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奶牛場防疫與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牛奶營養全面,是適合長期飲用的飲品,也是現代乳品工業的重要原料。

  奶牛頭部輪廓清晰,略長。頸薄有皺褶。皮薄,毛細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結構勻稱,細緻緊湊,稜角清晰。後軀較前軀發達,乳房龐大,重可達11~28千克,乳靜脈明顯。耐熱性較差,對飼養管理要求較高。

  近年來,農村奶牛養殖業有了較大的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新亮點。但在養殖過程中,由於一些奶牛場***戶***主對動物防疫管理認識不到位、抓得不實,致使許多人畜共患傳染病,特別是布病和結核病發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牛奶的消費,制約著奶業的發展。

  奶牛場防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些農村奶牛場防疫條件不符合要求,場址選擇不合理,未遠離居民區;圈舍多是簡易工棚改建,場內未設定產房、隔離圈舍,場外無消毒池,易造成交叉汙染;排水設施處理不當,汙染環境,給傳染病的傳播造成機會。

  奶牛檔案管理不規範。奶牛耳標號、系譜、飼料新增劑的使用、免疫接種、疾病診治、消毒等情況都存於"奶牛檔案"中,如果沒有健全的檔案制度,就不能為奶牛的科學飼養、疾病預防、健康水平和牛奶質量的評定提供參考依據。

  對奶牛場的消毒麻痺大意。奶牛場消毒是消滅傳染源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奶牛場動物防疫管理上難度較大的環節,許多場主容易忽視這一環節麻痺大意不能堅持消毒或消毒不徹底,不能有效殺滅傳染源,給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埋下隱患。

  奶牛購運不符合有關程式和規定。有些飼養者不向當地獸醫衛生監督所或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門申請,擅自從外地購進奶牛,而且不向畜主索要免疫證明,不進行復檢。這種無計劃調運加大了引進帶病奶牛的可能性,使飼養者得不償失。

  對奶牛疫病免疫、"兩病"監測和病牛撲殺等工作不予配合。有些奶牛場***戶***主只注重發展,而忽視疫病免疫和監測,甚至出現病牛時因怕遭受經濟損失而拒絕撲殺處理,結果造成疫病傳染病的發生、流行。

  怎樣搞好奶牛場動物防疫管理

  要廣泛宣傳,提高全民防範意識。首先要使有關領導認識到動物防疫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防疫工作給予重視和支援;對飼養者,要積極推廣科學飼養管理方式,提高他們的防疫意識和防治知識;對消費者,要引導他們改變舊的消費觀念,確立純天然、

  無公害的健康消費理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奶牛場防疫條件稽核制度。奶牛場場址、佈局、設施必須符合動物防疫要求。場址應修建在居民區下風處,同時避開生物、物理、化學汙染源,奶牛場周圍環境1000米範圍內無動物飼養場、醫院、牲畜交易市場、屠宰場;場區整潔,要有必要的產房、

  隔離圈舍和消毒池等設施。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每年要對奶牛場的防疫條件進行嚴格稽核,符合要求的,方可發給《動物防疫合格證》。要加強奶牛疫病預防檢疫及淨化管理。

  預防管理。一是防疫建檔。在奶牛耳標編號的基礎上,進行統一登記建檔,實行防疫檔案化管理。主要包括奶牛照片***或圖***、耳標編號、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情況以及品種、系譜、產奶量等。二是預防接種。奶牛場的所有奶牛每年都必須進行定期預防接種和診斷性檢查,使每頭奶牛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保護,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蔓延。消毒滅菌。牛舍要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消毒,消毒藥品要經常更換,濃度要按說明嚴格配製,運載工具要到指定地點清洗,待乾燥後進行徹底消毒。

  檢疫管理。 一是嚴格執行"準調證"制度。凡從外地購進奶牛時,都要執行"事前申請、 憑證調進、調回報檢、複檢進場"的規定。二是認真進行"兩病"監測。每年應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兩次布病和結核病的監測***春秋各一次***。三是全面實行奶牛健康合格認證。對於"兩病"監測合格的奶牛場,應全面推行奶牛健康合格認證,發給其《奶牛群健康登記證》,要嚴格禁止收購和加工不合格奶牛場的牛奶。

  淨化管理。對檢出的患傳染病的可疑奶牛,要同健康奶牛群隔離開,進行隔離觀察;對陽性奶牛要立即撲殺深埋,圈舍、用具以及活動場地、道路進行徹底消毒。在採取以上措施後,要對圈舍健康奶牛進行連續的監測,每兩個月一次,連續三次陰性方可作為清淨場。

賓果西餐加盟費多少錢
關於奶牛場防疫與管理
相關知識
關於奶牛場防疫與管理
關於奶牛場防疫與管理
關於商鋪消防安全管理的責任書
種子市場經營與管理的相關論文
關於電腦家庭網路管理的實現步驟有哪些
關於加強社會創新管理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及安全生產管理網路圖
關於住宿賓館宿舍管理制度範文
關於餐廳服務員的管理制度範本
關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