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選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想給桌上型電腦買個好點的機箱,要怎麼樣選擇好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桌上型電腦機箱選擇方法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桌上型電腦機箱選擇方法一:

  在我們攢機的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部分也許就是機箱了。DIY們裝機大多對CPU、顯示卡、主機板等大部件仔細分析, 找出最佳的價效比配置或者是對自己來說最“爽“的配置,但往往對價值含量較低的東西不加重視,認為這些是“有了就行”,機箱就是在這個“被遺忘的角落”中的一個部件。最多就是選擇機箱只注意外觀好不好看而已,並不在乎什麼牌子啊,型號啊,更不要說用料啊,做工啊等。所以,我們會看到,在配機的時候,通常都是在買完所有配件之後,發現所剩錢不多了,於是挑了一個比較好的電源,而機箱就只能湊合買一個最便宜的了,最多在看到自己很喜歡的外觀的時候,狠一下心,買個漂亮的。反正大家認為機箱只是一個固定配件的裝置,只要它的樣子OK,那什麼機箱都可以,各類品牌的質量差別不大。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機箱作為電腦配件的“家”更應該受到DIY的重視,這不僅僅因為它品質的好壞關係到拆裝電腦的方便性,還關係到各個配件之間的位置協調問題。下面,舉幾個錯誤的例子來給大家作為前車之鑑:

  1***認為機箱也想電子產品一樣,越輕越薄就越好。

  呵呵,機箱這東西還是屬於“重工業”的產品,輕薄那時對電子工業產品的評價標準,對機箱不適用。為什麼這樣說呢?畢竟機箱不是那種一放好就固定不動的東西,偶爾我們還是要搬動一下的,如果是輕薄的機箱能經得起搬動嗎?小編就見過一個這個得例子,一個朋友把電腦挪個地方,結果開機得時候XP在進入系統先就死在那裡,一開始認為是軟體問題,結果又是重灌,又是用軟盤防毒,搞了一天毛病還是存在,實在不行了,把我拉了過去,我活馬當死馬醫了,把機箱拆開,裡面得東西大卸八塊,然後在把它一塊塊得裝上,結果問題找出來了,大家想想問題在那裡?呵呵,很多人一定認為是配件問題了,不是這個壞了,就是那個燒了,因為大家都知道XP對硬體要求高,都知道這個壞那個的表現,特徵啊。不過問題居然出在機箱上,因為我朋友在買電腦的時候就隨便要了一款機箱,結果那個JS給了他很薄的電腦,結果在搬動的時候,機箱後面變形,把顯示卡從AGP槽裡面擠出了一點,結果就接觸不良了,導致不能進出XP系統。呵呵,經過這次後,我朋友每次動機箱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_^。

  那這樣怎樣看一個機箱的框架是不是好的呢?一般來說機箱的外部通常是由一層1毫米以上的鋼板構成,鋼板的厚度及材質直接關係到機箱的剛性以及隔音和抗電磁波輻射的能力。正規廠家生產的機箱所用鋼板厚度都不低於1.3mm,但也有一些小廠商採用厚度僅1mm左右的鋼板,大家也不必要那尺子去量,只要你把他辦起來,在同體積下越重的機箱越好,此外,大家還可以用手指彈彈機箱的外殼。如果能聽到清脆的敲擊聲證明該機箱的鋼板比較薄而脆,如果聽到的是比較沉悶厚重的聲音那該機箱的選料一定不錯,好的鋼板一般鍍有一層很薄的鋅***光亮的部分***,這樣的話,可以經受強度高耐衝擊,硬度大彈性強。機箱的框架部分採用的鋼材一般是硬度比較高的優質材料折成角鋼形狀或條型,我們可以將拆掉外殼的機箱框架使勁用手搖一搖。好機箱應該比較穩定,而劣質機箱輕則容易晃動。選擇的時候還要注意機箱外層和內部支架邊緣切口是否圓滑,一個好機箱不會出現機箱毛邊、銳口、毛刺等現象。而劣質機箱出現上述的現象的話,安裝時經常出現“鮮血四濺”。一般來說,機箱在出廠前,都要經過相應的磨邊處理。把一些鋼板的邊沿毛刺都磨平,稜角之處也打圓,會相應的折起一些邊角。安裝這樣的機箱時,就不會擔心給割傷了,而一些做工粗糙的劣質機箱往往容易劃傷手。

  2***過分注重外觀,而忽略了散熱性和定位。

  這個問題在mm中往往較為突出。隨著人們的品位越的提高,不少廠商都推出了個性化的機箱來滿足那些對外觀要求較高的使用者。的確,電腦在家中擺著還是很醒目,除了所起到的作用外還應是一件不錯的欣賞品。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帶有鮮豔的色彩、新奇的造型、透明的機殼等宣揚個性的設計,極大的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但是,往往在這些造型背後是散熱的隱患的配件定位的隱患。

