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艾灸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在芒種節氣裡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間管理,更要注意增強體質,可以考慮試一下節氣灸,幫助調理消化功能。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專家說,進入夏季時很多人“疰夏”了,出現茶飯不香的症狀,可以考慮試一下節氣灸,幫助調理消化功能。

  專家解釋,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藥熱之氣,對穴位進行薰灼溫熨,以激發人體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日常保健艾灸宜灸足三裡、中脘、關元、命門。芒種之後的這段時間,是灸治消化性疾病的最佳時機。 所以還要根據個人體質選擇不同的穴位艾灸。

  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惱怒憂鬱不可有,這樣氣機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起居方面,由於亥時***21-23點***陰氣重、陽氣弱,三焦開始排毒,此時務心及時睡覺,以免耗傷陽氣。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面板疏鬆,“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芒種節氣艾灸穴位

  大椎穴:位於項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溫和灸,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天為一個療程,休息3~5天再灸。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肚臍正上方4寸處。溫和灸,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15分鐘。

  肺俞穴:位於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有一穴。溫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到15分鐘。

  中艾取穴:

  風門穴:位於第2胸椎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有一穴。溫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到15分鐘。

  芒種節氣養生

  情志養生

  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 ,惱怒憂鬱不可有,這樣氣機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

  起居養生

  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面板疏鬆,“陽熱”易於發洩。

  運動養生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鍊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艾灸養生

  今年6月6日是芒種節氣,這一時期天氣炎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雨量增多,空氣潮溼,氣溫升高,人們容易出現腸胃疾病、暑溼引發的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中暑和發熱性疾病也比較多。熹艾灸養生網提醒大家從芒種節氣開始艾灸大椎、風門、肺俞、中脘、天樞、足三裡,這樣可使氣機宣暢、助陽驅寒、補心健脾、增強機體免疫力,讓您安度盛夏,健康一季。

芒種怎樣養生
芒種與養生
相關知識
芒種艾灸養生
人體穴位艾灸養生
女性艾灸養生
冬病夏治艾灸養生
芒種運動養生
芒種節氣芒種怎麼養生
大雪節氣艾灸養生
夏至要怎樣艾灸養生保健
艾灸養生的好處與禁忌以及適用治療的病證
冬至艾灸養生指南艾灸養生的要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