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目標論文優秀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財務管理目標作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導向性因素,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和重大意義,這也更為凸顯財務管理目標合理選擇和定位的重要性。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財務管理目標選擇

  [摘 要] 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相繼發生兩次溢油事故,企業社會責任事故頻頻發生,追究到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進而由人類價值觀延伸到企業價值觀,企業的財務目標選擇。說明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可行性,最終得出目前我們財務評價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同時平衡利益相關者利益比較合適。

  [關鍵詞] 企業價值觀;社會責任;財務目標;價值最大化

  1 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事故頻頻發生,引起了政府及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這些社會責任事故,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環境責任,另一個是安全責任。2011年6月,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渤海灣蓬萊 19-3油田,相繼發生兩次溢油事故後,康菲公司並沒有對溢油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作出正面迴應,更沒有對受此影響的漁民及時給予相應的賠償,其所作所為明顯地表現出了社會責任的缺失。而由三鹿等中國知名公司嬰幼兒奶粉中查出含有嚴重損害嬰兒健康的三聚氰胺的國產奶粉危機等諸多事件,更是令舉國譁然,也再一次引起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對中國商品品質安全的疑問與擔憂。另外,所謂的綠色蔬菜,很多都是人們通過各種藥物培植出來的。

  那麼這些環境汙染、食品汙染的根源是什麼呢?本文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財務目標發生病變。正因為大家都是以自身短期利益為主要目標,從而忽視了對社會責任的關注與承擔。作為個體的農民是這樣,企業也是如此。由此可知,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對其社會責任的承擔有重大影響。如果企業只是將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作為其財務目標,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短期收益,而忽視其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將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必然會使企業走向滅亡。

  2 相關理論

  所謂財務目標,是指企業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和協調財務關係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它決定著企業利益協調的基本方向。理論界關於財務目標的研究先後出現了以下4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群和環境的責任。

  短期來看,承擔社會責任會減少股東財富,而選擇逃避社會責任,甚至傷害社會利益,可使企業的業績提高。但長此以往,企業不顧及社會責任,汙染環境而不治理,不顧社會其他相關者利益,最終一定會受到制裁。反之,承擔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顧及相關者利益,才能使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3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提出及其可行性

  根據社會責任理論,公司並不只是為股東所有,而是由不同利益主體通過契約形成的一個契約聯合體,這些主體都對公司投入了相應的資產,如債權人、職工等;同時,企業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與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緊密相關的。因此,很多研究認為,公司在進行決策時,其管理者的服務物件應從股東轉向更廣泛的不同利益主體,也就是說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變為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提出,為企業追求價值最大化與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同時進行提供了理論支援,一旦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並有效實施,就會使企業與社會共同發展,企業進入發展的良性迴圈之中。但是,目前將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還是缺乏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造成企業目標無法單一。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不同於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最終目標主體只有一個,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服務物件有多個,且這些主體價值的衡量原則不同,使得企業目標無法成為單一的,衡量難度較大。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對企業目標來說是一個完整的描述,若能很好地應用,將會使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但是,這個多重目標,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衡量困難,沒有清晰的表述,這將會使公司管理混亂,甚至導致企業經營失敗。

  其次,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會使得企業理財混亂。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可以使公司運營中各項投資和融資決策是否科學非常清晰,通過分析計算很容易決定。然而,以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將會使決策造成的後果牽涉的方面複雜化、多元化,並且很多方面沒有明確的分析資料,只能主觀判斷,這就使得決策過程中出現很多不確定因素,使企業理財決策難以有統一的標準,從而造成理財混亂。

  基於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以上兩個方面的缺點,如果貿然以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將會造成企業管理混亂,理財決策困難,最終使企業難以有效執行直至破產,這就有悖於企業的初衷。因此,我們必須慎重選擇財務管理的目標,而不能因為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好,就不顧現實條件選擇這一目標。

  4 結 語

  綜上所述,雖然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能夠較好地體現企業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是,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難以為公司經營提供準確的財務目標,會造成公司理財混亂,反而會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因此,目前在財務衡量不完善的情況下,單純地以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目標是不明智的,而應當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財務目標,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輔助考核因素,這樣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勇.淺析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J].會計師,2010***5***.

  [2]羅欣.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J]. 財會研究,2010***10***.

