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早中晚垂釣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夏天到了,許多人覺得天氣太過於炎熱,不適合釣魚,已經放棄外出垂釣了,其實不然,夏季釣魚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釣魚技巧,一樣可以有很好的收穫。那麼大家知道早中晚三個時候分別有哪些釣魚技巧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夏季早中晚釣魚的技巧

  一、早釣露水魚,宜淺宜近

  夏天早晨釣魚,要選擇有霧氣有露珠的清水塘下釣。這種天氣,魚會在天亮以前離開深底,來到淺灘淺水中活動,吸取氧氣,尋找食物。早魚飢餓,見什麼吃什麼,釣魚用的餌譜較寬,空間較大,上魚的概率特別高,只要不選錯釣位,十有八九可以釣上魚來。夏天釣早晨要在天亮以前就來到塘邊下釣開窩,動作要輕,腳步要輕,不要咳嗽,不要大聲說話高聲喊叫,不要丟投塊餌打窩。早晨寧靜,魚在淺水中容易被驚跑,一旦受驚,便會遠離而去,不再回來,有時會讓你誤以為魚不開口或無魚可釣,苦費心機而一無所獲。

  釣早晨要靜,這是必須遵守的。夏天早晨釣淺水釣近水有兩種釣法:一種是打窩釣,一種是掛餌釣。打窩釣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用打窩器水面翻轉打窩,一種是捏在鉤墜上打窩,還有一種是拋撤打窩。打窩器打窩可以是塊餌、顆粒餌、酒米粉餌相組合打窩,主要用於釣大魚打大窩,也可以按不同單餌分別下窩,窩子的大小餌量最好一次性打足,儘量中途不再補窩,特別不能用塊餌丟投補窩,只要水的響聲過大,魚便會去不回。

  將粉餌和溼捏在鉤墜上打窩,主要用於釣鯽魚、鯉魚之類底層魚,目的也是防止打窩驚魚,捏在鉤墜上的粉餌放入水底後,不要馬上用力抖餌,而要停放兩三分鐘,讓粉餌自行散落後,再輕輕提竿。如需加打大窩,可連續進行多次。

  補窩可如法炮製,但動作同樣要輕。拋撒打窩主要是打酒米窩釣鯽魚。酒米色淺,適合晨釣作窩,用手拋撤酒米的力度和方向要一致,窩子的大小視魚情而定,靠近岸邊有水草的地方,特別適合拋撤酒米打窩。掛餌釣也叫寡餌釣,即不需要打窩誘引,直接在鉤上掛餌釣魚。夏天的掛餌釣不同於春天的掛餌釣,春天是以釣鯽魚為主,掛上的釣餌是以活蚯蚓為主。夏天掛餌的則是以釣草魚為主,釣餌是灰麵粉餌之類。

  光線朦朧的早晨將白灰面和上油糠之類粉餌釣草魚,效果相當明顯,比一般深色顆粒餌更能上魚。當然,如果沒有草魚只有鯽魚可釣,此時改掛蚯蚓、活蛆之類活餌釣魚,也是一種應變之策。值得注意的是:夏天釣早晨的時段受到日出限制,不論打窩釣還是寡餌釣,一旦太陽光照射到窩點釣點上,魚就會離開淺水躲進深底,改釣深水或渾水,都須重新選點打窩,重新試水調漂。

  二、午釣渾水,宜動餌逗引

  多數情況下,夏天中午不好釣魚。午魚懶食,或避熱深藏,或借陰昏睡,不吃不動會讓你什麼也釣不上來。午時魚難釣,與天氣炎熱有關,與水的渾清有關,清水中,水的透明度高,魚體易受晒、受熱,高溫下影響進食。

  而在渾水中,水體中的泥塵能阻擋太陽光的照射,魚體受晒受熱較輕,攝食活動能略保持正常,夏天午時選擇在渾水中釣魚,是種可行的做法,而且容易得手。由於渾水可見度較低,即使是烈日下仍會影響魚的視覺,直接將窩餌打在水底,也不一定能誘魚上窩。

  因此,午釣渾水宜採用動餌逗引。動餌逗活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丟投餌逗引,一種是釣餌活餌逗引。丟投窩餌的餌料要選擇酒米、灰面、油糠之類淺色餌,按各1/3用水和溼,每次抓五粒十粒蘸粉的酒米丟投於水面,讓其自行沉入水底,每隔兩三分種投一次,窩點不宜太遠,只要能保證方便丟投即可***一般應在兩米之內***。

  在渾水中,魚對從天而降的淺色餌比較敏感,它們會聚集上窩,是否有魚上窩可通過觀察魚星疏密多少以確認。在渾水中釣魚,除了採用丟投窩餌誘魚上窩之外,同時還要採用釣活餌逗引,釣活餌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在鉤上掛上蟲餌,如蚯蚓、活蛆之類,利用蟲餌的蠕動誘魚咬鉤。一種是在鉤上掛上灰面等淺色餌,通過上下左右不斷移動釣餌誘魚咬鉤,特別是釣鯉魚,動餌一定要逼真、自然,要靈活使用好逗魚技巧。

