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樁功練習的意義及樁功練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太極拳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國傳統健身瑰寶,具有獨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效。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機能能力,增強體質,達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樁功練習的意義。歡迎閱讀!

  簡述太極樁功練習的意義

  求“暢通經脈”以“養生”

  以養生為主的樁功,一般被稱為“養生樁”。縱觀所有養生樁,我們會發現他們不無例外都是在鬆中求養生,李紫劍先生將“養生樁” ***醫學樁***稱為“鬆樁”,他這樣描述鬆樁“鬆樁修證的方式是站好樁架,筋骨舒展,肌肉蓬鬆,長時間保持功架功態。

  靜態守恆即可。”可見養生樁的一個核心的特徵就是“鬆”,是在“鬆”中求養生。而對於諸如內勁一指禪等這樣的一類養生樁,其馬步站樁對體力的消耗比較大,下盤很緊,看起來核心要求是緊,這其實也是在強調鬆。

  這類功法裡面,馬步站樁緊的是下半身,而不是上半身的緊,事實上上半身的姿勢與用力是相當自然的,功法的精妙就在此處,下半身緊了,上半身自然就鬆了。

  以下半身的緊反而更加襯托出或者強化了上半身的鬆,而內勁一指禪站樁的目的就是要求上半身的鬆。

  我們可以從太極拳的中醫的角度去看,站樁的鬆是可以養生的。

  中醫認為,人身有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人身是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聯絡的通道就是人身上的這些經脈,倘若人得了病,勢必會影響到經脈中氣的執行,或氣虛,或氣滯。總而言之,有了病,則相關的經脈就必然不暢通。

  因此中醫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我們也可以作個實驗——蜷縮在一個角落裡,然後起來伸伸懶腰,肯定是後者舒服,這就是通暢的好處。那麼,要治病,只要使這個經脈恢復暢通,不說立杆見影,至少對於病症會有積極影響。

  事實上,通過“養生樁”的這種放鬆,求得以往蜷縮或者阻滯的經脈重新歸於順暢通達,進而給予病症以積極的影響。

  因此,養生樁事實上是通過求“鬆”,使經脈得以充分的舒展,再給予一定的外力引導***例如特定的呼吸、導引動作等***,使經脈暢通,調節氣血的執行,虛則補,實則洩,最終達到“通則不痛”的養生祛疾效果,這就是樁功的養生意義之所在了。

  近來流傳頗廣的“蹲牆”功,就是太極祕傳的“鬆腰”法,其以“鬆腰”暢通脊椎與督脈而得到的養生效果與養生樁以“鬆”求養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見經脈養生的真理唯一、大道不二也。

  求“渾然一體”以“抗擊”

  除了養生之外,樁功的意義就是技擊了。所謂“要學打人,先學捱打”,就是要練習抗擊打能力。

  現以樁功中的“臥虎樁”為例解析之。“臥虎樁”要求:雙手間隔一掌寬,全身繃緊挺直,雙臂彎度約為120度,呼吸比正常綿長一些,臂部不能向上翹起,全身上下一條線,如此一直堅持下去。

  在太極拳的“臥虎樁”的中,它的特點和養生樁不一樣,要求的是緊。

  試驗過臥虎樁的朋友都知道,練習臥虎樁的時候,全身緊繃為一體,異常吃力,雙臂彎度約為120度,加重了這種吃力度,使之與一般的俯臥撐根本區別開來,這種身體的極度緊繃使習者一般只能堅持幾分鐘而已。

  “臥虎樁”的核心是“緊”,要求在受擊打的同時緊繃身體,以求得抗擊力,可見“抗擊力”的獲得與身體的“緊繃”狀態是密不可分的。

  通過緊樁達到所謂的“緊”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這種手段的最終指向,是求得人身的“渾圓一體”。

  所謂的“渾圓一體”還有許多別樣的說法,例如“六面力”、“渾圓力”、“整體力”,“***形體***不空”等。一旦人體具備了這種“渾圓一體”狀態,那麼它就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抗擊力”了。

  打個比方:異常柔軟的石墨與最堅硬的金剛石的組成元素是完全一樣的——碳。但是為什麼其堅硬度有著天壤之別呢?無疑是其原子排列組合的方式不同而已。

  這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思路,通過改造物質的組合方式就可以改變***擴大或者縮小***其抗擊力的強弱。

  人的身體也是如此,人體是通過許多的關節或韌帶、表皮、脂肪、肌肉而聯結在一起的,這種鬆散聯結的抗擊力必然是有限的,而通過緊樁求得身體的繃緊,使身體做到“渾然一體”。

