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6日

  長期生活在潮溼的環境裡,再加上悶熱的天氣,溼氣、熱氣一起進入人體,很容易出現溼熱的現象。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醫祛溼的艾灸方法

  1、谷穴艾灸祛溼

  合谷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有“顏面合谷收”的說法,當面部面板有紅血絲時,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但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強刺激,孕婦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

  手法:艾灸距離穴位3-5釐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10次為一療程。每次艾灸10-15分鐘,每天一次。

  2、足三裡穴艾灸祛溼

  足三裡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鐘即可,需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可以看到祛溼的效果。

  3、豐隆穴艾灸祛溼

  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溼,效果較佳。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溼。

  4、解溪穴艾灸祛溼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溼。

  5、三元穴艾灸祛溼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鐘,能夠幫助祛溼。

  6、中脘穴艾灸祛溼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同時有助於祛溼。

  日常生活除溼的小妙招

  1、最天然的排溼途徑就是大小便,排出途徑不暢會導致溼重。所以要多吃排溼食物,如薏米、紅小豆、海帶、紫菜等,綠豆湯也不錯。

  2、肥甘油膩吃太多了加之胃腸動力不足,就會阻塞經絡成為能量垃圾。建議三餐從簡甚至短期斷食,多吃粗纖維,減少身體的運化負擔。

  3、由於夏季毛孔都是張開的,寒冷製造的一些寒溼會聚集在我們的身體裡。建議把辦公室空調的溫度調節到25度以上,準備護腰和披肩,避免冷風侵襲身體。

  4、運動生陽,尤其是能夠讓身體出汗的運動要把面板這扇窗戶開啟,藉助運動產生的熱量將溼氣蒸騰出去。

  5、保證睡眠時間,每天增加點體力消耗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6、大量喝水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水腫,建議喝水的時候要小口小杯,可以用蔬菜水果等補水。

  7、所有的溼氣都可以通過中醫的調理來化解,中醫祛溼的方法可以是鍼灸、理療、拔罐、刮痧和吃中藥,上述這些活動最好在醫院進行。

  8、可以通過揉按承山穴、陰陵泉、三陰交穴位來達到祛溼氣效果。

  9、平常可以多做仰臥起坐增強五臟六腑提供免疫力,增強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及祛溼氣的能力。

  10、切勿淋雨、特別是天氣乾燥很久以來下的雨,淋雨了要及時換洗乾淨衣服,洗頭了要及時吹乾,特別是晚上不要溼發就寢,以防溼氣入體;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氣入體。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中醫冬季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黃褐斑的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醫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冬季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立秋時節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清熱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夏日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春季有效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秋天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清熱排毒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瘦臉的方法有哪些
夏季祛溼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