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對於基層群眾路線,有什麼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黨的以來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黨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

  踐活動是黨的一項黨做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具有深遠意義。特別是在群眾家門口開展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離老百姓距離最近的實踐活動,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與老百姓的交流更直接而具體,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解決好廣大群眾最直接、最關心的反映強烈突出問題,若處理不好這些敏感問題將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作為基層幹部,我認為要切實解決群眾問題就應該深刻明確“入黨為什麼、當幹部做什麼、為後人留下什麼”幾個問題。

  入黨為了什麼?

  入黨就是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貫穿到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基層幹部對群眾要有真感情,把維護群眾根本利益作為檢驗幹部作風的試金石,把群眾答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重要依據和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這就要求我們黨員幹部要始終樹立群眾觀念,從觀念上、認識上、行動上以新的態度去審視群眾問題,珍惜崗位,敬畏群眾,樹立宗旨意識、增強群眾觀點,對“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三個問題要想清楚、想明白。

  當幹部做什麼?

  當好乾部就是要樹立標杆意識,要承擔起為群眾解難題的責任,挺起幹部道德作風的“脊樑”。當前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搞好此次教育實踐活動關鍵在於幹部要怎麼去做。作為基層幹部要為群眾解決問題就要自覺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解民憂、解民困、解民怨。

  為後人留下什麼?

  作為基層幹部,要嚴格按照黨的要求,以勇於擔當的精神,履行黨的職責,以優秀共產黨員為楷模,留下共產黨員為民務實清廉的崇高形象和可貴精神以及價值追求。

  篇二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主義是當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因此,解決“四風”問題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中之重。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工作者,在本職崗位踐行走群眾路線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和技術創新理念,樹立先進的技術革新思想。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變動而又極其複雜的時代環境之中,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黨的建設的保證作用,最終依賴與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充分發揮,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必須適應時代要求,必須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

  二、嚴格紀律,努力奉獻。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嚴守黨的紀律,樹立良好作風,堅定不移的將反情勢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糜之風貫徹進行到底。黨員必須嚴守的政治紀律,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決反對本位主義、分散主義,自覺與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嚴守黨的組織紀律,服從組織決定,堅持黨性原則,反對自由主義、宗派主義和小團體主義,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必須嚴守黨的群眾紀律,增強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觀念,保持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作風;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帶頭髮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堅決抵制資產階級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堅決同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鬥爭。同時,要認真分析和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區域性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這部分人的利益與那部分人的利益、少數人的利益與多數人的利益的關係,把各種利益統一和結合起來。堅持維護全域性和根本利益,同時又照顧和尊重個人和區域性利益。以聯絡、發展的觀點,來審視自己,以寬闊的視野來謀劃工作,並付諸於行動。

  三、增強責任,關心社會。以前我總以為作為一個普通黨員只要能做好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承擔自己言行所造成的後果等,同時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理想、價值實現等行為負責,就夠了。通過這次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只做好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用。作為一個黨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個責任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同時更重要的是對社會負責。自古以來,凡是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國家、對民族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種使命感受感和責任感是一個人終身奮鬥和成就事業的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受,對事業的激情可能會保持一陣子,但要保持一輩子是很困難的。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自己負責,對單位負責,對我們的事業負責,同時要關心國家大事,接受挑戰。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結合本單位本崗位的實際情況與單位領導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每一個黨員在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責任。

  篇三

  我是一名普通黨員,通過兩個多月深入學習群眾路線,使我清醒的認識到,新形勢下,要更好的依託群眾,才能更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生存之本,脫離了人民群眾,黨的事業,民族復興大業都將成為空談,只有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我們的黨才能無往而不勝。在我工作的裝車班,也深刻的體會到,只有依靠職工集體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圓滿的完成工作。

  群眾最可敬,群眾最可愛;黨員和群眾的關係必須密切,深入。營造和諧的黨群關係,是我這名基層黨員的職責,也是完成班組工作的基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締造者,黨是時代的領導者,取得群眾的支援,黨才能不斷增強生命力。黨員在職工群眾中就應該樹立起模範標準,有利於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先進性和純樸性,也是我這名基礎黨員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途徑。同時,我還得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工作才算做到位,做到家。

  平凡成就偉大,勞動創造輝煌,人民群眾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一分耕耘無一不是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工作才有一分收穫。作為一名黨員,我會始終把自己根植於職工群眾中,真正瞭解到職工的動態,更好的在生活和工作中疏導他們的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群眾路線會為實現我們企業藍圖凝聚磅礴力量。目標的實現需要強大的力量驅動,也需要有職工群眾的力量為後盾。在任何時期,任何階段,無論是我們的企業,還是我所在的生產班組都需要力量,而最強大的力量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群眾路線把群眾擺放在首要位置,為的是讓大家的心都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凝聚起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在新的形勢新的市場下,我們煤炭行業走入了低谷,我們企業也在早春步入了寒冬。怎麼渡過難關,降低成本消耗,穩定職工的收入,是我們企業當前的大事,同時,也是我這名普通黨員的事。想職工所想,渡企業所難,那麼我就必須與班組職工心相連,情相系。身邊的事做細,做實,切實為工作,為職工,為企業踏踏實實在職工群眾中起好典範作用。比如,收好一剷煤,紮好一個車門,節約一度電一滴水,增資節耗合理化建議,安全建議,在生產工作中總是走在前,幹在先等,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使班組的職工緊緊凝聚在一起,與企業心心相印,與企業同甘共苦,為我們企業明天的騰飛努力,再努力!

  篇四

  一、堅持以學生和家長滿意為標準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作為一名幾層教育一線崗位上的教師,我認為學生和家長就是我們直接服務的群眾,我們必須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為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發一份光一份熱,服務好學生和家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最有發言權的是學生。因此,堅持“學生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學生說好,才是真的好,學生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瞭,才能指導和推進學校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當然,有了標準,不採用、不使用,再唯一、再最高的標準,也等於是白搭、空擺。堅持學生滿意的唯一標準,就必須要求我們的各項考核指標、措施、政策都必須始終堅持“學生第一”、“學生至上”的原則,必須將學生的意見、學生的情況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廣泛徵求學生的意見,將評判的標準和標尺交給學生,讓學生說話,讓學生說得上話,讓學生說話管用。學生滿意、高興、答應的唯一標準,不是放在嘴上說說而已的,它必須落實到學校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項工作上。

  二、做好本職,服務學生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認為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緊扣教育發展,堅持與群眾合轍,一切以孩子的發展為出發點;二是多幹實事,堅持與群眾合意,為了一切孩子;三是樹立平民意識,堅持與群眾合群,把黨的先進性落實到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去。教師必須將“五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當中去,忠心對黨、真心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權、用心幹事。這對我們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指示,是指導我們工作生活的行為準則。

  三、學生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源頭活水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學生是主體,沒有了學生那麼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始終根植於學生之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到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具體地知曉學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有的教師覺得現在學生工作難做,學生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學生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於他們的位置上,用學生的眼光、從學生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帶著深厚感情,走到學生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學生的理解與支援。我相信只要教師擁有慈父慈母般的愛心,做一名盡心盡責的護花使者,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無條件的愛他們,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喜好,不以成績好壞分優劣,用一樣多的愛不同的方法對待不同的學生,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只有教師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才能噴湧出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才能使教師成為學生真正敬佩的人!

  
看了還看:

基層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警察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基層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基層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關於走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黨的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關於黨的群眾路線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大學生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大學生群眾路線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教師群眾路線心得體會範文
村級黨的群眾路線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