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家致富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成功的比例幸運佔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慧,勤以創業,儉以聚財,誠以待人,遜以自處。看看那些,學習他們的創業方法,感受他們勇於創業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一:

  貴州音樂女大學生返鄉養羊創業

  山頭上,夕陽西下,26歲的覃鳳揚起鞭子,趕著羊群返家。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牧羊姑娘其實是正兒八經的音樂專業本科畢業生。她已經很久沒好好地唱過歌了,許久不曾彈奏的鋼琴安靜地擺放在堂屋,曾在黑白鍵盤上“跳舞”的手指也被茅草和鋤頭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接過父親手中的羊鞭,覃鳳選擇在田間山頭這個“更大的舞臺”,彈奏屬於自己的創業“牧羊曲”。

  撐起音樂夢的羊羔

  覃鳳一家生活在重慶市永川區衛星湖街道七郎村。從小,鄉親們都誇讚這個姑娘的歌聲“比百靈鳥唱的還好聽”。念高中時,音樂老師發現了她的天賦,讓她進了興趣班。中學幾年的努力令她如願考取了重慶文理學院音樂系音樂教育專業。

  這是一個很“燒錢”的專業,可覃鳳的父親決定養羊,供孩子讀書。

  “爸爸右手臂高位截肢,養羊很辛苦。”起初,覃鳳並不支援父親。大學期間,她對那些“隨地大小便的傢伙”也始終提不起興趣。“那時候覺得,羊圈實在太臭。”父親心疼女兒,愣是不讓覃鳳碰這些“粗活兒”,擔心影響到她那雙彈琴的手。

  2010年,大學畢業的覃鳳回永川開了一間小琴行,過起了一邊賣琴、一邊辦鋼琴培訓班的生活。最開始的時候,她常常頂著烈日在街上發傳單,“一個人幹所有的事情”。很快,她成功招收到一二十名學生。

  這個鋼琴女孩有了自信。她甚至盤算著,請一些志同道合的音樂人一起,把自己喜歡的事業做大。

  就在這時,噩耗傳來,覃鳳的父親經醫院檢查確診罹患肝癌且是晚期。覃鳳的母親在她讀高三時去世,當時,她忙於高考,沒趕上看母親最後一眼,這成為她的一塊心病。“這一次,我一定要陪在爸爸身邊。”覃鳳解散了培訓班,帶著積蓄回家照顧父親。

  可這次她還是沒能來得及。父親的病癒發嚴重,臨去世前,老人決定把家裡的50頭羊以3萬多元的價格賣了。覃鳳不同意父親賣羊,說自己可以養。“你一個女孩子,怎麼放羊?還不安全。”父親囑咐她,“以後去城裡找份體面的工作,再找戶好人家”。

  父親去世後,覃鳳總會時不時地想起父親和那些羊,“我爸爸病重坐在輪椅上時,都不忘去羊圈看看。我知道,羊對他來說,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活”。

  這個重慶姑娘麻利地買了十幾只羊,返鄉開始創業。

  當地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或搬走了,村裡的夜晚靜得嚇人,但她不害怕,“說真的,羊對我來說太重要了,現在如果不讓我養羊,我就沒法活了”。

  從門外漢變成養羊通

  牧羊生活的勞累不言而喻。那麼多的羊散落在山坡,撒著歡到處跑,覃鳳總是拿著鞭子在後面追得氣喘吁吁。一天的“賽跑”結束後,她還得打掃羊圈,幹各種農活兒,照顧圈養的雞鴨。

  這並非最大的壓力。對半路出家的她而言,養羊這件事自己壓根兒“什麼都不懂”。

  她通過網路搜尋各種資訊,到圖書館查閱各種資料,並儘量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這個過程充滿了波折。2013年10月,羊痘病毒襲擊了當地的羊群,一夜之間,覃鳳發現很多羊的身上都長了痘,痘會慢慢潰爛。

  這是讓很多養羊人談之色變的病毒,因為能通過空氣傳播,所以防不勝防,而且羊感染後,死亡率相當高。其他的養羊人紛紛叫來羊販子,低價把羊賣了,“能賺一點算一點”。

  但覃鳳沒有這麼做,“我不能允許自己養的病羊進入市場”。 她決定獨自應戰,“我帶了這群羊好幾個月,有些還是我親手接生的,不能無動於衷”。

  當時,有一頭羊病情非常危重,已無治癒的可能。覃鳳平生第一次拿起刀殺羊,她想親手解剖後,能對這種病的症狀有更準確的認識。剖開羊肚,她證實了自己對病疫的判斷。買回針藥之後,她戴上手套,將羊身上的膿瘡一個個擠掉,然後塗藥治療。

  擠膿的過程有些噁心,但她愣是每天從早上6點一直忙到深夜。深夜裡,屋外一片黑暗,羊群也很安靜,讓這個年輕的女大學生覺得生活很艱難,可她轉念一想,“我不能放棄”。

  她和她的羊挺過來了。更重要的是,她在醫治照顧病羊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羊的很多疾病,覃鳳大都能從容應對。她的羊群現已發展到100多隻。羊“都非常健康”。

  放羊讓自己站立得“格外堅實”

  在農村,同學和朋友也很難聚到一起,繁重的體力勞動還常常讓人腰痠背痛,特別忙時連彈琴的時間也沒有。

  雖然生活如此,但覃鳳沒有選擇抱怨。找著空閒的時間,她就跑到山頭上唱歌。她還招了兩名學鋼琴的學生,定期騎著電動車去為學生輔導。

  她和丈夫在城裡買了房,但她“一點都不想搬過去住”,放羊讓她覺得自己“格外堅實地站在地上”,能夠“自由舒服地呼吸”,更讓她有機會去暢想,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

