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鯰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鯰魚***Catfish***,俗稱塘蝨,又稱作鬍子鰱、黏魚、塘蝨魚,生仔魚。鯰魚,即“鯰魚”,鯰的同類幾乎是分佈在全世界,多數種類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裡。今天小編就帶你們去了解一下。

  鯰魚的特徵:

  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 前緣下方***末端達眼後緣的是大口鯰***。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 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 帶連續,後緣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上頜須可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幼魚期須3對,體長至60毫米左右時1對頦須開始消失。鯰魚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有4-6根鰭條。無脂鰭。臀鰭很長,後端連於尾鰭。鯰魚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雲狀斑塊。

  鯰魚的生活習性:

  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活汙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肉食性魚類,捕食物件多為小型魚類,如餐條、鯽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鰍等,也吃蝦類和水生昆蟲。以吞食為主,牙齒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脫。

  屬夜行性動物,白天靜靜地藏在河底的坑裡或樹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鯰的大型種類會襲擊小型的水鳥或老鼠,底層凶猛性魚類。怕光,喜歡生活在 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裡,以及流速緩慢的水域。

  在水庫、池塘、湖泊、水堰的靜水中,多伏於陰暗的底層或成片的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下面。

  春天開始活動,覓食。入冬後不食,潛伏在深水區或洞穴裡過冬,如果沒有什麼東西去侵動,一般不遊動。

  鯰魚眼小,視力弱,晝伏夜出,全憑嗅覺和兩對觸鬚獵食,很貪食,天氣越熱,食量越大,陰天和夜間活動頻繁。

  性成熟早,一般一齡即成熟。產卵期長江一帶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產卵時成群追逐,和達爾文蛙相似,雄性鯰魚也是把雌鯰魚產的卵含在嘴 裡,以此孵出小鯰魚。不同 的是,雄鯰魚在這段時期不能進食。幼魚以浮游動物、軟體動物為食,其中水生昆蟲的幼蟲和蝦類是它的美味佳餚。

  貪食易長,500克左右的幼魚便大量吞食鯽魚、鯉魚等。適宜生活在水溫20~25℃水域。

  卵

  鯰魚的卵有毒,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會造成癱瘓。

  鯰魚的故事:

  會釣老鼠的鯰魚

  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有一種鯰魚,專門誘捕岸上的老鼠。這種鯰魚白天休息,夜間四處覓食。當它遊近岸邊,便將尾巴露出水面,一動不動地靠在岸邊,發出陣陣腥味引誘夜間外出覓食的老鼠。狡猾的老鼠見到浮在水面上的魚尾巴,並不立即咬食,而是先用前爪去撥動幾下,此時鯰魚仍然一動不動,讓老鼠誤認為是死魚。老鼠見鯰魚不動,真的以為是死魚,便放心大膽地張口咬住鯰魚尾巴,使勁往岸上拖。

  這個時候,鯰魚見老鼠已上了圈套,便使出全身力氣,尾巴一擺,將老鼠拖入水中,老鼠雖識水性,可以與鯰魚在水中較量,但無奈力氣不如鯰魚,在水裡也缺少鯰魚那種長時間潛入水中的優勢,一場生死大搏鬥的結果是鯰魚佔上風。此時,鯰魚充分發揮它在水中的優勢,用鋸齒樣的牙齒咬住老鼠往水下拖,老鼠在水下不能換氣,掙扎一陣後便活活淹死,成為鯰魚的美食。

  巨大的鯰魚

  2005年,泰國北部的漁民在湄公河中意外捕獲了一條超大鯰魚,重達293千克,有關科學家認定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不幸的是,動物保護學家和專家還沒能成功解救這條大鯰魚,它就成了漁民們的腹中餐。

  湄公河是許多淡水巨型魚類的家鄉,生活著很多種大型淡水魚類。此次被捕獲的大鯰魚則是其中最為龐大的一種,293公斤重的它體形就像一頭大灰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一名科學家在一份宣告中透露:“我們已經確認,這條鯰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淡水魚紀錄保持者,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得知這條巨型鯰魚的訊息後,當地動物保護者和政府官員試圖和捕獲它的漁民談判,希望他們放了這條鯰魚,使之能夠順利產卵。但遺憾的是,村民們並沒有聽從勸告,而是將魚肉當作罕見的美食瓜分享用。

河蟹春季養殖技術是怎麼樣的
珍愛生命作文初中
相關知識
什麼是鯰魚
什麼是鮑魚之肆及其造句範例
什麼是雙魚座職場成功的因素
什麼是雙魚座職場成功的因素
藏族人為什麼不吃魚原因是什麼
什麼是深海魚深海魚營養
三文魚肉為什麼是紅色的
魚肉為什麼是白色的
什麼是渾水摸魚及其造句
什麼是魚鱗病魚鱗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