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大棚土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8日

  土豆溫度管理顯得並不十分重要,只要早晚注意揭膜稍加調控即可滿足生長需要,但是肥水管理得好壞,將直接影響其呈上市期。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大棚土豆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大棚土豆的方法

  地塊選擇與施肥整地

  地塊選擇

  要使馬鈴薯獲得優質豐產,選擇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土壤十分重要,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應該滿足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進行栽培。

  二是選擇三年內沒栽培過馬鈴薯、蕃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的地塊,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前茬最好為豆科、十字花科、禾穀類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蔥、大蒜作為前茬作物,還可有效防止細菌性青枯病的危害。

  三是前茬噴施過豆黃隆、氟磺胺草醚、甲磺隆、氯磺隆、胺苯磺隆、莠去津藥劑的地塊,在1-3年內不能種植馬鈴薯。

  整地施肥

  肥料的施用量與土壤型別及肥力有著較大關係,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每畝施肥總量為腐熟土雜肥5-10方,***15-15-15***45%硫酸鉀複合肥100~150千克,生物有機肥100千克。大棚栽培馬鈴薯,一般將所需肥料分兩次撒施,一次在耕地前做基肥撒施,另一次在播種時做種肥撒施,生長期間一般不再追肥。

  肥料準備好後,在立冬前就要對地進行深耕,耕前將土雜肥一次性撒施、三元複合肥和生物有機肥分別撒施畝用量的一半。然後深耕30釐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減少越冬害蟲。

  建棚和扣棚

  早春保護地馬鈴薯種植多采用三模栽培方式,一般根據大棚寬窄起壟***6壟、8壟、10壟***為一拱棚。大棚由鋼架大棚、竹竿大棚、連棟大棚,棚體最好為南北走向,東西排列。

  大棚應該在馬鈴薯播種前15-20天建造完畢並扣上棚膜,以利於土壤化凍,提高地溫。

  扣膜:大棚棚膜多選擇厚度0.06—0.12毫米的無滴膜,通常採用三幅式覆膜,頂膜與裙膜交接處要重疊20-30釐米,將頂膜壓在裙膜外面,裙膜著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壓,兩個拱架之間壓膜線拉緊並固定,大棚棚膜覆蓋時應選擇無風天氣進行,以免風吹,不利於蓋膜或撕破棚膜。

  二膜最好選用厚度約為0.03~0.04毫米的聚乙稀薄膜,在距離大棚頂膜40釐米左右拱架上。這樣就形成“暖殼膽”式的“棚中棚”。二膜不用時可用塑料繩將其固定在一邊拱架上。

  種薯選擇與處理

  品種選擇

  早春馬鈴薯一般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快、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如荷蘭7號、荷蘭15號、荷蘭803.806搭配種植品種有早大白、中薯3號、中薯5號等。脫毒種薯一定要選擇經過認證的,堅決杜絕把商品薯當做種薯栽培。

  一般早春馬鈴薯的種薯由於經過長時間窖藏,體內溫度較低,生理機能受到抑制,使種薯處於休眠狀態。如果出窖立即催芽播種,往往出苗緩慢而且不整齊,影響產量。所以,在播種前應進行種薯處理,打破休眠,以利提早出苗。

  晒種

  種薯處理的方法很多,晒種醒薯、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每畝需要準備種薯150千克,選擇晴天,將挑選好的種薯放置於溫度12-15℃的陽光下,進行預醒,促使馬鈴薯解除休眠期。晒種期間每天翻動一次,使種薯均勻見光,在翻動的過程中剔除種薯中、薯形異常的混雜種薯,如爛薯、變軟黑腐的病薯、畸形薯、老齡薯、芽眼壞死、凍傷薯等。晒種2~3天,就可以根據薯塊大小進行切塊催芽了。

  種薯催芽

  播種前催芽是馬鈴薯春季提早上市的重要措施,它不僅可以促進馬鈴薯早出苗,還可以把馬鈴薯的生育期提早7~10天,有利於避開高溫和蚜蟲危害,是春季種薯生產的關鍵技術。催芽時間一般在當地馬鈴薯適宜播種期前25天左右進行。催芽的方法有切塊催芽和整薯催芽。切塊催芽因為打破了種薯***塊莖***的頂端優勢,切塊後各切塊上的芽眼得到了相似的養分條件,萌芽速度快,大小也較一致。同時切塊也是淘汰病薯的過程,不但能使幼芽髮根快,而且出苗早而齊,有利於高產,因此在生產中被廣泛使用。