  由於受光線的影響,渾水中魚的咬鉤動作會出現慢半拍,漂相反應會明顯滯後和遲鈍。因此,揚竿刺魚的動作,要放慢,要讓鉤餌完全進入魚口後再揚竿。值得指出的是:夏天在渾水中釣魚,不能將鉤餌置於水底不動,像清水中那樣等魚打過來咬鉤,即便是十分醒目的淺色餌,有時也很難被魚發現。

  只有不斷有目的地在渾水中將鉤餌運動起來,才有可能讓魚儘快地發現餌,主動咬鉤。渾水中釣魚,水的深淺是有要求的,水的可見度在0.25米左右,水深可達1米,水的可見度不足0.1米,水深在0.3米左右便可釣魚,即一漂深也照樣上魚,但下釣的前題必須是陽光燦爛的晴天。值得指出的是:水的可見度在0.2米之內,就不適合在陰天釣魚。至於夏天午時如何釣深水,因釣法細節不同,應另題討論。

  三、晚釣歸巢魚,宜看星打窩

  夏天釣早晨,是釣出窩魚,而夏天釣傍晚,卻是釣歸巢魚,鯽魚、鯉魚、草魚、鯿魚等魚,都有黃昏歸巢的習慣,特別是太陽快要落山的前後,它們便會聚集到巢穴中度過夜晚,水體中的星相也會相應集中,大星小星會混在一起,很像上了窩的星相,能明顯感覺水下之魚的熱鬧狀況。

  釣傍晚歸巢魚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打窩釣,一種是追星釣。打窩釣應以打淺色軟餌為主,如灰面拌入豆粉油糠之類,儘量提高餌粒可見度,以對付傍晚光線逐步變弱。除了用打窩器打窩之外,建議使用捏在鉤墜上打窩,看見什麼地方有星相,就將窩子下到什麼地方,打窩釣的釣餌同樣要用顯色餌、活餌,同樣要不斷輕輕移動鉤餌逗魚咬鉤。

  打窩釣可以釣大魚、歸巢之魚,特別是大魚,為了對付晚上的飢餓,會抓緊進食,即使是猾魚,也不例外,加上夏天魚的消化能力最強,更需要加大進食量,所以傍晚容易釣上大魚,是十分自然的事。採用追星釣,就是專釣大魚的做法,特別是釣大草魚,很容易得手。釣大草魚要用大餌,比較有效的是灰面拌麥麩和勻作釣餌,餌的軟度以掛在鉤上不能自動脫鉤即可,不要太硬,餌太硬會阻擋魚口。

  掛在鉤上的軟餌可捏成球型或梨型,草魚大於5千克,餌的直徑可以大於3釐米。需要掌握的是,追星釣大草魚一定要看準看清草魚星才下餌,軟餌沉入底後,不要輕易拉動,如超過五分鐘不咬鉤,應提竿換餌,重新看星下餌,直至釣上魚來。同樣,夏天釣傍晚的時段也是受限制的,以太陽落山為界,一旦看不清浮漂,就應收竿,如要改為夜釣,應換餌換漂,所釣物件魚也有所變化,夜釣以釣鯉魚為主,形式上仍可歸於釣歸巢魚之列。

  釣魚安全知識

  夏季釣魚必須注意著裝

  夏季釣魚必須注意著裝,最好穿長衣服,至少上身要穿有袖子的衣服。下身要穿過了膝蓋的褲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陽光裡的紫外線照射面板而被灼傷,這是最為基本的釣魚安全知識——防晒。

  夏季釣魚,炎熱的天氣經常讓人揮汗如雨,渾身上下每個汗毛孔好像都在向外排汗,由於空氣的相對溼度很大,排出的汗液很不容易蒸發,大量的汗水浸泡著面板,使面板失去了原有的質量。尤其是一些面板比較薄的部位,比如腋下、肘窩、下顎股溝等部位,變化的就更加厲害了。

  這裡的面板本來就薄於其它部位,在汗水的浸泡下會變得更加脆弱,而這些部位又是必須經常活動的部位,在活動中避免不了的要產生磨擦,脆弱的面板在摩擦中就會破損,俗話說是被磨破了,從而產生疼痛的感覺,如果繼續活動這些部位,就會加劇破損的面積和深度。

  穿長衣服可以避免面板之間的互相摩擦,雖然會感到熱一些,但是總比磨破了面板舒服得多。如果在沒注意的時候已經磨破了面板,就必須把摩擦部位的面板隔離,在活動部分墊上一些鬆軟的東西,使摩擦的部位不能接觸。隔離的材料可以使用帶袖子的衣服、紙張、毛巾,這些東西不但可以隔離受傷部位,還可以吸收大量汗水,改善面板被浸泡的狀態。

看過的人會看:

夏天午時釣魚的技巧有哪些
夏季水草區野釣技巧有哪些
相關知識
夏季早中晚垂釣技巧有哪些
夏季水草區野釣技巧有哪些
夏季垂釣技巧有哪些
夏季野外垂釣技巧有哪些
夏天水庫垂釣技巧有哪些
初夏水庫垂釣技巧有哪些
外出垂釣技巧有哪些
鱸魚垂釣技巧有哪些
夏季保養面板的技巧有哪些
夏季黃鱔的垂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