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的花語及歷史淵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銀杏有著堅韌的身軀,即使是在冬天,那金黃的葉子飄舞的時候,就在希望中醞釀著另一個蕭瑟的秋,而銀杏葉散發著某種古老而又神祕的清香,瀰漫在整個字裡行間,有這不一樣的代表寓意。那麼,在植物花語中,銀杏的花語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銀杏的花語及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銀杏的花語及介紹

  花語

  銀杏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堅韌與沉著、純情之情。

  介紹

  銀杏***Ginkgo biloba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銀杏的名稱來源

  這種植物在中文的古稱為“銀果”,如今常被稱為“白果”或“銀杏”。“白果”這個名稱直接被借入越南語,依漢越音發音為“bạch quả”;“銀杏”這個名稱則被借入朝鮮語和日語中,根據韓語的漢字音分別讀作“은행”***eunhaeng***和“ぎんなん”***ginnan***。

  學名的“Ginkgo”來源於日本民間,漢字在日語中常有多種讀音,而“銀杏”也可以發音為“ぎんきょう”***ginkyō***。1690年,德國植物學者恩格柏特·坎普法***Engelbert Kaempfer***成為了第一個發現該物種的西方人,他在他的著作《異域採風記》***Amoenitates Exoticae,1712年***中記錄了該物種的發音;他寫的“y”被誤讀成了“g”,而這個誤讀一直被沿用至今。

  另外,銀杏葉的外型亦成為日本東京都的標誌。

  銀杏的歷史淵源

  和它相親的植物在兩億七千萬年前就已經生成,屬於銀杏門。在大約一億多年前的侏羅紀後期,銀杏類廣泛分佈於地球上。而現在的銀杏是這個門的植物中生存至今的唯一成員,因此又被稱為“活化石***孑遺植物***”。

  中國人種植銀杏歷史悠久,傳說有些寺廟裡的樹已經有1500年了。因為佛教認為銀杏是聖樹,所以僧侶們在廟裡的栽種,而且養護上千年。歐洲人在1691年第一次見到銀杏種在一個日本佛廟花園。因為銀杏在儒學和佛教都很有名,日本和朝鮮也有很多人種植銀杏。1712年,一個德國醫生把它引種到歐洲。雖然銀杏到處都有,直到近代才在中國浙江省發現野生銀杏。但是西方有人認為這些銀杏可能不是野生的,而是一千多年前的僧侶種植的.

  銀杏樹一般壽命很長,有“千年銀杏”之稱。樹可以長到很高大,貴州李家灣有一棵40米高,在甘肅還有一棵60米高。郯城縣新村鄉有一棵銀杏樹,據說有3000年曆史,公樹,在當地號稱為“老神樹”。 山東莒縣莒縣浮來山下,有一棵樹齡達三千多年的銀杏樹。傳說這棵銀杏樹是西周初期周公東征時所栽。史載周公東征曾東過“龜蒙”,那麼踏足浮來山也就有幾分可信。這棵銀杏樹生命力極強,至今仍枝葉茂盛,當代書法家王丙龍先生揮毫為之寫下了“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題字。樹神奇,由樹而引起的故事也極有風趣。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莒縣東一書生進京趕考,途中遇雨,就到這棵巨大的銀杏樹下避雨,忽然興致上來,想考察一下樹到底有多粗,就用摟抱的形式來測量樹的圍粗。書生竟然摟了七摟還沒轉到起點。正在他想摟第八摟的時候,被眼前的情況嚇住了———書生量樹的起點竟站著一位年輕的少婦。原來少婦也來大銀杏樹下避雨。由於樹太大了,所以兩人誰也沒看見誰。怎麼辦呢?書生有心讓那少婦讓一讓,但不好意思開口,但又不想放棄自己的測量,於是就只好改為用手的方法,悄悄向那少婦身邊過去,數到第八的時候,正好到那少婦的身邊,那少婦竟然也沒覺察。可是,那少婦身體所佔的位置怎麼量呢?書生想不出別的辦法,就只好把少婦的體寬也算測量的一個長度。於是銀杏樹的樹圍就成了“七摟八拃一媳婦”。 幾百年過去了,銀杏樹的樹圍早已超過了“七摟八拃一媳婦”,但是,“七摟八拃一媳婦”的趣聞,卻在周圍的村莊裡世世代代的流傳著。。劉勰在此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學評論鉅著《文心雕龍》。郭沫若曾來此山參拜,親手題下“文心亭”、“校經樓”。 《左傳》記載:“魯隱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可見,該樹當時已成濃蔭,成為名樹。專家考證,此樹至少已有3500年曆史。樹現高26.3米,樹冠遮地20餘畝,樹幹周長15.7米, 須八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此古樹乃冰川時代留下來的樹種,有“活化石”之稱。經國家林業部專家鑑定,為“天下第一銀杏樹”。此古銀杏歷盡滄桑,有詩曰: 驀看銀杏樹參天,閱盡滄桑不計年。 秦柏漢鬆皆後輩,根蟠古佛未生前。

  清順治年間莒州太守陳全國立石碑題詩曰:

  大樹龍蟠會魯侯,煙雲如蓋籠浮丘。 形分瓣瓣蓮花座,質比層層螺髻頭。 史載皇王巳廿代,人經仙釋幾多流。 看來今古皆成幻,獨子長生伴客遊。,公樹,在當地號稱為“老神樹”。


銀芽柳的花語及生態習性
迎春花的花語及傳說
相關知識
銀杏的花語及歷史淵源
薰衣草的花語及歷史淵源
銀杏的花語及傳說故事介紹
白色劍蘭的花語及歷史文化介紹
杏花花語及歷史起源
銀杏的花語含義及傳說故事
長壽花的花語和歷史傳說是什麼
銀杏的花語含義
銀杏的花語是什麼
銀杏的花語有什麼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