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怎麼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為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自己的子女呢?這可難倒了許多父母。孩子一直在變,一直在長大。怎麼才能更好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教育孩子

  孩子教育面臨的問題很多很多,是壓力?是責任?是放縱、是嬌慣?我們可能忽略了很多,孩子不再是以前那個乖巧懵懂的小天使了,他們的思想讓我們望塵莫及,他們的逆反心理讓我們更是難以駕馭,也許是自己種的苦果必須自己來承受,一個摔倒,一個哭聲,一個慾望,一個放手,一個滿足,……很多很多成就了不同父母不同的兒女。

  見識的廣泛、生活的多彩讓我們多了攀比,多了份無休止的滿足,更多了份體貼的“父母責任”,孩子哭聲少了,孩子自尊心強了,孩子好奇的眼神滿足了,然而挫折、失敗、依賴卻使他們不會生活了,只知道獲取,卻從未想著珍惜,因為習慣使他們改變環境的能力在減弱,大把的花錢,卻從未想著錢的來歷,教育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讓孩子成才的唯一手段,想想吧,多一點方法,多點磨礪,多點規束,鬆弛有度,讓他們在你面前經歷失敗的洗禮和成功喜悅的雙重考驗,這便是成長。讓他們眼裡多點對自己的認知吧,關心自己關心別人,加油吧,我們一起!

  2:父母應教給孩子什麼

  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確切地說是文章題目,說好多父母讓自己的孩子參觀別墅。我想當然的認為,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希望孩子現在要好好努力,刻苦學習,將來過上富足的生活。這些家長們真可謂‘用心良苦’。

  想讓孩子過上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好生活,這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願。但是,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刺激孩子,我覺得有些不妥,甚至還有隱患。因為這麼做,不一定能達到家長想要的效果,有的還可能適得其反。

  我覺得教育孩子,最首要的,是教孩子怎樣做人,做人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教育。

  良好德行的培養,不是一揮而就的,要在生活中慢慢引導,潛移默化,言傳身教,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倫理觀,是引領他們一生的航標。這不能出現偏差。家長也應有這樣的理念,不奢望孩子各方面都出類拔萃,那是不可能的,只學著做一個普通的好人即可,好人首先要有好的品質,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寬容大度,吃虧讓人,誠實守信,一個人只有先學會如何做人,然後才能學著做事,做人成功,失敗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事業也不會成功,家庭更不會幸福,生活會走入死衚衕。大成憑德,財富是德行的付產品,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人有了美好的德性,無論是富足也好,貧窮也罷,他的日子都會過得安穩,踏實。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如果德性欠缺,朋友不近,親人不親,他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不抑鬱就是萬幸,哪還有快樂的日子呢。

  德性美好的人,勝不嬌,敗不餒,得勢不會目中無人,失勢不會一蹶不振,無論處在什麼境遇,都會樂觀對待,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陰影中看到陽光,面對困難,他也會往好的方面想,不退縮,不頹唐,對生活充滿信心,樂觀向上的人,本身就是陽光,這樣的人,生活怎麼會虧待他呢?他美好的品行,強大的內心,足以抵擋生活中的風風雨雨,這樣的孩子,無論他境況如何,即使他是打工的農民,父母也會相信,他有一棵快樂的心,他是一個成功的人。

  家長真的愛孩子,就得為孩子的長遠生活考慮,他過的好不好,不是物質的多與少,而是有沒有一個正確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會的平和心態。善良,寬容,豁達大度,積極樂觀,這是一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輩子也不會被人搶走。一個人快不快樂,幸不幸福,關鍵是個人感受,就象那面對半瓶水的兩個人,一個人覺得,還不錯,還有半瓶水;一個人覺得,好遺憾,才有半瓶水。如果孩子是那半瓶水的思維,那有多少財富才能填滿那無窮無盡的欲壑呢?擁有這樣的心態,他如何才能嚐到幸福的滋味呢?凡事過猶不及,如果慾望過多過大,力所不及,那除了帶來無盡的煩惱和極度的不平衡外,什麼也得不到。人的能力有大小,財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是能力與機遇的問題,和成功失敗沒什麼關係,只有會不會做人,才是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關鍵。

  社會已經夠浮躁的了,慾望這渾水,早已把人心攪亂,價值觀扭曲,孩子如果再把物質看得過重,被物質綁架,就會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可能會為了獲得金錢不擇手段,甚至漠視法律,挺而走險,到那時,可是悔之已晚。財富沒有止境,沒有一個知足的心靈,物質再多也是貧窮,財富也要德性支撐,若德性不夠,就如兩條細細的雙腿支撐一個粗壯的身軀,會不堪重負的。那些土豪們,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的所謂快樂生活,就如肥皂泡似的,在上面浮著,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填補他們內心的空虛,財富不能讓他活的有尊嚴,反之,不恰當的使用財富,還會給他們帶來禍患。

