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無可厚非是增長人的知識,提升人的素養,最終促進人的發展。其目標的永恆“主體”是人,脫離了人的存在,將毫無價值與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語文教育的本質窺探》

  內容摘要: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無可厚非是增長人的知識,提升人的素養,最終促進人的發展。其目標的永恆“主體”是人,脫離了人的存在,將毫無價值與意義。從人性本身視角來分析語文教育的本質,更能體現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傳承手段即是知識的傳授,而知識的本身的“工具性”正是語文教育屬性之所在;語文教育的另一屬性即“基礎性”,也正是符合人性發展規律之反映;語文教育的本質屬性正是基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統一,將最終迴歸至人性本身;本文試圖從人性之角度分析語文教育的本質,本研究認為:語文教育是生活世界的迴歸;語文教育是美的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存方式的表現;語文教育的本質是主體的自我理解。

  關鍵詞:教育本質 生活世界 生存方式 自我理解

  語文教育的本質是語文教育規律的重要體現,統領語文教育的整體指向;是語文教育發展的指向標;並制約著語文教育的發展與變化,是語文教育的核心要素;如何理解與認識語文教育的本質,是把握語文教育的重要著力點;因而,受到語文領域各界人士的重視與激烈的討論。本文試圖從人性本身的視角來揭示語文教育的本質,以便豐富語文教育本質探究的內容。

  一.何謂語文教育

  究其“教育”的涵義,並無定論,但有狹義與廣義之理解;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改變人們的思想意識的活動。狹義的教育指專門組織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通過學校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以影響,陶冶其思想和品德,便於學習者獲得一定的知識、技能。

  德國教育理論家沃爾夫岡·佈雷岑卡***Wolfgang Brezinka***針對教育術語“具有非常不同的含義”這一現象,並對德國、法國、美國、荷蘭、英國、前蘇聯等六國著名教育學著作對教育所下的定義進行比較,認為,“在‘教育’這一問題領域中,概念的混亂是國際性的。這足以表明,如何對教育這一概念作出科學的理解與規定,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中國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漢許慎《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人類為了更好地實現延續與發展而興起的一個專門化領域,這個領域不僅要保證文明的傳承,更重要的是要促進文明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

  而語文教育在具有教育共性的同時,也具有語文學科的個性;語文教育追求生活世界的迴歸;對美的嚮往,眾多學者認為語文教育是審美教育,語文教育是人為了對生命本身進行塑造、規範和引導,以促進人的審美化發展,提高生命質量的一種自覺的教育活動。語文教育對美的追求,正是生命本身自覺的、本性的追求,也是語文教育對受教育者的人性關懷,即對受教育“主體”的美的一種追求、一種體恤與關懷。

  二.教育本質

  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從哲學來看,教育的本質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麼”的問題,本質是事物的規定性,教育的本質也就是教育的規定性。人們對於什麼是教育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觀,並從總體上決定著他對教育的外延、內涵與教育的現象和本質問題的認識,這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問題。一個人的教育觀無疑是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為的直接因素。

  1.人性選擇:生活世界的迴歸

  教育的一個終極目標即促進人的發展,而語文教育使人更接近於生活的真諦,從而去理解世界的真諦,並逐步趨於世界本原,使人更適應於世界的發展趨於生活的真諦,是人性對生活世界的選擇與迴歸。

  第一,語文教育指向趨於“人的生命意義追尋”。人的生命是一個完整的、持續的、充滿種種創新特質的富有意義的過程,是時間與空間的統一,是理性教育與感性教育的融合。理性教育的過分強化,將走向理性主義的極端化,而感性教育從某種程度上,是對理性教育的弱化,也將最終促使兩者融合,從而真正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當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本身就有對感性教育的贊同,特別語文教育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育不能是單純的理性教育,語文教育應該是感性教育與理性教育的融合。

  第二,語文教育趨於“人的現實生活的本原”。部分語文教育工作者以制度化、概念化、符號化和抽象化的理念強加於受教育主體,造成教育生活規範化、程式化,兒童的教育失去了兒童的“特色”,成人化的教育方式使兒童的教育提前,如當今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的“中學化”等趨勢,讓受教育主體超越了年齡本身的侷限,違背了教育的階段化、受教育者的階段性等教育規律。而真正屬於人的本身“生活化”需求被隱蔽,甚至泯滅,所以,生活世界的迴歸成為當今語文教育的迫切需求,某種意義上來說,語文教育的生活迴歸是必然。

