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有哪些種植管理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盆栽桂花這幾年在都市家庭中越來越普遍,因其獨特的高雅氣質與不俗的歷史韻味逐漸成為家庭花卉養殖中的主角。在種植中需要怎麼去對它進行管理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桂花種植管理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桂花種植管理方法

  上盆

  上盆一般選擇春季或秋季,以陰雨天為宜。移栽之前要打好土球,以確保成活率。花盆裡的土壤宜選擇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土壤配比為腐葉土2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

  光照與溫度

  黃河以南可露地越冬。黃河以北需在室內越冬,置於陽光充足的地方,室內溫度保持在5度以上,但不可超過10度。翌年四月份移到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後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的地方。生長期光照不足時,影響花芽的分化。

  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櫱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同時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

  桂花的繁殖方式

  播種法

  4-5月份桂花果實成熟,當果皮由綠色變為紫黑色時即可採收。桂花種子有後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採收後灑水堆漚,清除果肉,置陰涼處使種子自然風乾,混砂貯藏,砂藏後可秋播或春播。砂藏期間要經常檢查,防止種子黴爛或遭鼠害。播種繁殖一般採用條播的方法。播種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亦可播於室內苗床。播種時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將來影響幼苗生長。播後覆蓋一層細上,然後蓋上草佔,遮蔭保溼,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當年即可出苗。每畝用種量約20千克,可產苗木3萬株左右。小苗於苗床生長2年後,第3年可移植栽培。實生苗開花較晚,定植8-10年後方能現花。

  嫁接法

  嫁接砧木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白蠟和流蘇***別名油公子、牛筋子***等。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釐米處剪斷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壯枝條長10-12釐米,基部一側削成長2-3釐米的削麵,對側削成一個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側約1/3處縱切一刀,深約2-3釐米;將接穗插入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綁緊,然後埋土培養。用小葉女貞作砧木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快,壽命短,易形成“上粗下細”的“小腳”現象。用水蠟作砧木,生長慢,但壽命較長。盆栽桂花多行靠接。用流蘇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長季節進行,不宜在雨季或伏天靠接。靠接時選二者枝條粗細相近的接穗和砧木,在接穗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深達木質部,長約3-4釐米,在砧木同等高度削成與接穗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後將兩切口靠在一起,使二者形成層密結,用塑料條紮緊,癒合後,剪斷介面上面的砧木和下面的接穗。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

  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扦插法

  在春季發芽以前,用一年生髮育充實的枝條,切成5-10釐米長,剪去下部葉片,上部留2-3片綠葉,插於河沙或黃土苗床,株行距3釐米X 20釐米,插後及時灌水或噴水,並遮蔭,保持溫度20-25℃,相對溼度85%-90%,2個月後可生根移栽。

  壓條法

  可分低壓和高壓兩種。低壓桂花必須選用低分枝或叢生狀的母株。時間是春季到初夏,選比較粗壯的低幹母樹,將其下部1-2年生的枝條,選易彎曲部位用利刀切割或環剝,深達木質部,然後壓入3-5釐米深的條溝內,並用木條固定被壓枝條,僅留梢端和葉片在外面。高壓法是春季從母樹選1-2年生粗壯枝條,同低壓法切割一圈或環剝,或者從其下側切口,長6-9釐米,然後將傷口用培養基質塗抹,上下用塑料袋紮緊,培養過程中,始終保持基質溼潤,到秋季髮根後,剪離母株養護。

  桂花的病蟲害防治

  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充套件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10mm,或因病斑擴充套件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溼、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溼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溼度減少病害的發生。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蟲害防治

  家庭養殖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週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


桂花冬春交替怎麼種植養護
養殖的桂花樹不開花怎麼辦
相關知識
桂花有哪些種植管理方法
木瓜有哪些種植管理技術
軟棗獼猴桃有哪些種植管理的方法
軟棗獼猴桃有哪些種植管理的方法
牡丹花的種植管理方法有哪些
白芨的種植管理方法有哪些
白芨種植管理方法有哪些
有哪些讓蘋果高產的種植管理方法
蘋果園春季的種植管理方法有哪些
四季豆的種植管理方法技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