  ***1***切塊:切塊的時間,以催芽前1~2天為宜,若過早,切塊失水多或引起爛種。

  ***2***刀具消毒:切塊使用的刀具需要一人準備兩把,輪流使用,並在切塊前放入75%的酒精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

  ***3***切塊的方法:由於馬鈴薯的尾芽成株後的產量很低,僅是頂芽或側芽的三分之一。因此馬鈴薯高產栽培切塊時,要將尾芽切除,一般50克以下的種薯可整薯播種,僅切掉尾芽即可;50~100克的種薯,切掉尾芽後縱向一切兩瓣;100~150克的種薯,先將尾部切下三分之一,然後再從頂芽劈開,這樣就切成3塊;150克以上的種薯,從尾部根據芽眼多少,依芽眼沿縱斜方向將種薯斜切成立體三角形的若干小塊。切口離芽眼要近,這樣可刺激早發芽,利於早出苗。

  當用一把刀切塊時,另一把刀要浸泡於消毒液中消毒,並且每切完一個種薯換一次刀。當切到病、爛薯時,需要馬上停下來,把刀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進行第二次消毒,然後換用另外一把刀再切,以防止切塊過程中傳播病害。

  切塊大小要均勻一致,一般每塊25~30克,並且每塊至少保留一個健全的芽眼。切好的種塊攤在背風向陽處,晾乾切口明水,以促使傷口癒合。為避免薯塊刀口感染病菌,同時預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蟲的侵害,最好進行藥劑拌種。

  ***4***拌種:70%安泰森***丙森鋅***可溼性粉劑100g混合60%高巧***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ml加到1—1.5kg水中搖均後噴到100kg種薯上。這種配方不僅能預防苗期蚜蟲、和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的危害,而且可以使薯塊抽芽早、芽壯、高產。

  ***5***催芽:將拌好的種塊裝入筐中,放置在環境溼度為85%、溫度18-22℃的室內,最好使用潮溼的布料蓋住,進行催芽。當芽長到1~2釐米左右時,將其放在散射光下進行晾晒,使之均勻見光,等芽變成濃綠的壯芽,就可以準備播種了。

  科學播種

  播種時間

  早春保護地栽培要獲得高產,除選擇早熟品種及優質脫毒種薯外,還應及時播種,合理密植,才能達到早熟高產的目的。山東.安徽.江蘇.河南一般是1月中下旬至2月初,當氣溫穩定在3℃以上,土壤深10cm處地溫為7-15℃時即可播種。播種前地塊要及時耕耙,使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上平下實。地耙好後,便依次進入開溝→施肥→澆水→播種→覆土起壟→噴除草劑→覆膜的各個環節。

  開溝

  在開溝前,土壤應儘量耙細,使地塊平整,採用人工或機械按照行距80-90釐米,溝深8~10cm,溝寬20-25cm進行開溝。機械開溝機開溝時,應使開溝機前輪對準預先踩好的腳印線,使溝保持筆直,不要彎曲。

  施肥

  種肥多采用撒施的方式,將整地施肥時剩餘的肥料,也就是每畝總用量的另一半肥料、三元複合肥50~75千克,生物有機肥50千克,均勻灑在溝的中央,並淺鋤一遍、使肥料與土壤混勻,確保種薯不與化肥直接接觸,以防燒苗。

  澆水

  由於拱棚栽培升溫快,土壤水分蒸發量大,因此播種時如底墒不足,最好先澆水再播種,澆水時應逐溝、分段進行,注意控制水量,使底墒適宜。

  播種

  通常澆水與播種在同一天進行,等水滲入土層微溼時要及時播種。早春馬鈴薯保護地高產配套栽培實行一壟雙行栽培模式,大行距80~90cm,株距20~25cm,兩行之間的小行距離為15~20cm,畝播種5000株左右。栽培時要斜調角擺放種塊,芽子朝上,並將長短芽分開播種,以防止出苗後大苗欺小苗。

  覆土起壟

  播種後用機器或人工覆土起壟,壟高20~25釐米,壟寬80~90釐米。覆土後用耙子樓平壟面,做到壟平、壟直、壟行整齊、壟距均勻、表土細碎。

  由於馬鈴薯覆膜栽培,不便進行中耕與除草,因此覆膜前要噴灑封閉除草劑。

  噴灑除草劑

  一般每畝用33%施田補***二甲戊靈***150毫升+96%金都爾***精異丙甲草胺***40毫升,兌水40~50kg均勻噴於壟面及壟溝上,噴藥後要及時覆膜,保持藥效。可以有效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部分闊葉雜草如稗草、馬唐、狗尾草、早熟禾、馬齒莧等等。

