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學習勵志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讀書豐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觸博大智慧的老人;讀書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麗。你看過哪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程門立雪故事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蘇步青刻苦學習的故事

  蘇步青,1901年生,我國著名數學家、學者,曾任復旦大學名譽校長。他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就在地裡勞動:放牛、割草、犁田,什麼都幹。那時他想,這輩子肯定沒有讀書的機會了。

  恰好,村裡一戶有錢人請了家庭教師,教他的公子讀書。蘇步青有空,就在窗外聽聽,隨手寫寫畫畫。想不到,那位公子沒學好,蘇步青卻因此學到不少知識。他的叔叔見他這麼想學習,便拿出錢,說服蘇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學去讀書。

  在小學的第一個學期,蘇步青考了個倒數第一名,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熱忱地鼓勵他。這使蘇步青大受感動,決心發憤圖強。真下了決心,情況就不一樣了,從第二學期起一直到大學畢業,他每學期都考第一。

  蘇步青是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典範。他從小學起,就抓緊時間讀了好多好書。進初中後,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師一看,那寫作方法,很像是古代著名的《左傳》的寫法,便懷疑這是不是蘇步青自己寫的。上課時,老師要考考他,隨便點了《左傳》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說說寫的是什麼。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錯地把那篇文章背給老師聽。這使老師和同學們大吃一驚:原來,他讀《左傳》讀得能夠背出來了!

  :蘇秦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張衡

  張衡,字平子,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他的出生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南陽縣的石橋鎮。他的祖父張堪做過太守,為官清廉。父親早逝,因此張衡家裡很貧窮。張衡從小就勤奮好學,加上天資聰穎,很早就聞名鄉里。據史書記載,他10歲時就“能五經貫六藝”,過目成誦。他興趣很廣泛,常常涉獵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而且寫得一手好辭賦。一天,張衡從一本詩集裡讀到四句詩,描述了北斗星在各個季節傍晚時的變化:“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覺得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閃爍,有的像箕,有的像鬥,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們的執行義各有怎樣的規律呢?這簡直是太美妙了。

 

暖心的勵志校園故事有哪些
努力學習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努力學習勵志小故事
小學生努力學習勵志演講稿
努力學習勵志故事
努力學習勵志簽名推薦
關於努力學習勵志語錄大全
努力學習勵志文章
高中生關於努力學習勵志演講稿
高中生代表努力學習勵志演講稿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適合大學生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