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怎麼下沉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沉是太極拳的根本,很多人學習太極拳都知道,現代拳師都要求放鬆,太過鬆散就失去了練武的意義。?下面有小編向大家介紹。

  1、

  沉是太極拳的根本,很多人學習太極拳都知道,現代拳師都要求放鬆,太過鬆散就失去了練武的意義。

  所謂“沉”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鬆胯下沉”,身體上肢的方向沒有發生改變;二是“旋轉下沉”,上肢的方向有所改變。這兩種“下沉”的方式沒有固定模式,總是在互動運用。

  2、如何練習太極步法及其轉換規律

  學好太極拳,可使人們從健身層次,提高到認識身體結構的層次,最終轉變到開發身體能量的層次。身體上的這個轉變過程是一次次質的飛躍,它即簡單又複雜。簡單的是;初學太極拳的人,可以在明理老師指導中,馬上就能在身體鬆弛之中,體會到自己身體中存在靜如山嶽的功夫。

  複雜的是;這種體會離開老師的指導,自己在身體上就體會不到了。悟性差的學員認為是老師騙人,悟性一般的學員半信半疑,悟性好的學員勤練之。

  3、太極拳如何做到“八面支撐”

  做到“八面支撐”,就產生氣勢。氣勢是一個場,這個場是圓滿的,是生動的,是有質量的。太極拳之拳架包含了各種功在內,尤其要按要領練習,深刻體會其中奧妙,功夫全在拳架之中練出。待功成之時,無所謂招數手法矣,而氣勢,即“場”的感應機制,即能產生敷、蓋、對、吞的精妙技法。人有氣場,當人與人接觸時,接觸指氣場與氣場的接觸。人與人逐漸接近時,就有氣場壓迫已身之感,敏感者,感覺明顯,不敏感者感覺不出。太極拳修煉就要增強這個氣場感覺,強化它,使感覺氣場的漸至靈敏而階及神明。一語破天機,聽勁、懂勁和神明之形成,全在“場”中求也,也就是氣勢的作用。

  太極拳的基本技法

  中定而動、軸輪互轉,是太極拳動態的基本技法。太極拳“十三勢”終於中定。太極拳經以中定為“土”,依土生萬物之意,中定既是“十三勢”之一勢,又是其他十二勢的基礎,勢勢不能離中定。所謂“中定”,指中和穩定的狀態。“中定而動”,使動態不失“中定”。“中定而動”有三種表現形式。

  其一,身體在運動中保持不歪不斜的“中正”狀態,重心始終在支撐面內移動。此技法要求動步之初,先將身體重心移於支撐,形成單腳支撐的支撐面,然後移動腳才提離地面。在動腳的移動過程中,要保持身體重心在支撐面中間,幾乎出現移動,待移動角地成兩腳支撐,形成新的支撐面後,身體重心才隨之向新支撐面中間移動。這樣,保持身體重心在支撐面內移動,並與中正的身態配合,具有較高的穩定度和輕靈度。

  太極拳如何練落胯

  太極拳的落胯只有在鬆、靜、沉著地練習以找回本性了。落胯不等於坐胯與蹲胯,其要領與辨識方法如下:膝不動,股骨及脛、腓骨不屈,由髖關節中間的髖臼受力,股骨頂點之圓頭落入髖臼,就像搗米或搗藥那樣,只不過搗米搗藥是以杵就臼,而此處則反,是以臼就杵,此時髖臼約可覆壓股骨圓頭低至兩公分極限,極限一到立即反彈,也就是弓滿箭必射之理,勁力極大,所以叫落胯。所以行拳或應敵接力,不須低架,高架亦可。

  太極拳要練,但不是苦身體。太極拳是練大腦和心態。太極拳的練習過程是很簡單舒暢的,因為他本身就是恢復人本來所具備的東西,不得法的人按常規的練習才會覺得苦。所謂的來全不費功夫就是你完全的按原理靜靜的去形容他,功夫自然會上身。


懷孕能打太極拳嗎
腦梗可以打太極拳嗎
相關知識
打太極拳怎麼下沉
打太極拳怎麼呼吸
打太極拳怎麼控制速度
太極拳怎麼練下盤
打太極拳怎樣才能放鬆
打太極拳怎樣能把腿抬高
太極拳怎麼擒拿
太極拳怎麼才能做到虛靜空靈
練習太極拳怎麼避免膝蓋受損的處理方法
楊氏太極拳怎麼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