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白露節氣一來,就意味著涼爽季節的開始。那麼白露養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白露養生食譜有哪些?現在就由小編來跟你講一講白露養生的相關注意事項吧!

  白露養生的注意事項

  1、白露為霜,保暖防涼

  白露過後,溫度下降速度加快,公眾要注意保暖,及時新增衣物,以防感冒發生。《養生論》曰:“秋初夏末,不可脫衣裸體,貪取風涼。”養生專家提醒,白露時節,由於秋高氣爽,很多人依然穿得很少,尤其是追求時尚的青年女性,無視天氣的變化,常常是裙裾飄飄,甚至穿著吊帶衣、露臍裝上街,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而且還會傷害身體。

  雖然俗話說“春捂秋凍”,但彰顯靚麗也要量力而行。有句諺語叫做“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意思是白露時節雖然白天天氣溫和,但早晚涼意漸濃。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面板,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吸呼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犯經絡筋骨,嚴重者可能出現四肢麻痺症。

  在這個節氣中,我們在秋衣的選擇上要注意寬緊適中,大小要根據自己的體形來選擇。對於一些身體素質不怎麼好的人們,最好能夠及時加衣,以免著涼感冒。當然對於體質較強的人,還是不要過早加衣為好。另外,在白露節氣我們要注意腳部的保暖,寒都是從腳開始的。

  俗話說:“白露身勿露,著涼易瀉肚。”隨著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明顯,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但也不宜一下子添得太多太快,同時秋季一定要增加適時適度的耐寒鍛鍊,有助於冬季抗寒能力的提高。

  2、調整飲食,謹防秋燥

  增加對芝麻、蜂蜜、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另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告別炎熱的夏天,迎來涼爽的秋天。但是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營養專家表示,初秋時節,夏季的高溫尚未退卻,再加上天晴少雨、氣候乾燥,這個時候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面板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當心秋燥傷人。

  白露是典型的秋日節氣,是真正涼爽季節的開始,秋季主氣為燥,當秋燥沒能得到及時地預防和控制,便會發展為疾病狀態。白露過後,燥氣漸盛,燥易傷肺,所以營養專家提醒要特別避免容易在秋季發生的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氣管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特別對於那些過敏體質的人,在飲食養生上更要慎重。

  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為了預防呼吸道疾病,營養專家表示,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醃菜、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營養專家建議,公眾可選用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蔘、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除了上述藥物之外,要多吃梨、山竹等涼性水果,同時增加對芝麻、蜂蜜、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另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白露養生的食譜

  1、貝母甲魚

  原料:活甲魚1只***約500~1000克***,川貝母5克,料酒、細蔥、花椒粉、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先將甲魚放人溫熱水中,使其排盡尿,然後剁去頭,剖除內臟,清洗乾淨。將甲魚放入蒸缽中,加水適量,放人貝母、料酒、花椒粉、細蔥、味精、精鹽,以武火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滋陰補肺、化痰止咳。

  應用:陰虛所致久咳痰多、氣短喘促、夜臥盜汗、心煩口渴、低熱不退等。

  2、南沙蔘煮蛋

  原料:南沙蔘50克,雞蛋2個。

  製作:將南沙蔘與雞蛋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待蛋熟後,取出剝去殼,再放入藥湯中稍煮即成,飲湯食蛋。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滋陰、降火、止痛。

  應用:陰液虧虛、虛火上炎所致的牙齒疼痛、紅腫不顯或無紅腫、口齦乾燥等。

白露養生有哪些要訣
立秋吃什麼養胃有哪些食品
相關知識
白露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女性秋季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冬季老年人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女人春季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大暑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夏季睡眠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芒種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處暑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冬季起居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老人運動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