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單位辦理養老保險的流程是什麼,單位辦理養老保險需要提交哪些資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企業在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時,應提交以下證件和資料:

  1、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冊的工商營業執照正、副本;

  2、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驗發的企業組織機構統一程式碼證:

  3、企業法人身份證;

  4、國稅、地稅稅務登記證;

  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批的勞動工資手冊;

  6、職工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書;

  7、在職職工工資發放明細***提供上年度的在職職工工資發放明細;新參加工作的在職職工提供上月發放明細***。

  繳費標準為職工工資總額***包括工資獎金及各類補助***,職工繳費工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按60%繳費,高於社平工資60%按實際工資繳費。繳費工資最高封頂數為社平工資三倍。

  《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 ,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稽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登出社會保險登記。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登出等情況。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單位辦理養老保險程式

  ▲養老保險辦理程式

  ***一***代理單位

  1、開戶本單位《營業執照》、《法人程式碼證》影印件各三份;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一式四份***加蓋公章***;本單位所有參保員工的養老保險資料、補徵及本月繳費明細。

  2、人員繳費明細表一份或報盤。

  3、每月15日前上報次月的人員增減變動。

  4、新參加工作和未參加過養老保險的人員,第一次繳費時需提供一份《公民身份證》影印件和一寸免冠照片一張。

  5、原來有養老保險的人員,本人需持《商調函》、《養老保險關係轉移通知書》到原單位辦理人事檔案、人事關係、養老保險關係的轉移。攜帶原單位返回的《天津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轉移單》***一式兩份***、《天津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載表》***一式兩份***、《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一本***

  ***二***個人繳費

  個人繳費比例21%,繳費基數自定2002年度我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為3000元,下限為600元。月繳費數額=繳費基數×21%。

  個人繳費每次交費需提供存檔卡。在每季度末交納下一季度保險費或交納全年保險費。***這樣不影響個人帳戶的利息***

  ▲適應範圍

  國有企業及其職工;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及其職工;城鎮中的鄉鎮企業及其職工;股份制企業和聯營企業及其職工;外商投資企業和港、澳、臺投資企業及其職工;外國企業和港、澳、臺企業的駐津辦事機構及其中方職工;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及其他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基本養老保險

  單位繳費基數是計算繳費人員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礎資料,繳費基數應為該職工的上年月平均工資***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其它工資***。個人繳費基數由繳費人員在我市規定的月繳費基數上限、下限之間自行確定。2002年度我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為3000元,下限為600元。繳費基數上、下限每年隨社會平均工資變化作相應的調整,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向社會公佈。繳費基數越高,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越多,將來享受的待遇就越高。繳費人員在規定的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確定繳費基數之後,按繳費基數的27%繳納;其中包括單位比例20%,個人比例7%,個人繳費人員需按21%全部負擔。月繳費數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現行政策規定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基數11%的數額記入。

  凡按時足額繳費的,其個人賬戶按月記載,並同時計息。不能按時足額繳費的,欠繳月份個人賬戶暫不記載;當補齊欠繳月份金額後,其個人賬戶本金記載在補繳當月,同時開始計息。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每年將為個人繳費人員提供一份《個人賬戶對賬單》,供繳費人員核對繳費情況。由於各種原因中斷了個人繳費,個人賬戶仍予以保留。如果再恢復繳費,其中斷繳費前、後個人賬戶儲存額***本息之和***和繳費年限累計計算,記入個人賬戶的儲存額不間斷計息。個人賬戶是可以繼承的,繳費人員退休前死亡的,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一次性發給其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繼承人。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當繳費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男60週歲,女50週歲***時,由本人檔案管理部門負責辦理退休手續。退休後,養老金由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委託銀行或郵局等社會服務部門發放。繳費人員辦理退休後,按國家規定享受養老金,其待遇水平根據本人蔘加工作時間、繳費年限、繳費金額多少等條件計發。

  ***1***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的,當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從辦理退休手續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間斷繳費將嚴重影響退休待遇。當前一部分職工對政策理解有偏差,認為繳費滿15年後就可以不繳費了。《天津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的,在職工按照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後,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這一規定,只是職工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前提條件,並不是說繳費滿15年後就可不再繳納養老保險費。實際上,只具備了這個前提條件還未達到退休年齡,又不繼續繳費,將嚴重影響退休後待遇。職工依法參加養老保險,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職工退休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國家制定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充分體現了養老保險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激勵作用和效率原則,即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繳費額越多,退休後享受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就越高。

標書服務承諾書
汽車調漆基礎知識調色知識***2***
相關知識
單位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單位未買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跨省轉移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企業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樂山市個人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廊坊市個人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辦理退休
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居民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蘭州市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