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見病預防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夏季高溫溼熱下容易誘發多種疾病,人的抵抗力差汗液排洩嚴重,這都是造成疾病輕易侵入體內的原因。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1、如何預防中暑

  夏季中暑的症狀不明顯,或者沒留意,經常被忽視。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表現時,應迅速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多飲用淡鹽水;還可以在額頭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等症狀,應立即去醫院。

  1.2、如何預防細菌性痢疾

  預防細菌性痢疾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製作食品時應生熟分開,已經烹調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過生食品的碗內。餐具、食物等要做好洗滌消毒工作。另外,要少吃油膩、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吃隔夜菜。

  2、夏季如何預防手足口

  夏季有一種高發於兒童的腸道傳染病就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症狀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腔、臀部出現皮疹或者皰疹,少數患兒會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3、夏季感冒的治療與預防

  夏季感冒應注重對症下藥。用清熱解表類藥物板藍根顆粒、抗菌消炎膠囊、夏桑菊顆粒等對症治療,可從根本上調治疾病。

  預防策略如下:

  3.1、空調使用有講究。夏季空調開得過猛,室內外溫差過大,常會引發感冒影響健康。建議人群減少在空調房間裡的時間,一般空調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4℃最為適宜;“上班族”回到家裡不要急著鑽進空調間;即便開空調,室內也應適時保持通風。

  3.2、經常洗手。有研究顯示,手的觸控最易感染病毒。感冒患者的飛沫中,僅8%有感冒病毒,大多的病毒傳染仍通過手。如健康人群碰了患者接觸過的地方,再摸自己的鼻子、眼睛就會染上感冒。

  夏季小兒常見疾病以及預防方法

  1、乙腦

  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蚊蟲為傳播媒介。乙腦多發生於12歲以下的兒童中,尤其是3歲以下的小寶寶。乙腦的高發期在每年的7-9月,8月是高峰。主要症狀是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嗜睡、頸項強直、高燒不退、昏迷、抽風等。預防方法:10歲以下的孩子要按時接種乙腦疫苗,還要特別注意滅蚊、防蚊。要教育孩子不可貪涼,不在室外露宿,可採取多種方法驅蚊、避蚊,防止蚊蟲叮咬。

  2、菌痢

  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與不潔飲食有關。多發於7-9月,以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預防方法:要把好“病從口入”關,蒼蠅是菌痢的傳染源,在飲食上要注意飯前便後洗手。

  夏季常見猩紅熱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知識

  1、猩紅熱: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小兒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菌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偶可經接觸傳播。

  防治措施:在流行季節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經常通風換氣和溼式掃除是做好猩紅熱防控的關鍵。

  2、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在學齡前兒童中廣泛流行。

  防治措施:為預防流腮,適齡兒童應及時接種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風疫苗。平常還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房間或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感染流腮後要進行隔離治療,隔離期限一般認為應從發病始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為止,約3周。


兒童夏季發燒的治療原則
春天護髮的方法
相關知識
夏季常見病預防知識
夏季傳染病預防知識_如何預防夏季傳染病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講座演講稿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手抄報內容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講座稿
兒科常見疾病預防知識
兒科常見疾病預防知識
夏季疾病預防知識
夏季疾病預防知識
學校常見病預防的應急預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