  當然,追求美好生活,並沒有錯,但是,做父母的,我們不能給孩子這樣的理念,我學習,我奮鬥,就是為了將來多掙錢,錢是多多益善,這樣導引,孩子長大了除了認得錢,還認得什麼?人活著不能離開錢,對於年輕人,財富也是能力的體現,但年輕人更應該有一種使命感,應該讓他們明白,奮鬥不只為自己,為小家,更是為大家,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給社會,奉獻給國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這樣的生活才有價值。

  3:論孩子的教育

  如果你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困惑,那麼當你們看到這裡的時候,請你們用幾分鐘時間將它看完,或許會對你有一些感觸。

  我們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個寶貝,一個掌上明珠,一個我們視為生命的人—我們的孩子。

  我們用盡心血,為了他,為了這個家,日日忙碌,夜夜操勞,想把最好的給他,讓他快樂,開心,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願望都是美好的,但是你們發現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和你預想的一樣呢?有些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大,可是卻傷了心,傷了神,苦不堪言。為什麼呢?為什麼和想的不一樣,為什麼付出那麼多,換回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迴應你的就是冷漠。當然,這是一部分家庭的問題,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當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接觸更多的人群,開始學習與人交往,學習接受管理,學習參與集體生活,那裡便是他們的小社會。當開始上小學的時候,他們便開始學習獨立,學習文化知識……

  說了這麼多都離不開一個“學”字。學好,學壞,要看怎麼學了。而孩子的第一學習人便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你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想法觀點,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那時不可估量的,因為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誰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為孩子就是自己的榮耀呀!他們會給你的臉上或擦粉或抹黑。他們就是自己的鏡子,他們的表現,或讓我們開心,或讓我們生氣,那有時往往都是我們心中最真實的寫照。

  孩子是最純真美好的,就像一張白紙,你畫什麼他就成什麼,一旦畫好再改變就難了,因為那就變成了孩子的認識。

  也就是說你有什麼樣的心態,直接影響到孩子,有一句話叫做,態度決定一切。你是怎麼想的呢?對工作,對父母,對朋友,你的心態是怎樣的呢?喜樂?憂傷?悲觀?愛?恨?

  你的心裡裝的是愛,那麼這愛,會照亮孩子,照亮家人,你的心中裝的是恨亦或是悲傷,又怎能發光發亮,孩子雖小,又豈能真的什麼都不懂,來自你心底的那份情他都能感受到,所以你的心態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這第一任老師要從心態上改變 。

  每個孩子都有家,或貧窮或富貴對他們來說都是溫暖的家,當然這裡說的是肉體上的家,還有一個家在心裡,叫做心家,試問,你們的心家溫暖嗎?這個家裡沒有那麼多的物慾橫流,勾心鬥角,與人攀比,只有你最想要的一份溫情,一種感動,其實這就是愛,內心深處的愛,更是我們的一雙眼睛,我們的心眼,千萬不要讓這變化莫測的世界弄瞎了我們心眼,因為他能給孩子,給家人,最真摯的感動。

  什麼叫愛?每個人都愛自己孩子,恨不得把心掏出來呀!可是愛不是溺愛,愛不是把他所有該走的路都想好,而是給他一種永遠都用不完的財富,就是一個好的心態,一本做人的道理。有了好的心態,不管遇到多大風浪都不會成為失敗者,有了做人的道理,到哪裡都會受人尊重,都會貫乎於眾人之中,超乎與眾人之上。當然,培養好習慣的過程是不容易的。需要我們有百倍的愛心,耐心,信心,包容,理解,善待。當你的孩子犯錯的時候,當他胡鬧不止,當他向你撒嬌的時候,你會心軟嗎?妥協這個錯誤嗎?還是會堅持原則,你的想法直接影響他認識的成型。

  每天來學校就真的是來學習那些知識嗎?如果真是這樣根本學不到多少東西。更重要的是讓他學習到在學習時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是應付差事,還是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你們瞭解孩子的學習心態嗎?如果是前者,那麼孩子永遠是被動的,也就是說,孩子是被學習牽著鼻子走的,連快樂積極的心都沒有,又何談舉一反三,更多的學習方法呢?你就是告訴他那麼多學習方法,他能領悟嗎?所以對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不驕不躁,不要因為孩子題不會做,或者是腦子不開竅就否認孩子,你可以用輕鬆的比喻來幫助孩子,儘量不要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因為壓力的背後是懼怕,是厭惡,是逃避,這就是很多孩子為什麼喜歡撒謊的原因,因為有個“怕”字在心裡。