  第三,語文教育趨於“生活世界的建構”。人是社會群體動物,趨於社會的集體的生活,因此,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即促使人適應社會的發展,成為社會的一員;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涵其中》一書中曾指出:教育要引導人“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也對生活世界的建構提出相應的理念引導,為促進生活世界的建構提出法理依據。學科教育即語文教育不應該單純的進行知識的傳輸,更應該是對一種生活的建構,特別是受教育主體的生活世界的建構;改變以往知識為主體的應試教育,應是理性教育與感性教育並行的生活教育;改變以往教育主體的單一性,應趨於的多元化、多樣化;使語文教育趨於對受教育主體生活世界的建構。

  2.人性情懷:美的追求與嚮往

  語文教育的本身就蘊含美的教育,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與素養,同時,也是受教育主體對美的追求與嚮往的現實反映。也是語文教育對受教育主體的一種人文關懷與關切。

  第一,受教育主體的審美嚮往與追尋。語文教育的本身就蘊含對受教育者的關懷與關切,是對主體美的追求的一種迴應。審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既然美如此重要和如此有價值,教育就應該是“以培養人的審美情感為核心的社會活動”。同時,進一步闡述美的教育“才能發揮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只有以美育為中心的教育結構,才是人類走向創造,走向生態文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走向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徑”。把美作為價值的本質,把審美情感作為人的本質,充分表明了美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第二,語文教育對受教育者審美追求的迴應。有研究者持這樣的觀點,培養美的高尚的心靈是教育的本質。他論述的理由是“美是價值的本質,美的價值構成價值體系的根部,是各種價值相互滲透的中心,所有價值從某方面說都是審美價值”。美的價值是評價社會一切價值的標準。但是,美的獲得不是全靠教育實現的,還有社會活動等途徑,如果將它們也包括到教育中去,那麼教育的本質則失去了作為區別教育與其他社會活動的標準的功能;同時,教育的本質只是“人的美化”也屬片面之辭,美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代替整體的教育,培養受教育者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主要目標,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價值所在。

  3.人性存在:生存方式的呈現

  教育是人類生活的一種存在,是人們理解世界,與世界溝通的一種重要渠道,知識貫穿其中並實現知識的傳播與流通,進而促進人的發展,是人發展不竭的動力;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體現了語文教育的“工具性”。語文教育正是人性的存在方式,實踐的重要方式。

  第一,語文教育是人蔘與社會實踐的重要存在。教育是個體的人和人類形成與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個體的人和人類的生活方式。生活作為通過創造和享用文化而展開的人生的存造過程,以及人生意義的實現過程,不是在零亂的日常生活中自發地進行,而是在各種有意識的特定社會實踐領域的支撐下自覺地進行,教育就起著重要的指引和引導作用。

  第二,語文教育是人進行意思活動的重要方式。教育本身具有強烈的反思意識、自我意識和未來意識。通過反思和自我意識活動,教育時刻關注著個體和人類的生活方式、生存狀態和發展樣式,從而推動人們對新的生存方式的自主探尋和追求,獲得人自身意義世界的增殖,使擁有教育這種生存方式的人繼續尋求更多美好生存方式的可能。

  4、人性關懷:主體的自我理解

  第一,語文教育需要應給予受教育者“自我理解”的權利。在語文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處於被動的地位,沒有受到關注,這樣會影響受教育者的學習狀態以及知識的內化程度。在語文教育過程中,語文教師在關注教材本身內容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理解,無論是對教材的理解,還是在課堂中學生狀態與表現,同時,給予學生自我理解的空間,反思的空間。

  第二,語文教育的學習者應學會“自我理解”。教育的本質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理解與反思過程,是主體不斷的進行自我理解與反思的結果。持此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教育的本質就在教育的主體——人的自我理解中。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受教育者佔有很重要的角色,我們在關注受教育者的同時,也要使受教育者明白,自我的理解與反思,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不斷地反思過程中,受教育者才會增強語文的認同感,從而促進語文學習的進步。

  總之,對教育本質的認識,不能脫離“人”這個主體,應增加對語文學習者的關懷與關切;而保證對語文學習者的關懷與關切,應做到:賦予語文學者選擇的權利;賦予語文學習者自我理解與反思的空間,已達到語文教育的最終本質即促進人的發展,獲得知識,使人更好的適應生存環境的發展。語文教育者給予的權利是有限的,需要的是語文教育所能給予的空間,甚至是社會、家庭給與孩子的空間。語文教育的人性取向將會是學習者得到發展的重要選擇。

  ***作者單位: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鎮九年制學校***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空間留言板寄語
高考語文基礎知識試題答題技巧
相關知識
小學教育專科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專科畢業自我鑑定
語文教育相關淺述論文
幼兒園語言教育工作淺析論文
語文教育專業畢業生自薦信
語文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語文教育專業怎麼樣
語文教育專業論文
語文教育專業相關論文
英語教育相關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