  篇2

  論財務管理目標

  【摘 要】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也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有效的標準。目前,我國企業理財的目標有很多種,其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管理目標;理論分析;目標選擇

  企業的目標就是創造價值。一般而言,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服務。鑑於財務主要是從價值方面對企業的商品或者服務提供過程實施管理,因而財務管理可為企業的價值創造發揮重要作用。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就是假定企業財務管理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類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剩餘產品,在市場經濟談條件下,剩餘產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潤這個指標來衡量;二是在自由競爭的資本市場中,資本的使用權最終屬於獲利最多的企業;三是隻有每個企業都最大限度地創造利潤,整個社會的財富才可能實現最大化,從而帶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1.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主要優點

  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必須講求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些措施都有利於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於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2.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存在的缺陷

  ***1***沒有考慮利潤實現時間和資金時間價值。比如,今年100萬元的利潤和10年以後同等數量的利潤其實際價值是不一樣的,10年間還會有時間價值的增加,而且這一數值會隨著貼現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沒有考慮風險問題。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風險,同等利潤值在不同行業中的意義也不相同,比如,風險比較高的高科技企業和風險相對較小的製造業企業無法簡單比較。

  ***3***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係。

  ***4***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財務決策傾向,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由於利潤指標通常按年計算,因此,企業決策也往往會服務於年度指標的完成或實現。

  ***二***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企業財務管理以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在上市公司,股東財富是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決定的。在股票數量一定時,股票價格達到最高,股東財富也就達到最大。

  1.與利潤最大化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的主要優點

  ***1***考慮了風險因素,因為通常股價會對風險作出較敏感的反應。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業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股票價格,與其未來的利潤同樣會對股價產生重要影響。

  ***3***對上市公司而言,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比較容易量化,便於考核和獎懲。

  2.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也存在以下缺點

  ***1***通常只適用於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難於應用,因為非上市公司無法像上市公司一樣隨時準確獲得公司股價。

  ***2***股價受眾多因素影響,特別是企業外部的因素,有些還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價不能完全準確反應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如有的上市公司處於破產的邊緣,但由於可能存在某些機會,其股票市價可能還在走高。

  ***3***它強調得更多的是股東利益,而對其他相關者的利益重視不夠。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指企業財務管理以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為目標。

  企業價值可以理解為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或者是企業所能創造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可以反映企業潛在的或預期的獲利能力和成長能力。未來現金流量這一概念,包含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兩個方面的因素。因為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包含了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素,而現金流量的現值是以資金的時間價值為基礎對現金流量進行折現計算得出的。

  1.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優點

  ***1***該目標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有利於統籌安排長短期規劃、合理選擇投資方案、有效籌措資金、合理制訂股利政策等。

  ***2***該目標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3***該目標將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和持續的獲利能力放在首位,有效地規避了企業的短期行為。

  ***4***用價值代替價格,克服了過多外界市場因素的干擾,有利於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

  ***5***該目標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社會資金通常流向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企業或行業,有利於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2.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存在的問題

  ***1***企業的價值過於理論化,不易操作。儘管對於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業價值的變化,但是股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效率低下的情況下,股票價格很難反映企業的價值。

  ***2***對於非上市公司,只有對企業進行專門的評估才能確定其價值,而在評估企業的資產時,由於受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的影響,這種估價不易做到客觀和準確,這也導致企業價值確定的困難。

  ***四***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

  現代企業是多邊契約關係的總和。股東作為企業所有者,在企業中承擔著最大的權力、義務、風險和報酬,地位當然也最高,但是債權人、職工、客戶、供應商和政府也因為企業而承擔了相當的風險。

  在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時,不能忽視這些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否則的話,忽視了哪一方的利益,都可能會對企業帶來危害,不僅不會帶來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甚至對企業產生致命的傷害。因此,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強調在企業價值增值中滿足以股東為首的各利益群體的利益。

  二、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理論的分析及選擇

  以上幾種觀點都有其科學合理的一面,但在企業實際經營活動中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同時也是財務管理追求的目標。但“利潤最大化”目標在長期的實踐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投入與產出的關係,可能導致企業財務決策帶有短期行為等。

  其次,股東財富最大化不符合我國國情。股東財富最大化優點是目標易量化,易於考核。但是,股東財富最大化的明顯缺陷是: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並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財目標是不合理的。

  最後,資本配置最優化過於抽象。這個財務管理目標是在新經濟條件下提出的。所以資本配置最優化的概念本身並不明確,過於抽象,在企業具體經營中無法應用。

  三、財務管理目標的協調

  ***一***所有者與經營者的矛盾與協調

  經營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於,經營者希望在提高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的同時,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東則希望經營者以較小的享受成本帶來更高的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