  覆蓋地膜

  地膜一般選用寬度為90~100cm,厚度為0.005~0.008mm的超微膜,每畝用量2.5千克左右。蓋地膜時,兩端要壓實,上端要拉緊拉平,同時用土壓緊地膜兩邊,將地膜固定。地膜蓋好後要及時將棚內的二模拉開蓋好,再將大棚兩頭封嚴,以利保溫。

  大棚管理

  苗期管理

  由於早春馬鈴薯播種時外界氣溫在3℃上下,有時還有霜凍,此時保溫是重點。一般在出苗前壓好棚膜,增加地溫,以促進早出苗。這一時期既不通風換氣,也不追肥澆水,主要是增加光照,防止風、雪、雨天氣損壞拱棚。

  ***1***查苗破膜

  在適宜的溫度下,一般播種後20~25天,幼苗開始出土並陸續頂膜,這時要及時進行檢查,人工輔助破膜放苗,使幼苗順利出土,以防燒苗。如遇寒流,可在寒流過後進行破膜放苗。破膜時將苗上面的地膜劃破1~2釐米的小孔,將苗引出膜外,隨即用細溼土、沿幼苗莖基部封住破孔處、壓嚴膜孔。放苗的原則是放大不放小,放綠不放黃。破膜時間一般選擇在晴天上午10:00以前、下午16:00以後,陰天可全天放苗。

  ***2***補苗間苗

  破膜放苗後還應及時查苗補苗,確保苗全、苗齊、苗壯。補苗時,從缺苗處附近或田間出苗的壟行間找出一穴多株苗,將多出的苗子連根帶土輕輕拔下一株,移栽到缺苗的地方。移栽時如果土壤乾旱,挖穴後應澆水、並配合施用少量有機肥料後栽苗,栽好後用細溼土沿幼苗莖基部覆溼土並壓實,以減少緩苗時間,儘快恢復生長。

  補苗的同時還應及時進行間苗。間苗的方法是拔除弱苗,每株留1-2個健壯幼苗,拔苗時按壓需要保留的幼苗根部,將要摘除的幼苗連根拔出。苗的原則是去小留大、去弱留強,不能傷根,不能掘動薯塊,每穴留一株。

  ***3***澆齊苗水

  由於地膜覆蓋,土壤蒸發水分量少,只要播種時土壤墒情好,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出苗前不需要追肥和澆水。當幼苗出齊並長至10cm左右時澆齊苗水,澆水時要小水陰灌,澆透但不滿壟,防止大水漫壟。苗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

  ***4***溫度

  棚內溫度的調節是早春保護地馬鈴薯栽培獲得高產的關鍵,大棚二膜內溫度白天保持20℃-26℃,夜間12℃-14℃。

  隨著氣溫的回升及幼苗陸續出土,一般需要在中午開小口通風2~3小時,來調節溫度。

  2

  結薯與塊莖膨大期的管理

  幼苗出土20天左右也就是到了3月中下旬,馬鈴薯開始現蕾,地上部莖葉生長迅速,地下部塊莖大量形成,進入馬鈴薯的結薯與塊莖膨大期。

  ***1***澆水

  這時候由於氣溫逐漸升高,莖葉生長旺盛,根系也迅速擴大伸長,薯塊迅速膨大,因此需水量較大。為了避免缺水造成塊莖停止生長,形成畸形薯,或導致減產,要供給均勻而充足的水分,增加澆水量,使土壤耕作層始終保持溼潤狀態。一般根據天氣及土壤水分含量情況,澆水2—3次,間隔5—7天,澆水時要掌握小水勤澆的原則,水不要漫過壟頂,小水陰灌,澆透但不滿壟,並保持壟內的通透性。在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階段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80%~85%,收穫前保持在65%~75%左右為宜。

  ***2***噴施葉面肥

  在馬鈴薯生長後期,由於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滿足不了植株生長的需要,因此可配合使用葉面肥來彌補不足。具體做法是:結薯——膨薯期,選用優多鉀、矽鉀能量、必能靚果等優質葉面肥60g/畝對水50千克,均勻噴灑在植株的上、中、下部的葉片2—3次。

  ***3***摘除花蕾

  當馬鈴薯現蕾時,應及時摘除花蕾以節約養分,使養分集中供給塊莖生長。

  ***4***旺苗化控

  大棚馬鈴薯到3月下旬—4月初進入現蕾—初花期,高肥水種植易發生旺長,影響薯塊膨大及產量,可選用25%助壯素15—20ml/畝兌水30kg,在現蕾—初花期均勻噴霧1—2次。