  現在很多廠家推出了小巧精緻的機箱,還有的仿照一體機的樣式,推出了不少迷你的機箱,這樣一來,很多愛美的mm就趨之若騖,還有不少時尚的gg也加入選購的行列中。如果是名廠的設計也罷了,很多散熱問題,可以通過內部的風道設計而得到改善。但是如果是一些劣質的的仿造產品的話,在虛有其表的同時,帶來的更多是散熱的問題還有對配件定位的問題。合理的機箱結構設計,在考慮外觀的同時,必須注重機箱的風道設計,即:在自然無風的條件下,哪裡進風最適宜,哪裡進風的效果最好,哪裡排風最順暢***不至於使熱能在內部滯留,能很快的排除機箱外***。同時還要考慮風孔的大小和其所處的位置,進出風扇的位置設計是否形成有效對流等等,這些都是風道設計最基本的要求。而很多“小巧”的劣質機箱,在仿造外觀的時候往往沒有考慮風道的設計,這樣一樣,往往導致通風不暢,熱量在機箱內排不出去,形成機箱內熱島,這樣的話,輕則導致系統不穩定,配件壽命減少,重則會導致配件因為過熱而燒燬。現在的cpu和顯示卡的熱量都是很“恐怖”的,希望有強勁的cpu的顯示卡的朋友在這個問題上特別注意,不要因為“小小”的機箱而失大。在注重了散熱的同時,一個好機箱的最基本的標準的裡面的配件的定位合理,可安裝多種不同型別的主機板***如ATX、Micro ATX***,同時,對插卡的位置應該有很合適的定位,不應出現插卡位置錯位而導致無法安裝等情況。有個朋友,買個了有五個pci槽的主機板,插了網絡卡,音效卡,電視卡,結果當他想玩SCIS的時候,當他興高采烈的插上了SCIS卡的時候,卻發現沒有插卡的位置了,faint啊!主機板上的卡位對不上機箱的卡位了,因為機箱上的五個卡位對不準,在以前勉強的用了三個後,就沒有“擴充套件空間”了,所以,喜歡玩不同東西的朋友,不要單單看你的主機板上有幾個PCI槽,還要看看你的機箱能不能有這麼合適的卡位配合。

  3***很容易忽略的地方――防靜電

  無論是機箱的選料、做工、佈局還是結構,這些都是在選購的時候可以看出來的,什麼是在選購的時候看不出來的,或者是很容易忽略的呢?那就是防靜電了。因為很多時候,要電腦開到一定時間,靜電有一定的積累的時候才會電到你飛起來。DIY們一般喜歡搬弄電腦,但是往往在拆機的時候,遇到防靜電不好的機箱,當手碰到機箱後部面板***機箱除了後部面板裸露,其它部位都被油漆塗上了基本感覺不出靜電***就會給電的很痛,於是只有把電插頭拔了,等一段時候,才能去動那個機箱,如果嚴重的話,還必須對機箱放電才能把靜電完全消掉。有個朋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通宵打機通關,為了不影響家人,買個副耳機,結果剛一帶上耳機,就被電了一通,這下完了,耳機不能聽了,你說說要是碰上這種情況,要多痛苦就有多痛苦。人體有害之外,對機箱內部的配件也是一大殺手。一般的靜電積累回對板卡的通訊造成干擾,會造成系統的的穩定,或者的系統的無端端的重啟,而大量的靜電積累回對板卡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害。靜電是所有電子元器件的天敵之一,很微量的靜電就足以擊穿一些脆弱的電子元器件,導致整套電子裝置無法工作,而很多板卡的電路板都有直接裸露的部分,這給靜電提供作案的條件。所以在裝機的時候,選擇防靜電好的機箱是非常的關鍵的,一般來說鍍鋅板都有很好的防靜電作用的。其實電腦在正常工作時,顯示器、主機都會產生靜電,需要將靜電導走,但現在很多家庭佈線不規範,地線並未良好接地,經我們測試有的零線與地線接在一起,甚至有的地線還帶電,這樣並不能起到導走靜電的作用,如果人體與地形成通路比如不穿鞋觸控電腦外殼就會感到麻人。改進佈線,如果這比較困難,就可以用一根導體如電線、鐵絲等一端接在機箱上,另一端接在能良好接地的地方如窗臺金屬扣、水管等,接頭處保持接觸良好***兩頭都接在金屬裸露處,不要接在有漆等絕緣材料的地方***即可。

  桌上型電腦機箱選擇方法二:

  機箱的選擇主要是看樓主買主機板的型號大小

  主流主機板大小為:大板-ATX 小板-MicroATX 大板-BTX

  ATX和MicroATX的機箱是兼用的 可以通用 通風較BTX差

  BTX主機板必須用符合BTX規範的機箱才行 BTX一般是品牌的商用機及伺服器用的 普通電腦不需要這麼好的散熱 主要是BTX的成本比較高

  確定了主機板的大小後 就應該看機箱的做工了

  好的機箱使用純鋅版或鍍鋅板做的

  加鋅主要是防止機箱內部元件的輻射

  用鋅量多的主機板 普遍偏重 比一般的要重一些

  其次看機箱開關等按鈕的做工

  好的機箱的開關重啟按鈕內部

  如果是V型連線 一般採用工程塑料或鐵做按鈕連線部分

  其他型別的連線部分就不清楚了

  我個人認為機箱的外形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防輻射能力 按鈕做工 和通風系統

  通風系統就是ATX和BTX系列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開啟
桌上型電腦怎麼樣去拆風扇
相關知識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選擇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降溫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安裝
戴爾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拆除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拆卸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開啟
聯想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拆卸
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拆除
聯想桌上型電腦機箱怎麼樣拆卸最好
桌上型電腦硬碟怎麼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