  為了協調這一矛盾,通常可以採用解聘、接收、激勵等措施。

  解聘是一種通過所有者約束經營者的辦法。所有者對經營者予以監督,如果經營者未能使企業價值達最大,就解聘經營者。為此,經營者會因為害怕被解聘而努力實現財務管理目標。

  接收是一種通過市場約束經營者的辦法。***下轉第108頁******上接第106頁***如果經營者經營決策失誤、經營不力,未能採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業價值提高,該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強行接收或吞併,相應經營者也會被解聘。為此,經營者為了避免這種接收,必須採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價。

  激勵是指將經營者的報酬與其績效掛鉤,以使經營者自覺採取能滿足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措施。

  ***二***所有者與債權人的矛盾與協調

  所有者與債權人的矛盾主要表現在:

  1.所有者可能未經債權人同意,要求經營者投資於比債權人約定的風險高的專案,這會增大償債的風險。

  2.所有者或股東未徵得現有債權人同意,而要求經營者發行新債券或舉借新債,致使舊債券或老債的價值降低。

  為協調所有者與債權人的上述矛盾,通常可採用的方式有:限制性借債、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等。

  限制性借債是指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條款,如規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擔保條款和借款的信用條件等。

  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指當債權人發現公司有侵蝕其債權價值的意圖時,採取收回債僅和不給予公司增加放款,從而保護自身的權益。

  四、我國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

  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一直是國外財務學者關注的焦點內容之一,近些年我國財務學者也盡力探討,力求找到既能符合財務活動的內在要求,又能銜接國家財務管理目標,並能滿足企業各經濟當事人經濟利益的要求,實現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在我國,公有制經濟居主導地位,國有企業作為全民所有制經濟的一部分,其目標是使全社會財富增長。不僅要有經濟利益,而且要有社會效益;在發展企業本身的同時,考慮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的影響;有時甚至為了國家利益需要犧牲部分企業利益。並且,我國證券市場處於起步階段,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標準來確定“股東權益”。把“股東權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既不合理,也缺乏現實可能性。而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則顯得更為科學。

  但是,用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如何計量便成了問題。為此,現在通行的說法有若干,其中,以“未來企業價值報酬貼現值”和“資產評估值”具有代表性,這兩種方法有其科學性,但是其概念是基於對企業價值的一種較為狹隘的理解上的。企業是社會的,社會是由各個不同的人構成的,企業的價值不僅表現在對企業本身增值的作用上,而且表現在對社會的貢獻上,表現在對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貢獻一。所以企業財務目標的制訂,既要符合企業財務活動的客觀規律,又要充分考慮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使之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那麼,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標應該以相關者的利益為出發點。

  利益相關者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左右,在美國、英國等長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國家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與傳統的股東至上的企業理論主要區別在於,該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投入或參與,比如股東、政府、債權人、僱員、消費者、供應商,甚至是社群居民,企業不僅要為股東利益服務,同時也要保護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上述種種分析表明,現階段我國財務管理目標仍以“利潤最大化”為宜,它最符合我國目前的現實經濟情況。對處於市場競爭中的企業來講,利潤目標最能反映企業的本性,追求利潤是避免淘汰、維繫生存和尋求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企業行為的“原動力”。我們不能以利潤目標的某些負面影響或其他理由而否定企業正常的利潤追求。當然,,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利潤最大化”並不一定要涵蓋所有企業,涵蓋所有時期的目標追求。根據不同的現實情況和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適時調整財務目標,保持財務目標的多元化、層次化,也同樣是一種客觀必然。

  此外,還要特別指出,企業要正確處理提高經濟效益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關係。企業在謀求自身的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必須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能以不正當手段追求企業的利潤,要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不能以破壞資源、汙染環境為代價謀求企業的效益。另外,企業承擔不定期的社會義務,出資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企業管理階層要加強企業管理並促進財務管理具體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企業理財目標新探.財會月刊.程幹祥。

  [2]關於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系統思辯.財會月刊.趙華。

  [3]楊超,何進日.新經濟下企業財務目標淺論.財會月刊.

  [4]新編財務管理學教程.韓良智主編,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

  [5]財務管理.劉嬋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免費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參考
相關知識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發表
有關財務管理目標論文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免費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優秀範文
財務管理目標相關論文參考範本
財務管理目標相關論文
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論文
財務管理目標範文論文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參考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參考