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灰雀教學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灰雀》一課主要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裡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灰雀教學反,望大家喜歡。
 
  灰雀教學反思範文一
 
  自從上了三年級,語文課除去兩節作文後就只有五節了!明顯的感覺課不夠上,本來想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可是數學題目偏難,錯誤需要訂正,英語剛開始接觸總要有時間練習,加上再臨時開個會,哪還有什麼時間?因此放學也有些晚了!計劃上定的是每篇課文兩課時,可是每次都要留個可惡的“小尾巴”!我一直很著急!
 
  於是我一直琢磨怎麼利用好每節課的時間,提高效率。讀《灰雀》一文時,我被列寧高尚的人格深深感動著,特別是他對灰雀,男孩源自心底的愛,一直感染著我,然而課文的語言表達很含蓄,這樣的寓意要通過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細細剖析才能體會到,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很困難。我腦海中一直在盤旋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反覆思考,認真琢磨才開始備課。要讓學生明白列寧發現灰雀不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從而明白列寧善解人意、尊重愛護兒童!
 
  第一課時在讀過課文之後,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列寧、灰雀、小男孩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明白列寧喜歡灰雀,小男孩也喜歡灰雀,只是他們喜歡的方式不同。當然這只是粗淺的認識。但這一概括孩子們思路就逐漸清晰了,再去理解就容易多了。
 
  第二課時,通過分角色朗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領悟人物的心理活動。大多數孩子有了前面的基礎很容易就對人物的心理有所揣摩。只是當我問“為什麼列寧不直接問小男孩而去問灰雀呢?”孩子們的回答多半停留在“想讓小男孩自己認識到錯誤上”。當時我真的有點急了,就差要發火了,可是想到時間我就忍住了。因為我知道一定是我的引匯出現了問題,於是我又換了一種問法“如果列寧直接問小男孩”結果會怎麼樣?這下孩子們“茅塞頓開”紛紛說列寧這樣做是出自對小男孩自尊心的保護,因為他知道小男孩已經很自責了,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這樣對三者關係的認識就更近了一層!更為精彩的是當結尾處我又問:“如果小鳥會說話,列寧很小男孩也能聽懂,小鳥會怎麼說呢?”不少孩子都說“小鳥會說:‘列寧爺爺,這位小朋友帶我去他家了串門了,他家可漂亮了,他還熱情的款待了我。並把我送回了家!’”看,連小鳥也知道要保護小男孩自尊心!呵呵!這節課用了兩課時就講完了,沒再拖泥帶水!
 
  現在我靜下心來想了很多, 看來要做到“當堂清”,必須先從自己出發。
 
  1、課前研讀教材,抓住重點設計問題,由多個小問題變成統領全文的問題串。自己要清楚每堂課要完成什麼任務。
 
  2、教案是死的,課堂卻是活的。課堂引導要到位,切忌因為學生的反應而發火!
 
  灰雀教學反思範文二
 
  《灰雀》一課主要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裡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教學《灰雀》一文時,我將全文緊緊圍繞“愛”一字展開,引導學生討論了三種“愛”——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這是最淺層次愛的體現***、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在體會這三種愛時,讓學生區分列寧與小男孩對灰雀“愛”的不同,並重點感悟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課文內容進行了 比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個課堂教學也呈現流暢的態勢,如在文中的泡泡裡提出了一個問題 “列寧來到白樺樹下,為什麼跟不會講話的灰雀說話,而不跟會說話的男孩講話呢?”我就讓學生讀書思考。然後,組織交流。有的說:“列寧怕小男孩傷心,所以不直接問小男孩。”有的說:“列寧不願意傷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有的說:“列寧怕小男孩難堪。”還有的說:“列寧對灰雀講話,實際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說話。”我覺得利用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再通過學生讀書思考,從而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男孩愛灰雀、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的情感,學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了深刻的認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其實,兒童的情感是最豐富的,兒童的感覺也是最敏銳的,只要能夠為他們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他們的情感就會充分流露出。但在這下面,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1、 朗讀教學中,朗讀缺乏
 
