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與分工的區別及影響探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摘 要:現代經濟是分工經濟,這個時代也已經進入模組時代。雖然模組化的內容有方方面面,但是抓住模組化與分工的聯絡這一點進行分析,區別了它們的不同,探索了模組化廣化和深化分工的知識路徑,最後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運用模組化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建議。
  關鍵詞: 模組化;分工;設計規則;背對背競爭

  1 引言
  一個模組是一個半自律性的子系統,按照一定的通用規則可以將其與其他同樣的子系統相互聯絡而構成更加複雜的系統。模組化的過程完整的說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模組的分解,即按照一定的規則將一個複雜的系統分解成可以獨立設計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統的行為;二是模組的集中,即將已設計好的這些半自律性的子系統進行組合成各種複雜系統的過程。
  模組化對產業結構、經濟系統的影響是從分工開始的,模組化與分工有著天然的聯絡。例如,一臺膝上型電腦包括驅動系統、液晶顯示器、CPU、硬碟、作業系統等。從分工的角度,可以將一臺膝上型電腦的生產分解為Intel公司生產CPU、微軟公司生產作業系統、其他製造商生產其他部件,並且可以繼續分解,Intel公司繼續將CPU的生產分解為若干個過程,可以越分越細,就像生產大頭針那樣;而從模組的角度,是將一臺膝上型電腦分解成驅動系統、液晶顯示器、CPU、硬碟、作業系統等模組,在分解的過程中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使各個模組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並且這些獨立的模組按照一定的系統規則最後要能組合成一臺膝上型電腦,無論各個模組在全球那個國家、區域、地方生產,這些模組要保持相對獨立性,然後通過全球配置資源,能將這些模組在某個地方集中組合起來構成一臺膝上型電腦,所以這些模組遵循一定的系統規則是很重要的,否則將無法組合或即使組合起來了這檯筆記本電腦也無法正常運轉。
  2 模組化與分工的區別
  儘管模組化與分工之間存在天然聯絡,但是在經濟系統中它們還是有諸多不同的,具體表現在:
  首先,模組化是分工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有模組化一定就有分工,但有分工不一定有模組化。分工追求的是生產效率,在交易效率允許的情況下,分工越細越好,越細越能提高專業化程度,越能提高其在特定技能上的熟練程度和知識積累,從而越能提高勞動效率。模組化比分工更為精細和複雜,要求模組執行者對模組化物件要有足夠的認識,而不僅僅要求有分工得以進行的技術創新和制度保證。不是任何進行了分工的產品、技術、市場或組織都有模組化的可能和必要,因為模組化對產品、技術、市場、組織有其特徵性要求,並且模組化的進行也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模組化之後生產和功能效率必須得以提升。
  其次,由模組化與分工產生的競爭模式有很大差異。模組化是一種允許“允許浪費”的的價值創造過程,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有至少有若干個備選的模組商被選擇,即在組裝總系統時,每個子模組都有很多模組供應商提供模組化產品,所以總模組商可以選擇每個子模組化中的一個供應商,這就有可能使有的模組供應商未被選擇,結果其模組無人問津,使其投入得以浪費。由此可見這種“背對背”競爭是異常殘酷的,每個模組供應商在標準設計規則下隱藏自己的獨特資訊設計模組,如果設計的模組未被選中,那麼就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而分工是在分工經濟效應的指導下進行的,其競爭程度受交易效率和人口的影響,如果交易效率高,人口規模越大,那麼就會加速分工的進行,從而加速競爭。
  最後,模組化與分工對資訊的要求不一致。模組化要求的資訊分為兩部分,即“看得見的設計規則”和“隱性的設計規則”,也可分別稱為系統資訊和個別資訊。系統資訊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資訊,即各子模組商必須在熟悉、運用和嚴格依據該資訊的前提下加入子模組的設計,若違背則整個子模組系統將失去效用,然後在各自模組設計上則有自己獨有的資訊並在該資訊下設計自己的模組產品。由此可以看出,系統資訊是大的環境,順應大環境是個體存在的前提,而且由於個體資訊的不同才出現了多樣化的模組。分工對資訊的要求是這樣進行的,隨著分工的演進,資訊逐漸向市場的各個方面滲透,由於資訊的分散和不對稱,然後產生專業經濟的組織和結構,但是市場由在價格競爭的過程中維持公平,抑制了資訊不對稱導致的機會主義傾向,從而讓每個經濟參與主體能享受專業化經濟帶來的經濟生產力的提高,即使他們不知道其他方面的資訊,而由經濟生產能力的提高導致市場的擴大進一步加深了分工。由此可知,即使分工產生了資訊不對稱,但是由於價格訊號的作用,資訊不對稱帶來的不利基本可以避免,並且通過資訊的分解和滲透進一步導向了分工的深化。
 3 模組化對分工的積極影響
  目前通過對產品、技術、組織的模組化,經濟效率得以極大地提高,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一個最基礎的原因是模組化對分工產生了積極地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模組化促進了專用只是向通用知識的轉化,通用知識的豐富促進了分工的深化。
