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鑑別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和田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三為藍田玉、獨山玉和岫玉***,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傳統概念的“狹義”範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喜歡收藏和田玉的你知道該怎麼鑑別和田玉的真偽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和田玉的鑑別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和田玉的鑑別技巧

  一、辨認造型紋飾

  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架構,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大重要因素。造型是由玉胚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均勻而又穩定是美的作品。紋飾是玉器的裝飾,人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出玉的美醜。

  二、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在起跑線上就領先普通玉材,在市場上,常見冒充和田玉料的一般是無皮山料或者俄料。

  俄料亦屬於山料,且其物質成分也一樣,因出產地在俄國境內因而稱之為俄料,其價格低廉,特徵為色白但玉質透明感過重,密度和油質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籽料。

  現今自稱羊脂玉的,其實大多數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帶皮的高白玉一般多是山料。對於玉工來說,他們都知道籽玉價格超出山料價格數倍,所以在做工之時一定想盡辦法留皮。

  三、分析工藝細品藝術

  玉器工藝是將料變為玉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很容易被別人忽略,在鑑賞上也是一個難題。但凡雕工流暢利落必定是精品一件,倘若粗糙不勻,則收藏價值大打折扣。

  四、軟玉與岫玉的辨別

  和田玉在質地、硬度和比重都是擁有一定指標,而岫玉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和田玉。加之岫玉開採量大,因而時常用來冒充和田玉。

  關於鑑別岫玉,因岫玉玉性軟,用普通小刀刻幾下,如果吃刀,就為岫玉,反之則為和田玉。如若當時不巧沒帶刀,那麼只要細看雕刻處,和田玉受刀處不會起毛,而岫玉則會。除此之外,對比二者的手感,岫玉較輕,敲擊聲沉悶。

  五、和田玉與"料"的辨別

  民間流行的反制和田玉手段當中,用玻璃來冒充和田玉也是常見的一個方法,俗稱“料”。鑑別玻璃製品較為簡單,玻璃顏色單一沒有自然變化,裡面有如“氣泡”一般的料泡;還可用放大鏡觀察,玻璃毛孔粗大,斷口呈貝殼狀,和田玉呈參差狀;最簡單的判斷法就是,取一根頭髮,放於貨上,用火燒之,真玉頭髮完好無損。

  辨別和田玉的好壞

  有部分專家說要從“坑、形、皮、性”這四個方面去看。辣椒匠覺得這個說法也對,不過這個範圍就有點大了,為了讓玩友們更好分別和田玉的好壞,辣椒匠把它豐富為“坑、形、皮***色***、性、肉、雕”,當然籽料的話就不用看雕工的但其中的形就很重要了。

  坑:

  這裡主要講和田玉籽料的產地,和田玉主要產於新疆和田,礦坑不同玉的品質也不同,老坑是以前古人開採的比較優質的玉石,一般新坑的質量沒有老坑的好,但也有特例的,目前有好幾個新坑出的和田玉質量都很好。

  形:

  這個對於籽料來說比較重要,一個好的形狀對於籽料能不能達到“一口氣”的標準是很重要的,當然製成品也同樣重要,好的形狀決定他可以製作出多少成品,一般形狀越好的價值提高越大。

  皮***色***:

  籽料多有皮色,皮是籽料的顯著標志,同時皮也可以製成各種俏色玉器,有皮的料子價值多勝過沒有皮的。籽料的皮也分很多種,如灑金皮、黃皮、棗紅皮、秋梨皮等,以灑金皮、棗紅色的料子最為珍貴。

  成品看顏色,和田玉因顏色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有白玉、黃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之分。質地相近的情況下,黃玉因稀少最貴,白玉次之,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價值就低些。羊脂玉最昂貴,許多白玉都是白中透青或白中帶灰。

  性:

  專家指的是玉性,越好的和田玉,玉性就越不明顯,即好料無性。

  肉:

  肉也可以理解成玉質,一般要求具有這6大指標:

  細度好:結構細,打強光很難看見結構。

  油潤度高:上乘和田玉具有很高的油潤度,且觸控起來有種十分柔潤細滑的手感。

  有脂粉感:簡單說就是有“固態脂肪”的感覺。

  肉質均勻:肉質要分佈均勻,像一口氣的感覺。

  良好的透光度:這個有特定要求,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大約控制在10~20mm左右。

  老熟度:可以從結構、毛孔、顏色來判斷肉的老熟度。

  雕:

  這指的就是雕工了,一塊好和田玉要是雕工不好,那基本上是毀了的,所以雕工對於成品來說十分重要,所謂“玉不琢不成器”。

  無論你的和田玉是籽料還是成品想要知道它的好壞,就要好好對照一下上面的6大指標了。

和田玉的鑑別技巧有哪些
和田玉的好壞怎麼鑑別
相關知識
和田玉的鑑別技巧有哪些
和田玉的鑑別技巧有哪些
紅雙喜經典硬盒的鑑別技巧有哪些
琥珀和蜜蠟的區別技巧有哪些
和田白玉的鑑別方法有哪些
證明產品和服務的話術技巧有哪些
紅葡萄酒真假鑑別技巧有哪些
冬蟲夏草怎麼鑑別技巧有哪些
新疆和田玉的鑑別
和田玉的鑑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