  本堂課,我和學生在探討上進行的十分圓滿,但我卻有些忽略了朗讀這一塊。語文課堂,朗讀佔有極大的比重,究竟怎樣合理地朗讀,才能做到做適合於學生的發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與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發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才能有跡可循。我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融入角色,將感情帶入文中,激情朗讀。可在實際教學中,我自覺還缺乏合理引導的手法,因而,課堂上,學生始終無法讀出列寧焦急尋找的語氣。這時,我雖提示學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愛的東西丟了,自己是怎樣的心情,但學生依舊把握不準。而此時,我本該發揮作用,示範朗讀,可我卻忘了這麼做,可見,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後,這一環節,在學生並沒有很好的進行朗讀情況下,我就進入了下一環節。在朗讀環節中,我還不會採取多種方式教學,這是我今後需要不斷學習的其中一方面。
 
  2、基礎知識的再學習
 
  雖然在第一課時中,已經比較全面地學習了字詞和課文的初讀,但這並不是說字詞的學習在第二課時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課堂中,抓住一些重點的字詞,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也能起到增加詞彙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詞語是需要隨文理解的。但這一步我卻忽略了。所以在這一堂課中,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學得不太紮實。
 
  ……
 
  整堂課從總體看,還算成功,但細細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然後不斷髮現不足,加以改進的過程。所以,我相信,認真做好反思,並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我會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灰雀教學反思範文三
 
  《灰雀》講得是列寧與小男孩都喜歡灰雀,但他們的表達方式不同。列寧喜歡它的方式就是讓灰雀自由,而小男孩卻想佔灰雀為己有,但最後小男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了錯誤。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了列寧作為一個偉大的領袖,他不僅愛鳥,更愛下一代的優秀品質。更讓學生懂得了做人要誠實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重點介紹了這三隻灰雀的樣子,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灰雀的惹人喜愛,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筆。在教學列寧尋找灰雀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讀了讀列寧說的一系列話,並對每一句話進行了情感處理,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寧發現灰雀不見時的那種著急、擔心、惋惜的複雜心理,喚起學生的共鳴。然後,提問:那聰明的孩子,你們知道灰雀去哪了嗎?那隻灰雀是真的飛走了呢還是凍死了呢?還是……請你來幫幫列寧的忙吧!
 
  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上來,大家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儘管說有一半的學生還沒真正的讀懂這篇文章,還把思維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許多學生都已經能夠找到答案並有依據來論證,思維的火花與情感的渲染髮生了碰撞,學生是真正的意識到了列寧對鳥的愛與男孩對鳥的愛的不同,同時,也為男孩知錯就改的思想所折服。緊接著,再設疑:同學們,小男孩兒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列寧呢?我提示學生可以與自己在生活中做過類似的事情聯絡起來,回憶自己當時的感受,然後再來討論。我猜測學生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也有過類似的犯錯,何不借此機會讓他們大膽地表露出來這個提示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猶如平靜的水中投了塊石頭,"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上,部分同學們的興趣很高,爭先恐後地討論著…… 另外,我進一步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有時真的不如列寧那樣寬容,也不像列寧那樣尊重和愛護孩子的誠實和天真。遇到事情不假思索,也許會傷害一顆脆弱的童心。有時還不顧場合地對孩子惡語相加,甚至還憤怒地說:“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你敢做,為什麼不敢當?你還敢……”冷靜下來想一想,做老師的大都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尊嚴,卻常常忽視了學生的“面子”。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有自己的自尊心,都愛面子。
 
  今後我一定要注意場合、注意分寸,注意調查研究,不會讓學生下不了臺。能不點名批評時儘量不點名批評,能個別批評時儘量個別批評。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語文灰雀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最新灰雀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測量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金子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荷花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購物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垂直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觀潮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老師教學反思範文精選
最新武陵春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出師表教學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