  還有不要把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器具,不要互相比較,不管是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儘管讓自己長處發光,發亮即可,因為你們對比,孩子也對比。比錢,比權,比享受,比家境。可這有什麼益處呢?當這些佔據內心的時候,是不是就是心眼瞎了呢?是不是就不知道什麼是愛了呢?不會愛了呢?所謂了愛的表達變成了物質的滿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甚至連天上的星星都恨不得給摘下來,。那麼,如果有一天,不能滿足了呢?孩子會怎麼想,我的好媽媽,好爸爸,你們怎麼沒有以前愛我了呢?於是孩子也會比,比爸爸,比媽媽。這一切的一切,不能怨孩子,只能說我們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認識觀點。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而且不會心疼人,真是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回到家裡,就成了小祖宗,想幹什麼幹什麼,可謂不達目的不罷休。有時候,除了手機,就是電腦,要麼就是電視,好像那些就是所有的精神寄託。實在可悲!可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孩子不會愛,不知道怎麼去愛,因為他覺得這些是有爸爸媽媽代勞,自己根本不用管的。而爸爸媽媽做這些也是理所應當的。其實,不管孩子多大,要教會她主動愛人,而不是總是被動的接受愛,不是嗎?接受多了,一切的愛變成了理所當然。所以放開手,不要總是怕這,怕那,縮手縮腳,放孩子們心靈自由,讓他們知道別人愛你,自己也要付出愛,這樣心靈才會常常被愛的光芒滋潤,他回報你的也會是愛,所以他就會懂得,關心,照顧,孝敬。那時你才會欣慰。

  不怕有錯,就怕有錯誤卻推託錯誤,不敢承認,更可怕的是,家長卻無視錯誤,而放縱錯誤,不敢遇到什麼事情,誰對誰錯,結果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誠實的心,這是難能可貴的,只要敢正視自己的錯誤,這就是大丈夫的作為,或許事情小,但是氣魄不小,膽識不小。你想想,人如果有了這樣的心態,他會是失敗者嗎?所以孩子有了錯誤,不管是誰指出來,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不可給孩子造成錯覺,不要讓孩子把自己當成靠山,因為你陪不了他一世。只有讓他勇敢的成長,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吃點苦不怕,受委屈也別怕,那是成功的基石呀!

  這些道理或許過大,但是意義卻不小,因為滴水方能穿石,細節決定成敗,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用一顆細膩的心來完成。

  不要怕麻煩,不要怕拖累,這樣的教育,對於自己本身來說不也是一種造就嗎?把你的內心打磨得就像光潤的珍珠,時刻有愛的力量。如果你真正的付出了,回報你的也是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那時比什麼都來得快了的幸福,因為你的付出換來了一顆感恩的心,懂你的心,這種幸福想想就覺得開心。

  好了,說了這麼多,希望對大家都有幫助,其實教育孩子就是在教育自己,提升自己,希望匆匆忙忙的生活節奏,不會帶走我們心底的愛,願你們幸福快樂。

  4:家長對孩子的教育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毋庸置疑,但是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恰當的話,可能起到的是事倍功半的作用。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一個問題,他是一個豐富的話題。下面我們可以來討論一下:

  很多家長總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這樣好那樣也不錯,而自家的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行的,其實我們看問題的角度錯了,我們並不該用別人家孩子會的和自家孩子不會的比較,這不就是大家常說的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嗎?所以我們不應該只盯著別人家的孩子會什麼,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覺得首先我們應該傾聽孩子的心聲,要和孩子多交流,溝通,清楚的瞭解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性格,他喜歡些什麼,我們要充分的發揮孩子自己的天賦,只有他真正的喜歡一樣東西,他才能去專研,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孩子會的我們的孩子一定要會,我們只需要發掘自己孩子的潛能就行了,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就是他人眼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其次我們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的形象,環境也是能很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成長。在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盯著,我們也是孩子的老師,孩子的很多東西都是在我們