  隨著模組化的進行,越來越多的普通工人和技術力量加入到模組產品的設計和製造中來,通過實踐和交流,他們一方面獲得了更加專業化的知識,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這些專業知識會向通用知識轉化;另外通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這些專業化的知識很可能通過教育、培訓轉化為通用知識出現在教科書和一般的文字資料上,然後通過學習更多的人得以掌握並且運用於更為廣泛的領域,從而這些領域的分工在新知識的作用下得以深化。模組化通過這種方式間接加深分工是很一般的現象,這也是一般科技得以發展的機制,即某一領域的專業化實踐促進了專業化知識的形成,然後通過教育和培訓,這些知識被通用到其他領域,形成新的科技,然後通過工作人員的實踐和發現,又形成了新一輪的知識,如此迴圈往復。
  其次,是模組化可以降低分工的協調成本,從而提升分工的效率。
  在一般的分工合作中,協調成本在所難免,因為產品的完成時依賴於各個工人和部門的分工協作完成的,各個部門之間一般有緊密的聯絡,一件產品的完成有待於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所以協調成本的高低會嚴重影響一件產品生產的效率。一般而言,越是複雜的產品越是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相應的協調成本也就越高。各個子模組被分解之後,其在“隱性設計資訊”下根據自身資源、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獨自設計自己的由競爭力的模組,儘管各個模組在功能和質量上會有差異,但由於遵循的是同一套“看得見的設計規則”,所以各個子模組間具有很強的相容性。儘管分工合作中不管是顯性知識還是隱性知識都會隨著系統的更新而變得日益複雜,從而使學習越來越困難,從而導致協調成本的逐漸增大,但是由於模組式在資訊治理上的優越性,協調成本將會大大降低,從而減少分工協作中的資訊不對稱和敲竹槓問題,進而分工效率能夠提升。
  第三,模組化可以提高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分工演化的人的而非物的因素。
  現代經濟是分工經濟,我們的時代已經走入模組化時代,模組化時代要求專業人才做支撐。但是模組化本身也可促進專業化人才的形成。隨著系統模組的分割,各個子系統進行自主設計,在設計上基本上不要和其他模組進行交流,所以其中的團隊成員在其領域學習範圍越來越窄,技術越來越精細。術業專攻的結果是專才的出現,從而每個模組內部將會積累越來越豐富的人力資本,這些人力資本在子模組化產品完成後無論是繼續選擇待在原企業還是走向其他企業,都會將其所學技術帶走並運用於其他模組的研發,分工是在人的勞動中完成的,人力資本的提高毫無疑問將會促進分工的廣化和深化。
  4 結論與啟示
  在美國加州出現了一批高科技創新企業,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持續的推動作用。許多學者在總結矽谷經驗時,認為兩點值得學習,即風險投資和模組化。模組化能極大地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提倡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即新一代資訊科技、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階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結合模組化的運用條件,對這些產業或其中的部分產業進行模組化處理,或許能帶來生產率的提高,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亞當.斯密曾分析了分工對經濟發展的好處,而從本文可以看出,模組化是能推動分工的廣化與深化的,從而模組化的適時得當的運用將無疑會帶來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1]青木昌彥.模組時代——新產業機構的本質[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
  [2]範愛軍,楊麗.模組化對分工演進的影響——基於貝克爾——墨菲模型的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6,(12).
  [3]錢穎一.矽谷的故事[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0,(1).
  [4]Baldwin,Carliss Y.,and Kim B.Clark.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5).
  [5]Baldwin,C.Y.,Clark,K.B.Sun Wars:Competition within a Modular Cluster,1985-1990[R].Working Paper,2003. 

淺論工業設計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綠色生態設計到工業產品設計的實踐
相關知識
模組化與分工的區別及影響探析
作業系統考試分頁與分段的區別
除法與分數的區別
服裝攝影的團隊組成與分工
關於模組化路由器的分類大全
酒駕與醉駕有什麼區別_酒駕與醉駕的區別分析
布丁與果凍的區別在哪裡如何分辨
化妝水與乳液的區別
溜冰與滑冰的區別詳細分析
鼻炎與感冒的區別_鼻炎與感冒如何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