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馬齒莧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大花馬齒筧為一年生肉質草本,顏色豐富鮮豔,各地庭院栽培比較多,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大花馬齒莧的養殖方法

  大花馬齒莧又名洋馬齒莧,太陽花,松葉牡丹,金絲杜鵑,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草本,基部有葉狀苞片,花瓣顏色鮮豔,有白、黃、紅、紫等色。蒴果成熟時蓋裂,種子小巧玲瓏,銀灰色。 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大花馬齒莧性喜歡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陰暗潮溼之處生長不良。極耐瘠薄,一般土壤均能適應,對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特別鍾愛。大花馬齒莧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

  大花馬齒莧花期5~11月,嶺南地區全年綻放。半支蓮不僅花色豐富、色彩鮮豔,景觀效果極其優秀,其生長強健,管理非常粗放,無論自播繁衍還是扦插繁殖都相當出眾,短期內即可達到觀賞效果,是非常優秀的景觀花種。花雖然小,並且叫作太陽花,但是如果沒有太陽,仔細觀察,它們只會收斂花瓣,但是絕不低頭,直至花敗。

  大花馬齒莧的栽培技術

  土壤

  配製培養土:可用3份田園熟土、5份黃沙、2份礱糠灰或細鋸末,再加少許過磷酸鈣粉均勻拌和即成。

  容器

  泥盆、瓷盆、塑料花盆或底部能夠滲水的其他容器。底部滲水處墊上瓦片,以利滲水,就可裝入培養土種植了。

  越冬

  每年霜降節氣後***上海地區***將重瓣的大花馬齒莧移至室內照到陽光處。入冬後放在玻璃窗內側,讓盆土偏幹一點,就能安全越冬。次年清明後,可將花盆置於窗外,如遇寒流來襲,還需入窗內養護。

  養護

  種子繁殖的,當苗高一釐米時,澆一次清淡人畜糞水提苗。苗高3-4釐米時,要勻苗,補苗。每隔3-4釐米留苗一株,補苗要帶土移載。勻苗後,中耕除草一次,並行追肥。平時保持一定溼度,半月施一次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氫鉀,就能達到花大色豔、花開不斷的目的。如果一盆中扦插多個品種,各色花齊開一盆,欣賞價值更高。

  大花馬齒莧的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

  大花馬齒莧種子非常細小,每克約8400粒,經常採用育苗盤播種,極輕微地覆些細粒蛭石,或僅在播種後略壓實,以保證足夠的溼潤。發芽溫度21-24℃,約7-10天出苗,幼苗極其細弱,因此如保持較高的溫度,小苗生長很快,便能形成較為粗壯、肉質的枝葉。這時小苗可以直接上盆,採用10釐米左右直徑的盆,每盆種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長迅速。

  種子繁殖為主,自播能力也很強。春、夏、秋均可播種。當氣溫20℃以上時種子萌發,播後10天左右發芽。覆土宜薄,不蓋土亦能生長。幼苗分栽,株行距5×6釐米。需施液肥數次。在15℃以上條件下約20余天即可開花。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常用於重瓣品種,在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莖也可利用,插活後即出現花蕾。扦插時間:5月初至8月底均可剪取5cm左右的嫩莖頂端進行扦插。扦插方法:抹平容器中培養土平面,將剪來的大花馬齒莧嫩枝頭插入竹筷戳成的洞中,深入培養土最多不超過2釐米。為使盆花盡快成形、豐滿,一盆中可視花盆大小,只要能保持2釐米的間距,可扦插多株***到成苗擁擠時,可分栽他盆***。接著澆足水即可。新扦插苗可遮陰,也可不遮陰,只要保持一定溼度,一般10-15天即可成活,進入正常的養護。

  分株繁殖

  在夏季收穫後,把老兜挖出,選生長好的,分成小兜,按行距30釐米,株距7-10釐米栽種,淋入畜糞水。分株繁殖的,在栽後發出新苗時中除,追肥一次,以後只須拔草鬆土,至九月收穫後及11月各追肥一次過冬。


富貴竹的養殖方法之澆水技巧
大花馬齒莧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大花馬齒莧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大花馬齒莧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大花天竺葵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花葉綠蘿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大型發財樹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藍花鼠尾草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大板五針鬆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花卉碧玉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彩色馬蹄蓮的養殖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