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意的純度和形成速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中意的執行,這就是形在意先。隨著修煉的進展,每一動都是意和形的有機結合,這就是... 也不是看能不能打人,更不是肌肉多麼強壯,而是考量意念的形成速度和純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練拳的基礎是力,是練的力的大小、執行和技術;意是練功的基礎,是練的意的形成、執行和自然運用。

  衡量內功深淺的標準就兩個:一個是意的形成速度,二是意的純度。形成的速度快、純度高就說明內功深厚;形成的速度慢、純度低,說明內功較淺。意的運用熟練不熟練、自然不自然,就取決於這兩個標準。

  大家現在正處在從練拳向練功的過度階段,要做的就兩個字:靜和鬆。靜就是練習的意的形成,沒有意的形成就別談練功***意的執行***,不是練功就難以達到深厚程度。鬆是在意的控制下的放鬆,鬆開了則全身氣血就活起來了,就無拘束了,意一動氣就動,這就進入了練功階段了。

  我們不是氣功,不要去管氣和運氣,只要收心聚義守丹田就夠了。意是靠練的,氣是靠養的。練意則能養氣,不要懷疑,就練意即可。

  太極拳的基本要素

  對於拳術而言,太極陰陽提供的是三對陰陽、六個要素,即動靜、虛實、開合。太極拳即是運用這六要素設計的,也就是說太極拳必須符合六要素。

  1.動靜。動和靜是太極拳的基本機理,有動也有靜,動靜互依,動靜相寓。太極拳的每一式都是由靜態開始的,在一定條件下開始動起來,最後又歸於靜。以此類推,靜—動—靜—動—靜……,一式連一式,連綿不斷,彷彿江海波濤一浪接一浪,起起伏伏連綿不絕。因此,靜中孕育著動,靜是動的起始,又是動的歸宿;從動的開始就註定了終歸於靜,動是靜的延續,又是靜的前奏。這就是動中有靜、靜中寓動的道理。太極拳的動靜分內外,外為形的動靜,表現為行與止;內為意的動靜,意動則氣血隨,意靜則氣血靜。就內外而言,內裡意的動靜是根源,外面形的動靜是內裡意的動靜的表現。因此,太極拳的動或靜首先是意的動或靜,其次是氣血的動或者靜,最後才是形的動或者靜。

  2.虛實。虛與實是太極拳的源泉,空無為虛,充滿為實。氣血的特性是流動和填充。當出現空無的虛時則氣血活;當出現充滿的實時則氣血凝。用意作出虛則氣血就去填充,當填充滿時就是實。當一個方向虛時,相應的另一個方向就是實。這就是虛實同源、虛實互變、虛實並存的道理。

  3.開合。開與合是太極拳的表現狀態。從形的表現上來說,舒展為開,收縮為合。開總是從合開始,最終又回到合;合總是由開而來,又是開的前提。從方向上來說,前開則後合,左開則右合,上開則下合,外開則內合,開合總是同時並存的。從意的狀態來說,動則為開,靜則為合。

  4.六要素的相互關係。太極拳是對六要素的綜合運用。人從靜的狀態啟動意做一個方向的虛,氣血就開始向虛處流動,帶動身體向虛處運動;當氣血把虛處填充滿時就不再流動了,就變成了實,身體就停止運動了,就變成了靜。由靜而動則是開,由動而靜則為合。六要素的關係就是:虛則由靜而動,則為開;實則由動而靜,則為合。
 

太極拳對青少年的作用
修習太極拳的三練法
相關知識
太極拳中意的純度和形成速度
太極拳中手的執行和劃圈
太極拳中腰的作用
對太極拳中定的認識
孫氏太極拳之意的精華
太極拳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太極拳推手的特點和發勁技巧
陳氏太極拳發勁的技術和方法
孫式太極拳推手的原則和特點
孫式太極拳推手的原則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