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與運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運動是個不錯的養生方式,但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每為了應付忙碌的工作,就再難有空出時間來運動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跑步

  運動養生所採用的跑步方法主要是健身慢跑,這是一種長時間、慢速度、遠距離的運動方法,目的在於提高身體素質、改變較弱的身體狀況、保持身心健康。跑步能比較安全地、最大限度地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脂肪代謝,減少體脂的儲存,降低血中甘油三脂的含量,舒張冠狀動脈的口徑,可預防肺氣腫、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及動脈硬化,同時還能增強肌力,調節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功能。

  登高

  登高可明顯地提高心肺的功能,並有強筋壯骨的功效。對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關節、骨骼都是一個很好的鍛鍊,除了力量的鍛鍊外,也是人身各部位的相互協調性與靈活性的巧妙配合。

  《黃帝內經》中將人體視為對立統一的陰陽關係,應用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來認識或解釋氣血營運的生理化過程,判定正常或異常的生理狀態。提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極耳”的身體鍛鍊原則,以“汗出”的生理現象與“身體輕快”的自我感受為主。並控制自身運動的量與強度。

  散步

  散步是最原始的運動方法之一,將其視為一種主動養生的行為,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明確的記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養生之道也。”

  散步有疏通經絡、執行氣血、調和五臟、強壯筋骨的作用。使內臟各器官的功能保持協調與平衡,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

  日常運動養生妙招

  1、齒常叩

  先叩上下門牙48次,後叩兩側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輕輕作響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2、腰常轉

  將兩手掌心輕輕地放在兩側腰部的腎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旋轉三次,隨後以脊柱為軸,再向左側和右側各轉腰三次。能防治腰椎病、腰肌勞損、腎臟病。

  3、丹常養

  兩目輕閉,兩手掌心重疊放在肚臍下方小腹部,意念輕輕地集中在小腹部約5分鐘。能提高人體的精力、體力、智力、免疫力、活力。

  4、肛常提

  吸氣時慢慢地收腹提肛,呼氣時慢慢地鼓腹鬆肛,反覆做20次。能防治痔瘡、尿頻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禁。

  5、肩常搖

  兩手臂由下,向後、向上、向前,再向下搖動做20次。能防治肩周炎、上肢痠痛麻木。

  6、目常運

  兩眼睜開,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遠近各活動18次,再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視力。

  7、津常咽

  當口腔中唾液較多時,要分三次,用意念誘導慢慢地吞嚥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8、耳常彈

  口腔微閉,將兩手掌心捂住兩側外耳道,十個手指放在後腦部,用示指指面壓在中指指背上,輕輕地滑彈後腦部24次,可聽到咚咚響聲。可防治耳病,提高聽力。

  9、頭常抬

  頭部由前向後慢慢抬起,反覆做24次。能防治頸椎病、頭暈頭痛。

  10、胸常擼

  兩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覆擼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臟病、憂鬱症。

  11、發常梳

  兩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從頭部前面向後方輕輕地梳髮,反覆做36次。能防治高血壓、頭暈頭痛,提高智力。

  12、舌常攪

  口脣輕閉,先將舌頭放在牙齒外面,嘴脣裡面,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慢慢地轉動,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語言能力,增加唾液。

  13、面常浴

  兩眼輕閉,先將兩手掌前後搓動24次,隨後將兩手掌面從鼻旁兩側向上按摩到前額,又向兩側分開按摩到太陽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頜,反覆浴面18次,最後兩眼睜開。能防治面部瘡癤,消皺美容。

  14、鼻常揉

  用兩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輕輕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15、腹常摩

  兩手掌心重疊放在肚臍中央,先在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小範圍摩腹12次,再大範圍摩腹12次。隨後按逆時針方向大範圍摩腹12次,再小範圍摩腹12次。能防治肝、膽、胃、腸、胰、盆腔諸病。注意:便祕宜順時針摩腹,腹瀉宜逆時針摩腹。

夏季養生藥膳
剩菜健康吃法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與運動
中醫養生與五行
中醫養生與慢病防治
養生與運動的關係
中醫養生與保健
中醫養生與保健的方法
中醫養生與陰陽五行
中醫養生與美容
高血壓中醫養生與治療
中醫養生與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