  “食品安全是一個太重要的問題,我想走出一條讓人們吃到新鮮、可靠、綠色羊肉的路子。”在她的構想裡,自己的羊都不喂飼料,而是在外散養,靠吃草長大,所有的羊都接受防疫,有健康保障。這些讓她覺得,自己能走出一條精品養殖業的道路來,“羊肉的品質有保證,我相信市場上有人願意為它出更高的價格”。

  她還計劃打造高標準的屠宰、切割、消毒流程,自己配送,讓消費者方便地吃到放心的羊肉,“可以放心地直接下鍋”。“我已經收到了定金,有人希望在我這裡買到高品質的羊肉。”她說,雖然已投入十來萬元,且沒有收到回報,“但我相信,我會有未來”。

  這個鋼琴女孩如今還有更為巨集偉的計劃,流轉更多的土地,讓鄉親們一起,養出更多的健康羊,打造自己的品牌。

  二:

  26歲的大學生楊勝強養羊創業路

  太陽從潘陽山頂剛剛露出小半個臉,山林間寒溼的霧氣就被驚醒了,陽光混合著寒氣,讓這個冬日的清晨更冷了。此時,山下的和政縣城關鎮咀頭村尚在夢中,而在村頭的一個養殖園內,幾座養殖暖棚裡的100多隻細毛羊“咩咩”地叫著,開始吃“早飯”了。

  今年26歲的楊勝強是這個養殖場的負責人之一,天不亮他便起來給羊餵食了。等8座暖棚裡的羊都喂完,楊勝強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雖然是農家子弟,楊勝強以前幾乎沒幹過重體力活,但幾個月的羊養下來,楊勝強覺得自己才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了。

  咀頭村距離和政縣城4公里,楊勝強的家就在村子裡。他2001年畢業於臨夏州衛生學校,剛開始擔任咀頭村的村醫,2006年拿到了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專科學歷。去年3月份,楊勝強在與好友馬強、李斌、石巖明閒談中得知,省上已將和政縣列為全省養羊大縣之一,將給予重點扶持。大家都認為當前羊肉價格居高不下,和政縣規模養殖戶比較少,養羊肯定有好的前景。和楊勝強一樣,其他3個人也是在大學畢業後一直未能穩定就業、懷揣著創業夢想的年輕人。4個人一合計,人多力量大,乾脆把幾家的資金合到一起,養羊。於是,經多地考察學習後,4人開始籌劃辦一個標準化的養殖場。

  4個人都各自向家裡人談了想法,家裡人都很支援他們。楊勝強的父親聽後認為,現在就業壓力很大,年輕人就該自己闖一闖,同意讓兒子和幾個年輕人在自己家院子旁邊的幾畝耕地上創辦養殖園。很快,4個人手裡有了自籌的20萬元,信心十足地準備大幹一場了。但標準化暖棚羊舍還沒開始建,他們就覺得錢已經不夠用了。

  幾名大學生準備建標準化養殖場的事傳到了鎮上,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楊勝強說:“說什麼話的都有,不少人認為我們畢業後沒有個穩定的工作本身就糟蹋了上大學的錢,現在還要重回農村養羊,是繼續糟蹋錢。”可是城關鎮的領導聽說後卻鼓勵他們放手幹,還經過協調“賒”給了他們價值18萬元的紅磚和砂石。

  基建材料解決了,楊勝強他們開始動工修建暖棚。由於缺少資金,暖棚建設過程中除僱了3個泥水匠外,小工都由他們自己及其家人充當。從未乾過這些活的他們,搬磚、拉沙子、和水泥,幾天時間臉就晒得黝黑,手上磨下了從未有過的繭和水泡。

  現在,這座被命名為“大學生創業生態養殖園”的暖棚羊舍裡,已經有150多隻羊了。走進羊舍,一排正在低頭吃玉米秸稈的山羊看到有生人進來,馬上擠作一團。楊勝強介紹說:“這些羊是3個月前買來育肥的,現在都在40斤左右,剛好能趕上春節市場。前幾天我們給市場上拉了幾隻,羊肉是以每公斤48元賣掉的。除了母羊和種羊,其他的最近都要出欄了。”

  談到今年的打算,楊勝強很堅決地表示,他們要繼續養羊,還要擴大養殖規模,再修10座養殖棚,建一座沼氣池和一座青貯飼料池。楊勝強指著不遠處的山坡告訴記者:“這裡有一些林地是我家承包的,我們計劃今年圈出200畝作為散養肉羊的場子,這樣吃新鮮草長大的羊很環保、很健康,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優勢,我們還能節約不少成本。”

  採訪結束時,馬強告訴記者:“進不了公家的單位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創辦養殖園就是我們的新選擇。當然,由於缺乏資金、經驗和技術,也走了不少彎路,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我們不後悔,因為創業就是在摸索中一步一步成功的。”

農業養殖創業成功事例
農業養殖發家致富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農業發家致富創業故事
農業養殖發家致富創業故事
發家致富創業點子
發家致富創業點子
發家致富創業點子推薦
農村白手起家致富創業點子
殘疾人創業發家致富故事
殘疾人創業發家致富故事
農村小本致富創業點子推薦
返鄉農村養殖致富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