  ***5***光照調節

  在馬鈴薯生長髮育期間,如遇較長時間連陰雨天氣,在夜間8—10時,可在距離它8—10米遠,將100w白熾燈泡吊在大棚膜下補光2小時,增加光照。

  ***6***溫度控制

  隨著氣溫的回升,可慢慢加大通風口和通風時間,一般到3月中下旬,可在上午8:00~10:00,棚內溫度上升到20℃時,及時通風;下午2:00~3:00棚內溫度下降到14~16℃時,關閉通風口。當夜間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可以不關閉通風口;如果棚內溼度大,陰雨天也需要通風排溼。隨著植株的生長,要逐漸加大通風,鍛鍊植株,以適應完全撤膜後的強光照等環境條件。進入4月後氣溫回升較快,當室外氣溫白天在20℃以上,夜間在12℃以上時,可以把棚膜全部捲起,進行晝夜全揭膜通風,但不撤膜,以備寒流來時,及時覆蓋防凍。一般在4月中下旬穀雨前後撤膜,如有寒流,則要等到寒流過後撤膜。

  病蟲害的防治

  ***一***馬鈴薯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瘡痂病、青枯病、病毒病等。

  早疫病

  馬鈴薯早疫病主要由鏈格孢屬茄鏈格孢引起,可發生在葉片上,也可侵染塊莖。病菌易侵染老葉片,大棚高溼***高於70%***或連續陰雨,該病易發生和流行。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6—28℃,當葉上有結露或水滴,溫度適宜,分生孢子經35—45分鐘即萌發,從葉面氣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潛育期2—3天。瘠薄地塊及肥力不足田易發病。發病嚴重的葉片乾枯脫落,田間植株成片枯黃。塊莖染病產生暗褐色稍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分明,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幹腐。該病近年呈上升趨勢,其為害有的地區不亞於晚疫病。

  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選用75%醇生***代森錳鋅***100g/畝或50%撲海因***異菌脲***60ml/畝兌水30kg噴霧防治。

  晚疫病

  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流行性極強、極具毀滅性的真菌病害,症狀是葉尖或葉緣產生近圓形或不定形病斑,水漬狀,綠褐色小斑點,邊緣有灰綠色暈環,嚴重發病的植株葉片萎垂、捲曲,甚至全株黑腐。

  防治方法:一是種植抗病品種,各地應選用適合當地的抗病良種。二是切塊時嚴格淘汰病薯。三是及時噴藥防治,每畝施用70%安泰森***丙森鋅***可溼性粉劑100~150g,在現蕾前和現蕾後各施用1次,中間相隔10天;從塊莖膨大期開始,畝用68.75%銀法利***氟吡菌胺·霜黴威***75ml/畝,連續施用3次,每次間隔10天。

  瘡痂病

  馬鈴薯瘡痂病是危害馬鈴薯較重的病害之一,對其品質有很大的影響;症狀是在馬鈴薯塊莖表面、先產生褐色小點,擴大後形成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大斑塊。後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瘡痂狀硬斑塊,病斑僅限於皮部,不深入薯內。

  防治方法:一是選用無病種薯,播種前用40%福爾馬林120倍液浸種4分鐘。二是多施有機肥或綠肥,可抑制發病。三是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蔬菜進行5年以上輪作。四是選擇保水好的菜地種植,結薯期遇乾旱應及時澆水。五是在結薯初期選用40%碧銳***春雷·噻唑鋅***40ml/畝,兌水30kg及時對基部噴淋防治。

  青枯病

  病菌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塊的病菌在窖裡越冬,通過灌溉水或雨水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向上侵入維管束後迅速繁殖並堵塞導管,妨礙水分運輸導致萎蔫青枯,青枯病是典型細菌型維管束病害。該菌在10一40℃均可發育,最適為30一37℃,適應pH6—8,最適pH6.6,一般酸性土發病重。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陰雨或大雨後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

  防治方法:實行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選用抗青枯病品種。藥劑防治可用40%碧銳***春雷·噻唑鋅***750倍液灌根,每株灌兌好的藥液200—300g,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

  病毒病

  馬鈴薯病毒病田間表現症狀複雜多樣,常見的症狀型別有:花葉型、卷葉型、壞死型、叢枝及束頂型。該病大都通過蚜蟲及汁液摩擦傳毒所致。

  防治方法:種植脫毒品種,及時防治蚜蟲、治蟲控病。

  ***二***馬鈴薯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地老虎、蠐螬、螻蛄、金針蟲***,蚜蟲、二十八星瓢蟲等。

  防治方法:對於地下害蟲,在早春整地時每畝施5%辛硫磷顆粒劑2—3kg;二十八星瓢蟲卵孵盛期用菊酯類1500倍液噴霧防治兼治蚜蟲。

  適時收穫

  早春馬鈴薯一般出苗後60天左右,到4月底至5月初就可以收穫了,收刨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14點以後進行為宜。收穫一般包括除秧、挖掘、揀薯、貯藏前分級和運輸等過程。

