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受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大部分知道受寒會引起感冒,但並不知道,身體受寒不僅會導致感冒,還會引起其他疾病。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想了解的朋友請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

  受寒的簡介

  著涼感冒,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生活常識,但今天跟你談到的“著涼受寒”不同於此,身體的受寒不僅僅會導致感冒發熱,更為嚴重的是很有為身體帶來長久的,根深地固的傷害,後果很嚴重。

  1、“寒氣”指的是人體受寒時所產生的東西。從物理學的觀點,熱量會在所有相鄰的物體之間傳遞,從高溫的物體往低溫流動。因此當人體處於低溫環境時,身體的熱量會不斷流失,直到人體和外界溫度相同為止。人體的體溫下降,在醫學上稱之為失溫,是一種會致命的危險。因此,當人體面臨低溫環境時,第一個防衛措施是迅速適當地降低體表的溫度,縮小人體和外界的溫差,降低熱量流失的速度,但是人體能夠下降的溫度很有限。

  2、寒氣先堆積在皮下的經絡裡,也就是“腠理”,時間久了會轉移到相應的“腑”中,例如常見的“胃寒”即是這樣形成的,當這種現象產生時,用手摸胃部,可以直接感覺其溫度特別低,有時會和肚臍的溫差大到6—7℃。寒氣在身體中更久,或更大量的寒氣侵入時,會逐漸轉移到肺臟,形成中醫所說的肺虛現象,所謂肺虛就是肺的寒氣太多導致肺功能逐漸減低。

  3、身體背後的經絡主要是膀胱經,由於膀胱經所在的背部面積很大,而且在人身體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因此許多人都有大量寒氣存在這個部位。膀胱經的寒氣排出時整個肩背痠軟或痠痛。由於膀胱經貫穿整個頭部,因此,還會出現後腦部位腫脹頭痛或偏頭痛的感覺,眉頭附近的印堂部位會隱隱作痛,按摩耳後的風池穴會有強烈的疼痛感。喉嚨也會出現不適的症狀或咳嗽,這些都是膀胱經寒氣排出時的症狀。

  受寒瞭如何祛寒氣

  1、吃薑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溼、發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闢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2、多喝熱水

  無論什麼季節都不建議喝涼水,有人認為一天應該喝足八杯水。但是每個人體內需要的水分並不一樣,如果喝水過量,會造成腎臟負擔,而且,多餘的水分會帶走身體的熱量,也是不足取的。

  3、多吃高熱量的肉類

  牛肉、羊肉、狗肉等,都比較適合冬天食用,它們富含蛋白和熱量,多吃可益腎、活血。以吃一些牛羊肉禦寒,而且所含的熱量相對而言也不高。還可以用紅棗、桂圓、蓮子等熬湯,能美容養顏,但是桂圓易上火,不宜吃太多。

  4、少吃寒涼食物

  冷,涼,寒性的食物都有可能會增加身體的溼氣,因此要注意科學的飲食,由其是冬季的時候更不要吃寒性的食物,由其是一些反季節的食物都有可能會加重寒氣的病情的。

  5、熱水泡腳

  我們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都能夠泡出大汗,這樣能夠驅寒。我們用熱水泡腳卻是是非常不錯的驅寒養生的好方法,而且沒有季節上的限制,而且每年都適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泡腳的時間不要太長,十幾分鍾就好了,只要感到後背有熱烘烘感覺就好了。

  生活的壞習慣招來寒氣

  1、愛喝涼水

  貪吃冰涼生冷食物,就相當於在體內開了個“大冷庫”,長此以往,寒邪就會在體內安營紮寨。一年四季都應以溫開水為主要飲品,天冷時還應通過飲食祛寒,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的食物都可以排寒。生薑內所含的辛辣和芳香成分,有著重要的驅寒、發汗、止嘔、解毒等功效。人體在遭受冰雪、水溼、寒冷侵襲後,泡上一杯薑湯飲服,可驅散寒邪,增進血液迴圈。

  2、忽冷忽熱

  頻繁出入空調房,天氣突變時沒有及時增減衣物,都屬於這種情況。寒氣在體內慢慢累積,就會引起腎虛、關節炎、長痘、長斑等問題。秋冬換季時,天氣往往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寒氣重,很多人後知後覺,依然穿著單薄的衣衫,導致寒氣入侵。

  3、衣服沒幹透

  半乾不溼的衣物會將溼氣帶入體內,埋下風溼病的隱患。沒幹透的衣服還是細菌的溫床。因此,洗衣服後應儘量先用洗衣機甩幹,晾在通風處;在氣候潮溼的南方,可以用熨斗、電風扇、暖風機等加快水分蒸發。

  4、鞋底過薄

  鞋是直接接觸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涼氣自然會進入人體。因此,應選擇有一定厚度,且以牛筋、橡膠材質為鞋底的鞋,並墊上鞋墊,隔涼效果好。腳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隨身備一雙襪子,在出汗腳涼後及時換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熱水泡腳,保暖活血。


受寒的簡介

受寒後飲食要注意什麼
感冒頭疼吃什麼
相關知識
什麼是受寒
什麼是受限空間受限空間作業安全
什麼是風寒感冒
什麼是不寒而慄及其造句
什麼是受精卵受精卵的發育
什麼是風寒咳嗽
什麼是噤若寒蟬及其造句
寒露是什麼意思寒露的由來
什麼是脾胃虛寒脾胃虛寒的預防
什麼是腎功能受損腎功能受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