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發表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計,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對確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設計原則

  水利工程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工程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建設規模也不斷加大,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用水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力度,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有密切的聯絡,將生態理念運用到水利工程設計當中,會進一步推動水利工程的健康發展。為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水利工程規劃建設領域應逐步完善生態水利工程的理念,科學設計規劃,引導水利工程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 生態水利工程概述

  1.1 概念

  生態水利工程是在生態學和水利工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該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在滿足人類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水資源,統籌兼顧,確保水利工程周圍生態環境免受影響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的總稱。

  1.2 內涵分析

  生態水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第一,生態水利工程選擇地址時,應將生態系統的影響放在第一位,儘量選擇對原有生態系統影響較小的位置,減少建設過程以及執行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第二,生態水利工程在開發過程中,應以生態系統為首要原則,將不影響生態環境作為最基礎的導向原則,使生態理念滲透到水利工程設計和建設的各個階段,成為水利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三,傳統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會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和影響,而生態水利工程則消除了這一不利因素,利用先進的技術裝置和科學的施工工藝,減少施工過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第四,工程投入執行後,應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調節配置水資源,避免強制性打破原有生態規律,迫害當地生態平衡。換言之,生態水利工程的執行不僅要解決實際用水問題,還應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態規律進行綜合考慮,科學調配水資源。

  2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基本原則

  2.1 生態性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首要原則是遵循生態性原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1 系統修復原則

  河道水體在流動過程中會與流經地區的村落、城市、森林以及田地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我們稱之為河流生態體系,該系統是由生物系統、水文系統和人工建造系統共同組成。河流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場所,對整個系統的生存和發展影響重大;河流始發地到終點所流經地區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是水系統的組成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了河流自然生態系統;此外,人類活動和工程建設會對水域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旦水域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就需要對各項影響因素進行整合,然後充分利用河流自身的修復能力、生態系統各要素特點以及相互作用制定整體的修復方案。

  2.1.2 自我恢復原則

  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能力主要表現在對生態發展的適應性上,即為適應生態環境,根據現有生態條件和環境,選擇適合生存的物種。自然界根據自身的自我恢復能力,通過優勝劣汰的法則選擇適合生物發展的環境條件,構建和諧的生態系統。水利工程設計人員可以生態理念為指導,參照河道自然、美學價值進行設計方案的制定;儘量以大尺度景觀為基礎,減少工程對河道流域及周圍環境自我修復的影響;短時期、小尺度的景觀設計不利於河流的自我修復;景觀整體性要著眼於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根據不同生態體系內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出整體性、綜合性的修復河流生態系統設計方案。

  2.2 河流環境多元化原則

  河流中存在多樣化的動植物,只有保障河流環境的多樣化,才能為不同型別的動植物提供生存和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多樣化包括內容較廣,不僅包括河流形狀等一系列水體環境,還涵蓋了土壤等地質環境、溫溼度等氣候環境。河流生態系統由水相、氣相和固相組成,三者相互作用構成了縱向滲透性和橫向多樣性生存環境;水、陸、氣相互作用組成了生態環境系統;而河流系統的異質性會對水體的各項引數產生影響,導致水文脈衝、水體溫度、水體流速、水質以及流量等不斷變化;河床材質的異質性是生態環境具有多樣化的另一原因,同時也是河道周圍生物群多樣化的環境保障。

  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給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就水利工程建設規模而言,其規模的不斷增大,而大規模的河道治理工程卻導致河流走向渠道化、單一化、非連續化方向發展,這對物種群落的生存和繁殖是十分不利的。若生物種群數目減少,河道生態系統也會隨之發生改變,由原有的多樣性變得單一性,這種單一性反作用於生物群種,如迴圈性,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為避免以上情況的出現,生態水利工程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生物多樣性特點,儘可能保留或者改善原有的生態環境,為生物群落的生存和繁殖提高良好的環境。

  2.3 注重反饋

  生態水利工程在設計過程中以生態理念為指導,在結構上儘可能與原河流生態系統相一致,確保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設計只是執行的依據,不能機械地照搬照抄,要根據自身特性不斷髮展和優化。河流生態系統在恢復中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對此可採取監控手段,對生態變數進行實時監測,確保生態系統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具有很強的可變性,當生態系統或社會系統發生變化時,原有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就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就對反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單位要將監測貫穿始終,為工程的設計、建設和投入運提供資料參考,做好對河流系統的全面監控工作。

  3 結束語

  水利工程是為解決生產和生活用水修建的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較大,應在設計和建設階段做好科學規劃工作。生態理念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理念,將生態理念與水利工程結合發展起來的生態水利工程,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應得到廣泛推廣。

  篇2

  淺析水利工程防滲加固技術

  衡量一項水利工程建設是否合格和達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水利工程堤壩的建設質量。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國民經濟建設與人民的生產生活勢必不可能離開一定數量的水利工程建設的,毫不誇張的說,水利工程建設直接關係著整個國家的發展和穩定性。然而就目前來說,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堤壩建設沒有達到預期的建設效果,堤壩建設與管理中的問題有很多,本文深入探究了水利工程中堤壩建設的具體問題,並針對水利工程中最常見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

