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國建材檢測行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一、引言
  建築材料檢測在建材科研、技術開發、企業生產和建築工程施工等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評定和控制建築材料質量的依據和必要的手段,也是發展建築科學技術、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隨著我國城鄉建設事業的不斷髮展。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對包含建材檢測在內的檢測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中國的檢測機構成立歷史並不長,從形成到今天大約經歷了20年的時間,而且大都是從實驗室演變而來,主要設立在國內專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及相關的大型企業中。
  
  二、現狀
  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統計,目前我國的檢測機構分佈之廣、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寬,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僅與建築、建材有關的實驗室就多達4600餘家。在這4600餘家建材建築檢驗實驗室中,僅企業實驗室就佔去了40%的份額;而監督檢測機構所佔的比例,只達到整個行業的30%,監測力量頗為薄弱;科研院校檢測機構幾乎與監督部門基本持平,佔30%。在眾多的實驗室中,絕大部分實驗室的檢測裝備相當簡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固定資產不足200萬元。實驗室操作人員更是少得可憐,大多數不超出10人。年檢測收入不足100萬元,除去成本,利潤微乎其微。定位不準發展失衡因為建材檢測行業從開始出現發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築企業內部試驗室等附屬機構的面貌出現的,大都帶有科研與教學性質。而以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名義設立的監督檢驗室,帶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屬於母體的部門進行運作,還沒有形成獨立企業運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國際慣例,沒有獨立法人資格,檢測機構是不能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服務市場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貿以後。這就為中國的建材檢測機構帶來了市場風險和壓力。
  
  三、存在的問題
  儘管對建材檢測機構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檢測工作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假、亂、低、缺”的現象。假,表現在檢測的試件假,過程假,資料假,結論假;亂,表現在檢測單位內部管理混亂,檢測市場秩序處於無序狀態;低,表現在檢測人員素質低,檢測技術水平低,檢測管理層面低;缺,表現在缺乏管理手段,缺乏技術措施。
  
  四、需要改進提高的地方
  針對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建材檢測管理,提高建材監管水平,有必要改進建材檢測管理的方式,以提升檢測服務能級,可以將“完善一個平臺,啟用兩個現場,落實三方責任。整治四大頑症,打造五大機制,把握六個操作節點”納人建材檢測工作的重點。
  1.完善檢測資訊平臺
  掌握資訊就是佔領了監管的制高點。雖然本市已基本完成了檢測行業資訊管理系統,也就是都會網路建設,但是月報、速報,尤其是連網和資料上傳工作還及時,檢測資訊還不完整、不準確。為確保檢測資訊的及時、準確、真實、完整。實現檢測資訊的有效性,利用檢測資訊平臺為建材監管服務,可以通過月報、速報和連網上傳資料的比較,完善都會網路建設,最終應直接通過都會網路即時傳輸檢測資訊,直接利用都會網路上傳資料進行彙總、分析、判斷。
  2.啟用施工現場和檢測現場,實現兩場互動
  施工現場和檢測現場原來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現場,對施工現場建材產品狀況的描述和取樣由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完成,檢測單位的工作在檢測現場完成,僅對來樣樣品的檢測結果負責,往往不能真實反映建材產品的實際質量狀況。應使施工現場和檢測現場相互聯絡起來,從施工現場的建材產品資訊跟蹤到檢測現場的檢測情況,從檢測現場的檢測結論追溯到施工現場的建材產品狀況,實現兩場互動,保持施工現場和檢測現場的一致性,真實反映建材產品的質量和特性。
  3.落實建材供應、使用、檢測三方責任
  從見證取樣深化到三方確認,就是要緊緊抓住建材供應商,一旦檢測結論產生,就能及時確認各方責任,順利實現不合格產品的清場和對使用單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合理使用和見證使用經檢測合格的產品,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根本。檢測方就是檢測機構,應確保檢測的客觀、公正,真實反映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質量狀況。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應充分發揮這三類物件的作用,通過明確各方責任,規範各方行為,才能有效遏制檢測工作中的假、亂現象。
4.整治四大頑症,針對“假、亂、低、缺”實施整治
  經過多年發展和治理,檢測行業得到飛速發展,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要緊緊抓住“假、亂、低、缺”四大頑症開展大規模整治違規行為的活動,向社會表明整治檢測頑疾的決心和力度,並著力分析造成頑症的原因,落實對應整改措施和改革設想。對於集體***、多次***、社會反響較大的檢測單位,加大處罰力度。支援市建設工程檢測協會對***人員,查處一個、吊銷一個,絕不護短。
  5.把握委託、核查、抽樣、試驗、報告和評估六個操作節點
  委託應更新,應改變現有的委託方式,委託過程應有第三方監督;核查應嚴格,應核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資訊,保證檢測資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抽樣應科學,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抽樣方案,推行檢測機構現場抽樣和取樣,保證試件能代表母體的質量狀況;試驗應規範,應按檢測執行法則操作,確保檢測過程和檢測結論客觀、準確;報告應有效,檢測資訊應即時傳輸,不合格檢測資訊應及時上報;評估應專業,對檢測工作的開展應進行績效評估,不斷規範和完善各個節點的操作執行。
  
  五、結語
  建材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的建立,必須根據各自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嚴格依據GB/T15481-2000《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將檢測的每個過程和標準、法律法規的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在各個環節有效地實施。在有效地執行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保證下,不迴圈地進行自我評價、持續改進,進一步完善實驗室質量體系。
  
  參考文獻:
  [1]康立中,何潔.建材檢測資訊管理系統在檢測工作中的應用[J].遼寧建材, 2003,***01***.
  [2]馬振珠.中國建材檢測行業大透視[J].工程質量, 2007,***01***.
  [3]陳麗莎.建材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的建立及其持續改進[J].廣東建材, 2004,***08***.
  [4]沈國偉.建材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設計[J].今日電子.

研究灰底白板紙與白卡紙階調再現效能
國內新型牆體材料的應用現狀分析
相關知識
探析我國建材檢測行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我國建築塗料行業發展戰略的探討
淺析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隱性債務問題
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設定的原則和存在的問題
探析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問題論文
探析我國本地化電子商務服務新模式論文
建材檢測委託合同單
探析我國機械製造技術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探析我國本地化電子商務服務的新模式論文
探析我國基礎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