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不得不防的疾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表證偏風寒,津虧鉸輕,舌紅苔薄白,脈浮數。以下是:

  秋燥聲音嘶啞

  肺主聲:聲音的產生與肺的功能有關。肺氣充足人的聲音巨集亮,肺氣虛弱的人聲音低微。風寒襲肺時,肺氣閉塞,可出現聲音嘶啞或失聲。

  秋燥鼻炎

  肺開竅於鼻:鼻是氣體出入之通道,與肺直接相連。肺氣正常,則鼻竅通利,嗅覺靈敏。若肺有病則可出現鼻塞、流涕、嗅覺異常,甚則出現鼻翼煽動,呼吸困難等症。特別是有過敏體質的人群,在秋季由於很難適應這一氣候的變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發作。如果出現有頻頻打噴嚏直打得頭疼、胸疼、肚子疼等情況的話,一定要提高注意了因為這是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這個時候應該特別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並且保證飲食的清淡,這樣才能遠離過敏原。


  秋燥面板瘙癢

  肺合皮毛:皮毛指人體的肌表與毛孔,是人體抵抗外邪的屏障。肺能將衛氣和津液輸布到肌表,溫養皮毛,以維持其正常的生堙功能。肺氣充足則皮毛潤澤,汗孔開合正常,機體不易受外邪的侵襲。若肺氣虛弱,則衛外之氣不足,肌表不固,容易自汗,並易受外邪侵襲而經常感冒,而外邪侵襲肌表,又多引起肺的病症。面板為肺所主,面板瘙癢是秋季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情況下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溫度升高時易誘發或加重。這個季節,沐浴不宜過勤,而且肥皂以及沐浴露也不能使用一些鹼性較大的成分。

  秋燥感冒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氣候特點是初秋溼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由於晝夜溫差變大,冷暖多變,許多人很難適應氣候的變化,極易發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

  秋燥

  秋燥對人體傷害最大的是肺部,燥邪最易犯肺傷津耗液,從而導致我們出現鼻乾嚥燥、聲啞乾咳、大便乾結等“秋燥症”。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芝麻、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柿子等食物,以此來潤燥養肺。秋天面板易乾燥,注意保養肌膚。

  秋燥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原因除了因為乾燥的氣候所致外,口腔損傷、營養缺乏、激素變化等因素都會直接導致口腔潰瘍的出現。平常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漱口,少吃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此外,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因此口腔潰瘍也被認為是身體變弱的訊號,所以患者要加強身體鍛鍊,改善體質。

  秋五行屬金,夏季屬土,土生金,秋季自然界土的性質減少,脾胃屬土,應預防胃腸道疾病,如急性胃腸炎

  秋季還需要特別注意預防急性腸胃炎,進入秋季後人體腸道的抗病能力也開始減弱。很有可能會發生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在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飲食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應儘量少吃刺激性食品,保持精神愉快。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鬱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

  秋燥習慣性便祕

  肺與大腸相表裡,秋季過後由於氣候的特點,很容易導致大便出現乾燥難排的情況,其主要表現為便次減少,糞質堅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脹感、欲便不暢等。因此到了秋季有習慣性便祕的患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3000毫升的溫水,因此來有效的預防便祕。

喝茶養生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茶
濫用抗生素會變胖你知道嗎
相關知識
秋燥不得不防的疾病
白領趴桌睡讓人不得不防的疾病
不能懷孕的疾病有哪些
男人不能忽視的疾病訊號
頸椎不好導致的疾病
老年人需要預防的疾病有哪些
老人夏天需要預防的疾病有哪些
老年人春季需要預防的疾病有哪些
春季預防的疾病
小雪時節需要預防的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