  這裡學到的,所以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指責,我們應該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生活中給了孩子錯誤的引導。如果是的,那麼我們應該心平氣和的給他講道理,畢竟我們大人都做錯了;如果沒有,那麼我們更不應該指責,因為我們現在能自豪的告訴他:我們自己是怎樣做的,這樣既樹立了形象,孩子也少了很多的牴觸,也能更好的接受;多次這樣以後,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你的影響,在各方面都會以你為榜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我們不是專業的老師,專業的課程什麼的交給專業的老師去做,但是我們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們和孩子的交流溝通。我們不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朋友。為什麼這樣說呢?孩子從開始成長到長大,他們最先接觸的人其實是我們。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有什麼問題都是找家長的,但是在逐漸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慢慢的不找我們,不和我們聊天、談心了,而是找他們新認識的朋友。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我們給了他們太多的壓力,不管他們說的、想的,我們總是認為是不成熟的,他們在我們這裡得不到認可。我曾聽過一句話:“不管我們多大歲數了,在家長心中,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所以慢慢的,我們和他們有了代溝,不在像小的時候一樣無話不說了。鑑於此,我覺得我們應該多給予孩子一些稱讚。當孩子有什麼想法與我們交流的時候,我們不要直接否定了孩子。孩子有想法,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稱讚他的這個想法,我們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他的想法有哪些不足、是否可行,在這一問一答中,既加深了我們和孩子的感情,也提高了孩子想問題不夠全面的問題。只有經常給予孩子一些讚美,他們才會願意和我們溝通,否則就算你是孩子的父母,也會和他們存在代溝。代溝不是天生的,是在後天的生活中,逐漸產生的。當你的孩子對你產生了代溝甚至牴觸的時候,不管你說什麼,孩子是不會願意接觸的。這樣在我們的心裡就會感覺到自家的孩子總是樣樣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對孩子進行更嚴厲的責罵,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孩子不是一直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當孩子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是看不見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與老師交流。不知你們發現沒有,在很多事情上,老師教授的東西受到的牴觸是最小的,我們要聯合老師對我們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這樣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即使不能成為偉人,也能成為一個被他人認可的人。

  5: 愛心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家長都說,我非常愛我的孩子,我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我的一切都奉獻給 了孩子!可是為什麼我的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我,經常惹我生氣?還有的家長說,孩子要什麼我就給什麼, 幾乎從來不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可孩子還是不能滿足! 我非常理解這樣說的父母們的心意,儘管我當初不完全是持上述觀點的人,也大同小異。家長們那 麼說一個非常充足的理由:不是說愛是無私的嗎?我的一切都給了孩子,我就是愛孩子了!從這樣對愛 的理解看,家長們是非常的“有道理”的,因為他們沒有藏一點“私心”,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 的一切”, 可是事實上孩子們並不“領情”! 所以, 這就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了,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 每個家長都會有自己愛孩子的方式,家長怎麼愛孩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感受到了家 長的愛!如果孩子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的“付出”帶給孩子的就會是壓力,是負擔!因為在家長那 些“無私奉獻”的背後並不是“沒有任何要求”的,而是一大堆的“應該”,比如:你應該聽話、你應該學習 好、你應該……而一旦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埋怨、指責、教訓等等隨即到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孩 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嗎?他們感受到的是交換,或者說是一種交易! “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對無條件的愛的理解是: 首先要接納孩子,接納體現在允許孩子犯錯誤,充分認識到錯誤也是孩子成長不可避免的部分。回想一 下,我們每個人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誰不是穿過所有的錯誤後,成長為現在這個樣子呢?哪一個成功 的人士從來不犯錯誤?同時區分孩子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孩子無論是做出了令人滿意的行為或是讓人難 以認可的行為,他這個人都是值得我永遠愛的!而當孩子有了偏差行為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調 整那些偏差行為,而不是去指責或埋怨孩子。具體說,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父母,當孩子考試成績達到自 己滿意的標準的時候,他/她就會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 或“孩子你真棒!。而當孩子的成績沒 有達到自己的標準的時候,他/她就會說:你怎麼這麼沒有用,才考這麼一點分!這樣的家長就是愛孩子 的分數,還美其名曰:孩子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成績,他今後怎麼生活呀!這時候的孩子感受到的父母就 是愛分數,而不是愛自己!一個合適的態度是,當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的時候,我們為此高興,肯定孩 子為取得成績付出的努力,父母是愛他的,可是父母的愛並沒有因為這個成績而增加;當孩子成績不讓 人滿意的時候,我們也告訴孩子,父母依然愛他,對他的愛不會減少一分!但是,他的成績是需要設法 去改善的,父母願意幫助他去做到。只有在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的前提下,他才能付出自己的愛, 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接受父母后續的行為。否則,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他會拒絕父母的幫 助,甚至會產生反抗心理,孩子的逆反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形成的。

  真愛是發自內心的,溫暖的,柔軟的,沒有壓力,沒有強迫,是用心去體驗孩子的感受,是根據孩 子的實際情況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自己成長。愛是孩子心靈的港灣,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四年級作文練習素材積累
尊師長懂禮儀手抄報圖_文明禮儀手抄報資料
相關知識
關於怎麼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關於怎樣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關於家庭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關於怎樣教育孩子的徵文範文
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作文徵文
關於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的短文章
國外家長教育孩子的短文章有哪些
關於幫助貧困孩子的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