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湯的功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土茯苓為百合科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光葉菝葜或者肖菝葜的乾燥根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米土茯苓湯

  材料: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雞

  做法:將材料放入12碗滾水中,煲約1個半小時便可飲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脈、降膽固醇、解毒消腫、祛溼通絡。適合家中老人家飲用一款溫和湯水。

  土茯苓的臨床應用

  1、防治鉤端螺旋體病:預防:每日1兩,1次或2次煎服,每週連服3日,共服5周。

  2、治療梅毒:土茯苓據早年臨床觀察報告,以土茯苓為主,配合銀花、甘草,或配合蒼耳子、白蘚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馬齒莧、甘草。煎服.治療現症梅毒及隱性梅毒,其血清陰轉率在90%上下。

  3、治麻疹:預防用煎液內服,或製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

  4、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腸,7天為一療程。

  5、治療急慢性腎炎: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腫作用較好,服後,小便增加。亦有用於治療腎盂腎炎、腎結核的報道。

  6、治療頸淋巴結核:每日用鮮品500克,水煎分2次服。

  7、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用土茯苓50克,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又方:用土茯苓200克、四物湯50克、皁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8、瘰癧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土茯苓是祛溼好方

  1、鼻塞:土茯苓外洗內服

  鼻竇炎、上頜竇炎等會引起鼻塞、流黃濃涕,併兼頭重、舌紅、苔黃膩等症狀。此症多為脾胃溼熱,肝膽鬱熱,致使溼濁之邪犯上所致。此症選用土茯苓內服外洗,且療效明顯。

  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藥渣再復煎,以藥液外洗鼻部。一般連用4劑,諸症可消。

  2、祛溼:

  土茯苓牛大力煲豬扇骨

  “嶺南湯王”佘自強有一例“土茯苓牛大力煲豬扇骨”靚湯,能祛溼除困、健筋養骨。

  在春夏暑溼時,廣東民間最愛用土茯苓煲湯。牛大力亦是廣東民間尤其客家一帶常用煲湯的中藥材,亦為性平味甘、淡,能祛溼健筋骨、壯腰膝、養肝腎。豬扇骨是豬骨中最不油膩的部位,夏日入湯最為適宜,中醫認為扇骨能補益增髓。合而為湯,氣味清潤可口,有祛溼除困、健筋養骨的功效,併為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土茯苓30克、牛大力50克、眉豆60克、豬扇骨500克、生薑4片。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藥材和豆稍浸泡;一起與豬骨、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4~5人量。

  土茯苓白果杏仁煲豬肺

  另一例祛溼藥方:

  原料:土茯苓30g、白果10枚、杏仁9g、豬肺250g。 做法:豬肺洗淨切成片狀,用手擠去泡沫與土茯苓、白果、杏仁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1500ml左右,文火煮熟,吃肉喝湯。
 

溼疹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冠心病患者飲食禁忌
相關知識
土茯苓湯的功效
白朮茯苓湯的功效與作用
土茯苓膏的功效與作用
土茯苓茶的功效與作用
生茯苓粉的功效和作用
茯苓餅的功效和作用
茯苓粉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粉的功效與作用及適宜人群
茯苓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茯苓皮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