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教學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地方,而現在的汙染問題是一個嚴峻的話題,也是人人關注的問題。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的文章,歡迎閱讀。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有學生70人,他們基本掌握的知識的比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繫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願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後的原因。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

  二、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3、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鍊。

  2、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四、教學內容:

  1、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係。

  2、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水的分佈,瞭解物質的簡單分類,有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重點難點:

  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通過傾聽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達到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親近、熱愛大自然的目的。

  重點難點:

  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目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各種自然事物是互相聯絡的,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五、具體的措施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定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問題研究與教學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汙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七、教學進度安排

  三月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四月節約用水

  五月熱愛大自然。

  六月保護生態環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天人合一”、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二、目標任務

  1、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主要內容

  1、環保理論:⑴我們共同的家園;⑵人與自然;⑶人與動物;⑷人與社會;⑸個人與他人。

  2、環保常識:⑴世界環境日;⑵世界環保紀念日;⑶中國環境標誌;⑷中國綠色食品標誌;⑸綠色食品;⑹環保時裝;⑺綠色筆;⑻綠色包裝;⑼綠色建築;⑽綠色膠捲;⑾綠色計算機;⑿綠色水源地;⒀綠色汽車;⒁環保材料;⒂無鉛汽油。

  3、環保現狀:⑴我們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哪些汙染;⑵我們生活的周圍空氣汙染有哪些;⑶空氣質量預報;⑷大氣汙染對人體的影響及如何減少;⑸白色汙染有哪些及如何減少;⑹固體廢物汙染有哪些及如何減少噪音;⑺節約可利用資源的做法有哪些。

  4、環保行動:⑴保護環境,美化家庭;⑵保護環境,美化社會;⑶保護環境,美化家園。

  四、基本途徑

  環境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育,應當多渠道、全方位進行。一開設環境教育課

  要把這項教育開展得紮實深入,必須開發環境教育課程並把其作為基本載體,以便使環境教育比較系統地開展。學校要求各年級在這方面應進行大膽的嘗試,各年級教師應根據本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以及掌握環保知識的現狀入手,根據學校環境教育的目標、理念、和環境教育內容,選擇適合本年級的環境教育的內容,期初制定好環境教育課教學計劃,備好環境教育課教案,上好每一節環境教育課。

  二學科教學有機滲透

  中學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環保內容,老師們應充分重視,對各門學科,特別是重點學科生物、社會、語文、音樂的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充套件,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達到滲透目的。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環境教育於孩子們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各種參與能力的目的。一是結合學校原有課程,有意識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愛護潔淨環保教育;二是結合鄉土教材,專門開設環保課;三是利用週二班會和週三下午興趣小組進行環保小分隊活動。

  四營造校園的環境教育氛圍

  良好的生存環境給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靈的陶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此,每一位老師應注意在自己的班裡、校園裡創設優美環境,誘發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讓我們的教室、校園美麗起來。各班應採取多項措施美化、淨化學校環境。

  篇3

  一、指導思想

  環境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環境問題是人類共同關切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問題。保護環境,在有效地利用環境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制止環境汙染和環境破壞,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己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和人類行為難則。1983年,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為提高我班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在建立綠色學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環保教育,大力推進本班的素質教育。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太陽是萬物之源,瞭解太陽能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過衣食住行,瞭解人類對資源造成的破壞和汙染,教育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3、通過生活中的物品使用,瞭解包裝、一次性用品等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

  4、學生通過對水的理解達到對環境愛護的意識。

  5、學生通過認識人類生活中汙染環境的方面如吸菸、廢舊電池等,做到生活無汙染。

  6、教育學生做個文明好少年。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2、從實踐中發掘學生的感觸點。

  3、教導學生自主學習,做到環境保護自主性。

  4、生活中學習中,師生互相監督。

機關辦公室工作計劃
環保年度工作計劃
相關知識
幼兒園環境教育工作計劃範文
中小學環保教育工作計劃範文
幼兒園環境教育工作計劃範本
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中小學德育健康教育課程計劃
小學五年級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中學遠端教育工作計劃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中小學廉潔教育工作計劃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個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