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心理素質超強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兒童時期不僅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階段,更是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能夠贏在人生終點的人!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把握孩子心理成長的轉折期

  我們發現某些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容易出問題,例如,三歲以前的孩子多有任性、發脾氣、不願上幼兒園、膽小、多動等問題;六七歲的孩子常見不適應學校生活,上課坐不住,愛做小動作等,但學習成績還能湊合;歲三年級是諮詢學習障礙問題最多的年齡段,那些在早期僅發現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這個階段則開始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紀律更差,不愛寫作業;

  到了十一二歲學習就開始跟不上了,還會出現厭學情緒和逃學問題;青春期又是各種心理問題的高發期,除了學習問題外,又有與父母的關係,與異性同學的交往、與社會交往、性知識等問題。

  我們把這些問題串起來,不難發現,孩子如果在某一個階段的問題沒有解決,將會遺留到下一個階段去,問題會越積越多,養成習慣就會積重難返。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兒童從出生到成熟0~18歲要經歷6個關鍵的轉折時期:

  ①新生兒0~1個月;

  ②一歲左右;

  ③三歲左右;

  ④六歲左右;

  ⑤女孩的十一二歲和男孩的十三、四歲;

  ⑥十七八歲。

  每個父母都會深切體會到培養孩子成長的艱辛。

  但是,如果父母能夠了解孩子在成長髮育過程中哪些階段是關鍵的轉折點,在這一時期要重視哪些問題,從而用科學的方法訓練和培養,那麼,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這些關鍵期裡的主要問題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解決,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在一歲之內,每個月孩子智慧發育的正常規律: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週歲獨站穩。父母不應坐等孩子自行發展,而要主動地訓練孩子進行這些活動,否則就會影響孩子今後大腦功能的發育。

  心理學家把青春期稱為第二個“斷乳期”和“反抗期”,也就是說他們開始從心理上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不再言聽計從,而是堅持自己獨立的觀點,即使對於正確的建議,他們也會有逆反心理。他們在情緒上、思緒上、自我意識等方面都和小學生有了明顯的不同,但與成人相比,還相當不成熟。中學生的父母,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用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與他們相處。比如,孩子有時會提出幼稚的問題或看法,父母不要嘲笑譏諷,也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答案告訴他們,而應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慢慢地孩子就會自己成長起來。我們經常聽到父母們訓斥孩子“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懂”,這種急於求成的教育方法只能讓孩子再也不和父母講心裡話。

  父母不要以完美主義的態度對待孩子。父母的耐心和鼓勵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好方法。父母不要對孩子有太多的呵護和包辦代替。其實,讓孩子做家務,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是培養孩子責任心和獨立性的重要途徑,也是調劑孩子緊張的學習生活的好辦法。父母要在適當

  的尺度上約束孩子,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全面壓制,給孩子稍微寬鬆的空間。

  | 從小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

  1.培養上進心和愛心

  在精神上充分地愛和鼓勵孩子,孩子才會愛別人;如果在物質上你只關注他一個,他就只愛自己。

  2.培養責任心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捨不得孩子吃苦,或嫌孩子做事不放心,所以,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事,也不給孩子機會獨立處理事物,一切包辦。結果,孩子長大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依賴性很強,自信心不足,責任感很差,家裡家外什麼事都不管。

  3.教孩子花錢

  有父母每星期給孩子5元零花錢,如果孩子能忍住一星期不花,則在下星期有適當獎勵,把獎勵的錢積攢下來,到期終可以買孩子所需要的玩具或文具。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

  | 對孩子教育要順其自然 |

  遊戲、娛樂和體育活動是孩子身心發展所必須的,但是有些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某些特長,不惜犧牲孩子玩的時間。有父母為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練琴,從不讓孩子看電視和出去玩,除了學習就是拉琴,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責罵、恐嚇、譏諷孩子,孩子生活在單調、乏味、否定的環境中。最後,這個孩子雖然考琴達到了最高級別,但在精神上卻患上了嚴重的疾病。

  有父母的教育原則是:注重孩子的情緒健康,培養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在孩子5歲前,讓孩子盡情地玩,不刻意教什麼東西。5歲之後,根據孩子的興趣傾向再培養,如果發現孩子並沒有音樂、繪畫方面的特別天賦,那就著重對學習科學能力的培養。在父母的自然、放鬆的教育下,孩子以學習為主,對其他活動都有興趣,有的可成為業餘愛好,但並不是負擔。

  | 教孩子合理宣洩心理壓力 |

  要了解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孩子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是應付考試的關鍵。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情緒會對智力的發揮有很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父母也意識到,僅有聰明是不夠的,還要關注孩子是否有堅強的心理素質,能否經受得住困難和挫折,這就需要在平時的

  鍛鍊中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孩子的學習能力包括接受、消化、記憶、融會貫通和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有些孩子在某些環節上發展不足,出現障礙,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父母和老師要分析孩子的問題,必要時可求助於心理醫生

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園孩子飲食健康活動教案
相關知識
如何養育心理素質超強的孩子
如何提高心理素質解決緊張
大學生如何提高心理素質
教師心理素質有關的心理學論文
教師心理素質有關的心理學論文
現代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兒童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心理素質
如何培養孩子心理素質
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如何培養與提高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