  收穫時儘量避免損傷塊莖並防止塊莖大量遺漏在土中。收穫的薯塊,運輸前最好間隔一定時間使薯塊表面乾燥後、再及時裝筐,裝筐時要輕拿輕放,避免薯皮大量擦傷或碰傷,不能及時運走的筐,應該用薯秧蓋嚴壓實,防止在陽光下暴晒而變青。

  安全貯藏

  馬鈴薯夏季貯藏方法有室內貯藏、半地下室貯藏、室外溝藏等。要求貯藏處涼爽、乾燥、通風。凡貯藏過農藥、化肥、油類的地方,不能再貯藏馬鈴薯,也不能與蔥、蒜類同時在一起貯藏,以免引起馬鈴薯塊莖腐爛。

  貯藏處地面應鋪5釐米厚的河沙,將經過挑選的薯塊攤放在上面,攤厚,25釐米~30釐米。貯藏前期因塊莖呼吸作用旺盛,放出了大量的水分、二氧化碳和熱量,易引起貯藏室內高溫高溼,造成爛薯。應注意通風,降低溫度,保持乾燥,經常檢查,隨時揀出爛薯。要求貯藏期溫度25℃左右,相對溼度80%左右。但是,由於夏秋季節氣溫高,貯藏室溫度往往在30℃以上,因此更要注意保持乾燥、通風,否則易引起薯塊腐爛。

  食用薯***商品薯***貯藏處應儘量保持低溫,降低自然損耗。光線應暗,以免薯塊長時間見光後變綠,降低品質,食味發麻,失去食用價值。應在薯堆上蓋薄薄的一層沙或草苫或蓋幾層報紙。在管理方面,白天溫度高,光線強,應關閉窗戶,並要在窗戶上吊上草苫或糊上報紙;夜間溫度低,光線暗,可開窗通風。這樣既可保持貯藏處溫度較低,又可保持光線較暗。

  種薯不能放在低溫處貯藏,以免秋播時塊莖沒有度過休眠期,播種後出苗晚,造成減產。貯藏期間要求每20天左右翻檢1次,揀出爛薯,以免感染其它薯塊,造成大量爛薯。

  土豆的種植方法

  一、準備階段:

  1.選一塊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施上底肥,一般是鉀肥,比如說草木灰就挺不錯的,或者發酵好的雞糞肥。最好不要選擇已經中了兩年土豆的地塊,因為這樣土豆容易生病,不容易長好。另外選擇微酸性的土壤,土豆不容易結疤。

  2.土豆可以在十二月份或者一月份、二月份提前育芽種植。沒有的話可以在二月份的時候去市場買發芽土豆。

  3.整地。把大的石頭雜草都清除掉,最搜尋好用熟地,施上底肥,主要是有機肥料和鉀肥,燒荒用的草木灰不錯。

  二、切土豆

  1.十二月底、一月的時候可以把將要育芽苗的土豆放在溫暖光亮的地方進行催芽,這樣二月份就可以種植了。土豆的旮旯眼兒裡就會冒出小小的嫩嫩的小芽苗出來,好好保護他們,他們可都是未來的小土豆。

  2.將發芽的土豆切塊兒,大土豆可以多切幾塊,每塊上面保證有兩到三個芽眼。

  三、種土豆

  1.將切塊的土豆傷口抹上草木灰,不抹也可以。然後放入土壤中,互相間隔大概15cm左右

  2.土豆種進去不用澆水,因為這是春天雨水最充沛的時候,土豆長起來可以不用施肥,如果要施肥的話可以適當的撒些鉀肥。不適合用發酵的人畜糞尿或者尿素,這種肥料會讓土豆變的難吃。

  等到五月份六月份土豆就可以收穫了。
 

怎樣種植大棚西紅柿
怎樣種植大棚蔬菜
相關知識
怎樣種植大棚土豆
怎樣種植大棚西紅柿
怎樣種植大棚蔬菜
怎樣種植大棚蘑菇
怎樣種植大棚辣椒
怎樣種植大棚菜
怎樣種植大棚草莓
怎麼種植大棚草莓
大棚土豆應該怎樣種植
大棚土豆怎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