮溼致病不太理解,認為身體有面板保護,面板又不透水,外界的溼氣怎麼能影響到體內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溼氣當然不能直接進入體內,但機體之氣和外界之氣是相互感應的,外界之溼是一種滯緩之氣,感應到體內則使機體的氣機也執行緩慢,從而在體內生成溼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溼的環境中停留過久。

看過老中醫養生祕方的人還會看:

生活中如何預防冠心病
男性冬季養生有什麼竅門
相關知識
老中醫如何養生
老中醫如何在生活中養好腸胃
秋季中醫如何養生
夏季中醫如何養生
中醫如何養生中醫養生祕方有哪些
秋季中醫如何養生保健
青少年中醫如何養生
青少年中醫如何養生
中年如何養生
老中醫長壽養生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