  1、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水利工程自誕生以來已經實現了很大的進步和完善,但是當前我們國家的堤壩建設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以下是這些問題的集中體現:首先,水利工程堤壩具有較低的抗洪防洪能力。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現實中由於洪澇災害而導致的堤壩設施崩潰的現象屢見不鮮,堤壩設施不僅未能發揮防洪防澇作用,嚴重時甚至還會損害到周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就是水利工程的防滲漏問題,堤壩建設普遍存在防滲效能不高的問題。堤壩設施在使用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生滲漏現象,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十分嚴峻;再次,水利工程堤壩具有過低的抗震效能,穩定性遠遠達不到相關建設規定和標準,造成安全隱患的存在;最後,水利工程堤壩防滲加固技術不合理,管理人員結合技術人才急劇缺乏。以上只是水利工程建設中最為明顯的四方面問題,水利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著其他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堤壩的安全問題尤為明顯和嚴峻。所以我們對於這些問題不能坐視不管,而是要出臺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解決對策,排除堤壩建設的一切質量問題和安全漏洞,為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2、水利工程建設經常會出現的危險問題以及部分解決方案

  2.1水利工程中存在哪些危險問題

  筆者從事水利堤壩工程研究已經有數年的時間,同時也有一定的親身實踐經驗,在我看來,目前水利工程堤壩建設中最常見的安全問題有以下幾項:在這裡首當其衝的應當是水利工程中堤壩滲水的問題,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滑坡的現象。而在這各種災害中,水利堤壩滲透災害是發生頻率最高的。水利堤壩工程中滲透破壞的出現會帶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從表象上來看,會使得堤壩發生滲漏水、管湧、流土等。

  而為了避免上述情況衍生出其他的破壞,應該在第一時間內對各種破壞予以仔細的排查,避免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和不可估量的損失。之所以會出現堤壩滲漏破壞險情,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定發生險情的具體位置,一般情況下發生險情的原因都是因為堤身密度不均勻或者是堤壩的密實度不夠。對於這種情況的解決措施主要是檢查堤身土壤的主要組成成分,如果細砂是其主要組成成分或者在接近堤壩的土壤中存在細小的裂縫或者是小孔等,起初這些小縫可能只是滲水但是隨著河水的浸腐,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其次,堤身和堤基接觸帶是險情出現的位置,這一帶出現險情肯定是因為在建設完成堤壩後堤身與堤壩的結合不完全造成的,例如在建設堤壩前堤身清掃的不夠乾淨。最後,如果壩基出現險情其主要原因肯定壩基下面的土壤滲水性質太強了。

  2.2如何解決堤壩滲水的問題

  ***1***如何選擇堤身的施工方案。在整個堤壩中堤壩主題出現問題所造成的後果最為嚴重,損失幾乎無法挽回,因此要杜絕各種安全隱患的出現,一般來說,對於最常見的滲漏問題可採用的解決方案也有很多,例如建設建設截滲牆、裂縫灌漿技術等。如果滲漏問題比較嚴重,應該加固堤身或者翻挖重新來填築堤身,以上都是防止堤身出現問題的有效舉措。

  ***2***使用科學合理的辦法建造堤壩的防漏牆。防漏牆的構造是一種防止大壩滲漏的有效舉措,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我們必須考慮到成本投入,謀求最高的價效比,通過投入最少的成本來換取防滲漏的最佳效果。

  3、如何防止把滲水並加固堤壩

  3.1如何處理堤壩滲漏

  對於滲透的處理和對於浸潤線的浸潤可採用的解決方案有很多,其中採用的主要技術除了灌漿技術和防滲牆外還有防滑樁、壓重等來增加牆體的穩固性。而如果是相對複雜繁瑣的滑坡問題,對其處理方法需要更具針對性,具體來說是先分析什麼是滑坡問題的主要原因。這些年來,土工合成材料的發展速度較快,為了增強土體的穩定性,在我國建築工程承包商一般都喜歡使用在混凝土材料中加鋼筋的方法增加建築物的堅固性,而在堤壩的防滲技術上則偏向與採用土工膜防滲技術。

  3.2有關灌漿防滲的幾種具體方法

  ***1***帷幕灌漿法。

  採用這種防滲技術首先得分析堤壩是否垂直,使用簡單的鑽具例如淺孔輕便鑽機,孔距通常控制在三米。第二步是是灌漿,順序是先下部後上部,每次的灌漿量不要太大,多重複灌漿次數;泥漿由稀到稠,循序漸進;壓力先大後小,進行靈活的掌握。在堅持上述要點後,能夠杜絕灌漿過程中冒漿、串漿等現象的出現和發生,對替身質量的改善、堅固度的提高起到積極地作用。

  ***2***使用高壓填充的灌漿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壩基的防滲中,但是如果壩身出現蟻穴或者是溶洞時同樣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在對堤壩進行灌漿時需要使用長達幾十米的鑽孔機來轉孔,一般將整個壩基從上到下轉透,然後每個一米五到兩米的距離設定一個孔洞,再用混凝土將孔洞填實,就可以解決孔洞的滲水問題了。

  ***3***形成整體的防滲體。

  這裡我們所說的防滲體就是使用水泥和大石頭在堤壩的外圍砌築整體的防滲牆,同時在堤壩的上游處使用混凝土對出現的孔洞或者是裂縫進行澆灌,以防止霸體出現滲漏。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這種方法還加固了壩體的強度。下游地區如果出現滲漏現象則採用壩體加固或者是疏導的解決方案,增強整個壩體的抗沖刷能力。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廣泛,水利工程發電不但綠色環保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而水利工程中堤壩的防滲技術又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所以必須加強水利工程防滲技術水平。

 
猜你喜歡:

水利工程發表論文範文
農田水利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水利工程發表論文範文
水利工程發表論文
水利工程專業論文發表
水利工程畢業論文代發表
水利工程專業論文
水利工程碩士論文
政府機構水利工程造價論文
有關水利工程造價論文
水利工程造價論文
淺談水利工程造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