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百合的養殖和繁殖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宮燈百合為多年生球根草本,由於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國宮燈而得名,開花時猶如一串串燈籠掛滿花枝,凸顯於綠葉之間,柔美多姿,極富特色。下面小編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宮燈百合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若酸性低的土壤則應用生石灰改良,這樣既可改良土壤,又可殺死一些土壤中的病菌及地下害蟲。如果鹼性較重的土壤用磷酸加入泥炭改良,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

  2、施肥:宮燈百合整地時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畝施複合肥375~600千克/公頃+有機肥30000千克/公頃或其他腐熟有機肥,作為底肥施用後均勻混合於表土30釐米厚。種過其他球根花卉的地塊,還應新增800倍三氯殺蟎醇,防止根蟎為害。不需要很高的營養水平,在栽培的頭三週內一般不施肥,這期間保證根系發育良好是最重要的。

  3、溫度:宮燈百合生長期最適宜的土壤溫度是18~24℃,頭三週內或至少在莖生根長出之前,溫度應低。當溫度高於20℃時會導致生根質量下降,尤其在夏季,保持或促使土溫涼爽是不可缺少的。白天溫度過高會降低植株的高度,減少每支花的花蕾數,併產生盲花。夜晚低於15℃會導致落蕾,葉片黃化,降低觀賞價值。

  4、光照:宮燈百合光照不足不利於花芽的形成,光照過強也會影響切花的質量,生長期需進行遮光處理及補光措施來改變光因子對植株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生長前期遮蔭有利於提高植株高度,特別是夏季,大棚內外及四周用遮蔭網,以免使棚內溫度過高,造成對植株及花蕾的傷害。當花蕾分化期至花苞長出時是葉燒敏感期,應注意光照和溼度變化不能過大。

  5、水分:宮燈百合易受鹽分高的影響,尤其是鈉鹽,鹽分太高會導致缺水,建議從栽植後第17周每天灌水20~30分鐘,使用電導率儀定期檢測土壤電導率。定植後前8周從頂部澆灌,接下來9周改變球座帶,種植17周後,停止澆水。停水4~6周後採收種球,澆水時候一定要注意水的多少,不得超出20公分。

  6、通風:春夏秋三季氣溫有保證,午間氣溫較高,可於上午揭開棚膜及頂窗通風,在溫度稍低的環境下調節溼度,避免高溫階段發生溼度劇變。冬季氣溫低,應採取保溫措施,換氣須在中午外界氣溫高時進行,間斷地進行通風換氣。

  7、病蟲:宮燈百合常見病害有灰黴病、葉斑病、根腐病等,主要通過種球和土壤消毒來防治。生長期發病可每隔7~10天定期交替噴施代森銨、多菌靈等殺菌劑。常見蟲害主要是根蟎等地下害蟲及蚜蟲,用辛硫磷、三氯殺蟎醇防治。

  宮燈百合的繁殖方法

  1、播種:宮燈百合種子具有深度休眠機制,發芽率極低,採用赤黴素處理可提高其發芽率達20%。種子萌芽後經一個生長季,可長成1~2克的小種球,小種球再經1~2年才能養成提供切花栽培的商品球。

  2、分球:宮燈百合種球繁殖時每一球具兩個生長點可產生兩個新子球,以此法所生產的種球較大,但繁殖倍率較低。種球在春天種植,地溫大於16℃時,2~3周即可發芽。如果氣候冷涼或休眠不足16周,建議進行催芽。在適宜的環境下,45~60天植株就可開花。

  宮燈百合的病害防治

  確保適宜的溫度,安排好定期地澆水,殺菌劑,殺蟲劑和噴施計劃。在離地35釐米處用支撐網防止植株倒狀,並且隔一段時期,施用毒餌誘殺地下害蟲。

  病蟲害防治

  土壤和基質要消毒,清除其中的宿根雜草及殘根。混施除草劑***rizolex***殺菌劑***ridomil***,種植後14周要定期噴除草劑***ridolex or terraclor***。

  常見病害有灰黴病、葉斑病、根腐病等,主要通過種球和土壤消毒來防治。生長期發病可每隔7-10天定期交替噴施代森銨、多菌靈等殺菌劑。常見蟲害主要是根蟎等地下害蟲及蚜蟲,用辛硫磷、三氯殺蟎醇防治。

  宮燈百合的作用用途

  插花切花素材

  由於宮燈百合色彩及造型的特性,使它成為插花藝人愛用的素材。在花束設計或插花造型使用上,常成為強調質感的象徵。

  當花莖最下部3朵花完全綻放呈金黃色時可採收切花,通常切花後於植株基部留2-3片葉。採收的切花應及時放入清水中吸水2小時以上,再放入保鮮液,置於6℃-8℃的低溫冷藏室,4-6小時後進行分級包裝。

  插花捧花材料

  由於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國宮燈而得名,開花時猶如一串串燈籠掛滿花枝,凸顯於綠葉之間,柔美多姿,極富特色。宮燈百合外形嬌俏,玲瓏可愛,橙黃色的花鈴配以碧綠油亮的莖葉,十分招人喜愛,是優良的插花花材和新娘捧花材料。


大麗菊開花的季節是什麼時候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詳細介紹
相關知識
宮燈百合的養殖方法和生長習性
宮燈百合的養殖和繁殖方法
食用百合的種植時間及方法
百合的功效與食用方法
鮮百合的功效與食用方法
百合的功效及食療方法盤點
宮寒拔罐的穴位和調理方法
百合的收穫與加工方法有哪些
百合的收穫與加工方法有哪些
百合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