  因此打到身上的力量不是集中在被攻擊的點上,而是由於身體的渾然一體使這種力轉移到整體上來,這樣就由區域性受力變成了整體受力。

  整體所能承受的力量顯然要遠遠大於區域性受力,因此渾然一體的身體狀態必然會具備傑出的抗擊力。這就是抗擊力修煉的不傳之祕。

  不過還是要提醒的是,儘管通過緊樁的修煉可以極大提高抗擊力,但這絕不意味著習者可以經常承受擊打,有的武者好張揚,經常進行抗擊力的表演,這於身體有極大損害的。

  人身倘若尚未達到渾圓一體的狀態,則受擊打時只有受擊點集中受力,由於受力集中,往往造成受擊點的極大損傷,但也有個好處,那就是不會株連其他部位——如果肚皮捱了拳頭,頭部絕對不會怎麼受外傷。

  一旦人身具備了渾圓一體的狀態,那麼腹部捱了拳頭,其中的一部分受力要傳導到全身各處。

  這樣的好處是腹部器官不會受到致命損傷,壞處是被擊中了腹部就等於被擊中了全身。儘管由於受力的傳導分散,全身各個部分的受力都相對比較小,但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幾次受擊沒什麼大關係。

  倘若頻繁受擊的話,不定哪天人身整體的某個薄弱處就會崩潰。抗擊力的修煉旨歸是要將受力分雜湊全身,而不是消解受力,更不能修復身體的損傷,因此抗打表演絕對是健康的大敵,珍惜自己健康的武者請千萬戒之。

  太極樁功練法

  1、調身

  ***1***抱球式

  兩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頭部正直,似有線上提,似頂非頂;下頦微收;舌自然置放,不抵上顎;雙眼輕輕閉合。

  雙肩自然下垂,不可聳肩;雙手慢慢移至胸前,高與肩平,距離約30釐米手心向內呈抱球狀,手指分開而微曲,兩手約離兩三拳遠,腋下虛空,胸背自然垂直,心窩微收;伸腰沉跨,臀部略向後坐;雙膝微曲,不過足尖。

  足以自然涵虛,足趾似有抓地之意。以上這些要求不可刻意追求,應在自虛,足趾似有抓地之意。以上這些要求不可刻意追求,應在自然中逐步形成,最終達到全身舒展,微有挺拔之勢。

  ***2***扶按式

  保持上述球式,而後兩手翻掌,手心向下,緩緩下降到與腰帶同高的位置,兩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手掌似乎輕輕按在水中漂浮的木板上,重心稍偏前掌,身體略前傾。

  ***3***休息式

  同抱球式,只是兩臂自然背於身後,兩手背腕關節置於腰髖部,雙手五指自然分開,如各握一小紙球狀。

  2、調心

  ***1***抱球式

  設想胸前懷抱一個極薄的紙球,若用力抱,紙球會癟;若無心抱,則紙球會飄去。要求似用力而非用力,紙球既不會癟,也不會抱掉。注意當以雙手臂和胸腹來感受這個球的存在,用意念而不用力。

  ***2***扶按式

  設想雙手扶按漂浮在水中的木板,稍覺用力按時,身體略有向上伸拔之意,木板則下沉;雙臂放鬆不用力時,木板浮起,身體似略向下坐和回縮,隨手下的木板起浮,體會周身的伸縮吞吐之勢。注意這一切仍須用意念而不用力去做,不可露於外形。

  ***3***休息式

  設想身處海邊,兩腳如踩在鬆軟的沙灘上,全身沐浴於溫暖的陽光下,微風吹拂,心曠神怡。雙手所抓的紙球既不緊也不鬆,抓之用意念不用力。

  3、調息

  無論取上述何種姿勢,均要求自然呼吸。既不提氣,也不沉氣。可以鼻呼鼻吸,也可以鼻吸口呼或口鼻同時呼吸。久而久之,呼吸自然達到深長柔細,也會自然形成腹式呼吸,此過程不可人為造作,要自然形成。

  太極拳站樁分為無極樁、馬步樁、川字樁、踩腿法四種。站樁要站的時間根據練習者自己的身體情況來站。
 

怎樣練習太極拳的胯的練法和用法
吳式太極拳的練法
相關知識
太極樁功練習的意義及樁功練法
太極拳在當代的意義及其健身功能
太極拳在當代的意義及其健身功能
漢語言中話語標記的意義及其功能
詳解託福口語備考中練習的誤區及應對方法
太極拳腰胯功夫的意義及其總體特點
太極拳練習的層次及其總體特點
關於練習的意思和精選造句
太極拳各流派的出現及其發展
成功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